今年有件有关留学生的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来自中国西安的翟田田,在2010年4月15日被美国警方逮捕,翟原是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思技术学院物理专业的博士生,但被捕前一个多月就已被该校除名了。据报道该生今年27岁,2003年签证到美国,在斯蒂文思技术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读了本科,然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先谈谈一些以前有点混淆的报道。国内的媒体刚开始报道说:“中国留美博士因与教授发生口角被控恐怖分子”,实际上这个标题太夸张了。首先,该生被控主要是两方面的罪:一是:恐怖威胁。(这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恐怖分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二是:居美签证过期,非法滞留。至于后来报道的:“狱中遭5名犯人殴打”,及“因为营养不良,翟田田被拔了一颗牙,出现口腔溃疡,感冒发烧了两周”等也是夸张之辞。经过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两位官员探监后说:当事人情况稳定,在回答询问时表示没有遭受狱方的不公正对待。而拔牙,是该生的智齿长出来了,需要拔掉。(在监狱里拔牙免费。出来后拔牙,要是没有牙科的特别医疗保险,在美国那可很贵的。呵呵。)
该事件的真相,即有关“恐怖威胁”,还有待进一步揭示,因为至今,控辩双方还各执一辞,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相信不久会有一个较权威的事实说明。但居美签证过期“非法滞留”的控罪看来是坐实了。因为翟被学校在3月11日停止学籍。这样,他的F-1学生签证就失去了有效性。按法令,他要在一个月内离境。若有什么紧急事拖延了,他要提出正式的展期申请。只要提出申请就可合法再居留了,直至申请结果收到。若批准,合法居留到批准的日期。若不批准,那么尽快离开美国。但是,该生到了4月15日,一个月都过去了,还没离开,估计也没申请展期,然后还出了事。因此“非法滞留”的罪看来是难以推掉了。这对于现在博士学位半途而废,加之又经受了好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年纪轻轻的翟生来说确实是很糟糕的结果。我们真是替他难过。[不过,从国内的各种报道来看,相当多的报道是片面的、不实的;一些“砖家”也是在想当然地说。这并不能有什么帮助。其实他家要请一个好律师是最紧要的,这样才能为该学生争取最大的权益甚至得到无罪判决。]
虽然翟生的遭遇是几十万留美学生中极个别的现象。但从件事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从国内的报道(若报道是真的话)引起我们特别注意还有二点:一是,该生4月15日被捕,然后被关进监狱,但其国内的父母5月份才知道。二是报道说该生2003年出来后,没有与父母见过面(也没回过国)。
这两件事,联系到我们所知一些(小)留学生的事,确实让我们觉得应该谈谈一个事情,即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管理问题,或者说,孩子出国留学了,父母应该怎样帮孩子?
在多年前,中国大陆到美国来留学一般多是读研究生,而且大部分是百里挑一的“尖子”,因此,在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比较放心。事实上,这些人也真为父母争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来读大学,甚至中学了,这些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孩子来到异国他乡,到了一个语言、习俗、法律不一样的国家,他(她)们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再加上,又处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重要时间段,在这时候,他们最需要“人生导师”;不仅仅学业上,从日常的接人待物、社交礼仪、校园礼仪到更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需得到好的指导。若是父母在身边,当然,父母应担当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 (这就是我们经常给我们的小孩说的,老虎爸爸,老虎妈妈,也要天天教小老虎本领呢。)但这些小留学生在美国,许多父母就认为自己鞭长莫及了,或以自己不了解美国的情况为由,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了。其实,反过来想一下,在中国,若您的孩子在上高中,你能什么都不管吗?孩子的成绩单、家长会,运动会、以及学校里的一些大型活动,能都不管,不参与吗?特别是,美国不同于中国,学生要上好大学,并不是以考试为唯一标准(清看我们的“怎样才能“怎样才能“考进”哈佛大学?(一)”一文),还要看综合素质,这是全方位的竞争!是需要父母家庭一起努力的。
另外,美国的中小学,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服务。那就是,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业表现与其他重要的事情。美国的中小学一个学期有两个间段的成绩报告单,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加上老师的评语,出勤率,迟到早退率等的报告)。更为重要的是,每次作业的分数,单元测验的分数,在网络上都会及时更新(一般任课老师1-2个星期更新一次)。因此,家长通过每次作业的分数、单元测验的分数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孩子最近的进展,随时可以与孩子或老师讨论。孩子取得好成绩,要称赞表扬;成绩不好,或没交作业,迟交作业,要及时与孩子交流,询问原因,督促及时补上。
从翟田田7年没与父母见面,被捕后一个来月父母才知道(国内报纸报道的,我们假设是真的)这个事情上可看出,该生与父母的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那么如何做呢?父母应该如何帮助我们在美国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
[待续]
更多内容:智宇、陈 昂博士的教育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