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侃心理学(25)健美背后的丑恶(2)

文学城医生写手集体博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riverside
2010-07-06

在上一篇里展示了类雄性激素作用下雄健的肌肉。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喜欢这种非自然的肌肉,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健美裁判喜欢这样的肌肉。对超自然健硕肌肉的追求,和对竞技场上更高更快更远的表现的追求,正是类雄性激素滥用的背后驱动力。

什么是类雄性激素,简单地说,类雄性激素就是跟雄性激素睾丸酮有些相似的激素。 60 多年来,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雄激素类似物共有 50 多种。这些人工制造的类雄激素,以及睾丸酮本身,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合成作用( anabolic )”,即“促进肌肉增长”作用,和“促雄性作用( adrogenic )”,即“促男性化作用”。

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用词喜欢用简称,只说是激素。但是同样是激素两个字,所指的药物可能完全不同。在有些场合激素指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似的药物,比如治疗免疫病和血液病时用到的强的松,还有一些皮肤局部用药里的贝塞米松( Betamethasone )或氢化考的松( Hydrocortisone )。在谈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时,激素指的是类雄性激素。而在谈女性更年期或骨质疏松时,激素指的是雌激素。为了避免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使用雌激素时往往还要考虑加上孕激素。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谈谈不同类别的激素。

类雄性激素主要被职业运动员,竞技运动员,和健身者滥用。真正在医疗中使用类雄性激素的适应症很少。某些性功能功能低减的病人可以使用睾丸酮或一些促雄性作用比较强而促进肌肉增长作用比较弱的雄激素类药物。 HIV 感染的病人如果消瘦特别严重,也可以使用。遗传性血管水肿和 范可尼 综合征可以使用。

在美国,滥用类雄性激素的男性多于女性。近几年的资料表明有近一百万男性用过这类药物,女性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接近男性用药数目的五分之一。每年有大约 29 万男性在使用类雄激素药物,每年女性使用者的数目大约是男性的十分之一。这其中,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大约 10 万是 12 到 17 岁的少年。这个数字可能还是保守的。根据一些针对高中学生的研究资料,估计 3% 到 12% 的男同学和 0.5% 到 2% 的女同学使用过类雄性激素。对照一下,在 70 年代,类雄性激素的使用主要限于健美比赛选手,高水平举重选手,和其它运动项目的高水平选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年轻女性,使用这些药物只是为了看起来更健美,都不一定与竞技运动有关。这种越来越广泛的滥用不能不让人担心。

说起类雄性激素的起源,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界初。十九世纪后页,人们还不能鉴定和分离性腺类固醇,但是已经开始使用睾丸提取物。其实,中国很早就有以脏补脏的说法,使用动物的雄性生殖器被认为能够增强性功能。阴茎中没有多少雄性激素,所以通过食用动物的“鞭”壮阳的原理不太容易用雄性激素来解释,也许其壮阳作用依靠的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食用动物的睾丸,初看似乎能够补充雄性激素,从而提高性功能。但是,仔细一分析,这一壮阳法似乎也不太靠谱。首先,激素经过烹调加热恐怕要分解失效。就算不分解失效,一些服“壮阳药”的人可能本身的阳就足够壮,不需要额外的雄激素。而且人体有生理反馈机制,如果从外源吃进了多余的激素,自己的睾丸就会少生产些。事实是,长期服用雄性激素,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轴的抑制,睾丸萎缩。

1931 年,化学家 Adolf Butenandt 从几万升尿中提纯了 15 微克性腺类固醇。随后,化学家 Leopold Ruzicha 在 1934 年合成了这种类固醇。 1939 年, Ruzicha 和 Butenandt 由于人工合成睾丸酮得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虽然纳粹政府迫使 Butenandt 谢绝了这一殊荣,但他在二战结束后还是接受了诺贝尔奖。

最早的雄激素人体试验始于 1937 年,使用的药物是口服的甲基睾丸酮和注射的丙酸睾丸酮。 1938 年,在一封致《力量与健康( Strength and Health )》杂志编辑的信中提到了丙酸睾丸酮,这可能是美国举重和健美运动杂志中最早提到类雄激素药物的参考文献了。一直有传闻说在二战期间德国士兵服用类雄性激素以增加攻击性和体能,但这种传闻至今未得到证实。根据希特勒私人医生所述,倒是希特勒本人曾注射睾丸酮衍生物用来治疗他的各种小毛病。

时隔仅仅几年,这边在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也闻风开始使用雄性激素类药物。大清王朝的御医历来都是中医,唯独溥仪经常需要受过西医训练的黄子正为他注射“习保命”,“安乐根”。 ( 本段资料来自百度,下一篇中给链接 )


溥仪性无能,注射雄激素(图片网址就是出处)

这篇写得够长了。关于类雄性激素的作用和副作用在下一篇再谈。为了吸引读者跟读,我就俗一下,问一个问题:“ 溥仪的性功能为什么有问题?”。下一篇一开始就回答。

(本篇中流行病学数据和类雄性激素的历史介绍主要来自维基百科 和Kaplan &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10th edition LWW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