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这年头活着不易》赏析

这年头活着不易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

    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象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身走远道,
    倒来没来头的问桂花今年香不香。

    “客人,你运气不好,来得太迟又太早;
      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
      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
      这几天连绵的雨,外加风,
    弄得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这桂子林也不能给我点子欢喜;
      枝上只见焦萎的细蕊,
      看着凄凄,唉,无妄的灾!
      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
    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

    西湖,九月   
  ①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21日《晨报副刊》,署名鹤。
/>>
    细细品味徐志摩的这首诗歌——“戏剧体”的叙事诗,我们能
不能发现这首诗歌之叙事结构和表层的后面,蕴含或镶嵌着的一个
“原型”象征结构? 所谓“原型”,是西方“神话—原型”批
评学派常使用的中心术语,或叫“神话原型”。通俗一些并范围扩
大一点讲,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较典型的,反复使用或出现的意象,
及意象组合结构——可以是远古神话模式的再现或流变,也可以是
因为作家诗人经常使用而约定俗成形成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
或意象组合结构。 徐志摩的这首《“这年头活着不易”》,其
“原型”的存在也是不难发现的。 读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联
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的佳作《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心再寻“人
面”,但却人去花依旧、睹物伤情,只能空余愁怅。这种“怀抱某
种美好理想去专程追寻某物却不见而只能空余愁怅”的叙述结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反复出现的,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原型了。
徐志摩此诗是一首戏剧体的叙事诗。诗歌里面显然包含为“新
批评派”所称道的“戏剧性”的结构。整首诗歌,确象一出结构谨
严而完整的戏剧:有时间,有序幕,也有情节的展开,矛盾的对抗
冲突和戏剧性的对话,还有悲剧性的结局、发表议论(独白)的尾
声。一开始,山雨、烟霞、云霏……仿佛是电影中的远景镜头,以
一种整体情境的呈示,不期然而然地把读者(跟随着诗歌中的“我
”)诱导向一种“冒雨游山也莫嫌”(苏轼诗句)的盎然兴致和“
访桂”的极高的“情感期待”。接着,镜头平移,推向读者的视野
,“松茅”,“屋檐”,“村姑”等质朴而富于野趣的意象系列呈
示使画面“定格”在中近景上;接下来是“村姑”动作表情的“特
写”,“村姑”之“细细的端详”,不紧不慢,从容纾徐的说话语
调,使诗歌叙述体现出和缓有致、意态从容的风格——象电影中使
用长镜头那样凝重而深沉。 诗中的“桂”——这一“我”所寻
访的对象,必然寄寓隐含着超出字面及“桂花”这一植物本身的意
义。具体象征什么,还是请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如果“桂”仅仅是“桂”,何至于让一个普通村姑“故作深沉
”讲哲理般地讲一大通“太迟又太早”之类不可捉摸透的“对白”
,更何至于当“我”访“桂”而不遇后,满目“看着凄凄”,连连
唉声叹气,叹这“无妄的灾”。这显然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诗家语”了。诗人还在诗歌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发表议
论(很象戏剧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一连声强调“这年头活着不
易!这年头活着不易!”而且,“这年头活着不易”竟也成为整首
诗的标题而括示诗歌主题,并使诗歌的主题指向下降落脚到实实在
在的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这与徐志摩大部分总想“飞翔”,总想逃
到“另一个天国”中去的诗歌有明显的不同。 古代诗人或野趣
雅致,或访古寻幽,虽“寻访不遇”而空余愁怅,却往往由此达观
悟道人世沧桑,千古兴废之理,浩叹之余,深沉感慨有加,主题往
往呈现出超越性的意向;徐志摩以野趣雅致起兴,却因为直面现实
人生的酷烈现状,而以发出“这年头活着不易”的略显直露的主题
表达而终结,主题指向却收缩下降到现实生活的实在层面上。这种
“形而上”意向与“形而下”意向,超脱性题旨与粘附性题旨的区
别,或许是生活时代与社会环境使然吧!
(陈旭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