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友YST:虎年谈天下大势:中美的军事对抗

台湾网友YST:虎年谈天下大势:中美的军事对抗


2010/07/01


虎年新春在论述了「经济问题」和「中美博弈」之后,YST 把论述的重心转移到军事,前面两个题目讨论的是国家的气势,经济是基础和底气,军事则是手段,是国家气势的表面化,所以军事问题是我们谈天下大势的自然延伸。由于已经进入夏天了,YST 把这个系列的题目改为「虎年谈天下大势」。

在「虎年谈军事问题」这个系列文章,YST 准备了三个题目:

1. 中美的军事对抗;

2. 不对称战争;

3. 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隻。

乍看之下这个论述的安排不太合理,因为他们不是平行的题目,而是在涵盖范围上逐渐缩小,上一个题目的内容其实包含了下一个题目。是的,的确是如此,「不对称战争」是在中美的军事对抗中,中国以弱击强所採用的战略,而「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隻」是解放军在「不对称战争」和美军作战时所使用的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战术。

YST 论述的方式虽然安排得有点不合常理,但是把上一个题目的关键项目单独挑选出来作为下一个题目更能凸显重点。这是老美常挂在的口中的“Top-Down Design”,希望读者不要见怪,或者见怪不怪。

这个系列有科普的味道,尤其是第三篇。不要害怕,所有的内容都是深入浅出,一看就懂,一懂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现代的武器系统如此简单有趣。希望读者看完以后对现代军事的瞭解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与工程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有更多的敬意。

本文是论述军事问题的第一个题目:中美的军事对抗。

让我们进入正题。

(一)躲不过的中美军事对抗

在人类的历史中,任何大国的掘起都必须打败一个比它更强大的国家,这几乎是大国掘起的定义。如果没有这一战,掘起是假的、是不能服人的、是不稳固也不能长久的。

YST 个人不相信和平掘起,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这一战总是要来临的,越是不愿意就越是躲不过,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就像历史中所有强权的诞生,中国的掘起开始于经济的掘起,经济的掘起为军事的掘起打下根基,归根结底,为的就是迎接西方帝国主义最后的武力挑战,这是一道必须跨过、无法避免的门槛。所以军事问题对中国的掘起属于必要的关键。

在「中美博奕(结论篇)」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动用武力,其中有一段的论述是这样的:

甲. 举手人数是7~8:中国大量贩卖武器给伊朗,在联合国制裁伊朗案投下反对票,施行毛泽东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

乙. 举手人数是9:中国彻底和美国摊牌,将中美外交降级,武力拦截运台武器的船隻与飞机。

也许有读者觉得奇怪,「在联合国制裁伊朗案投下反对票,大量贩卖武器给伊朗」的政治挑战远比「武力拦截运台武器的船隻与飞机」严重,这投票论说不通呀。原因如下:

甲类的动用武力属于代理人的战争,对中国的风险低,比较容易获得通过;

乙类的动用武力属于直接参与的战争,对中国的风险高,获得通过的困难度较高。

在「漫谈海地」我们就说过,西方列强天天挂在嘴上的「自由贸易」是最大的谎言,看看加勒比海的海盗历史,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垄断和战争,这是五百年来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改变的。所以我们看得很清楚,无论是两岸问题,还是中东与中亚的问题,西方列强考虑的全是围绕著战争,导致中国面对自己的问题其核心考虑也不得不是战争,南海问题就是最佳例証,大陆四艘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全部放在南海舰队,未来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一定也是编入南海舰队。

战争这一关谁都躲不过,现在的和平运作都是在为未来的战争佈局。最好的结局就是在战争的压力下对手会低头认输,这就是和平了。

军刀下的和平是我们最高的期盼。

所以虎年系列的下一篇 YST要谈的自然就是「军事问题」。

(二)决定战争的因素

战争是人类面临最複杂的事务,它的起因複杂、过程曲折、结局与长期影响也很难预料,但是这些都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这篇文章我们要论述的是在2010年全球热点剑拔弩张的时候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他们是时机、时间、装备、外交、士气和后勤补给。

这些热点的交战双方是西方先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把焦点聚集在中国和美国,因为它们是决定性的主角。

1. 时机

从种种迹象看来,美国的经济问题已经走投无路必须寻求军事解决,而且军事解决的时机越早越好。

美国需要在欧巴马任内解决经济问题,否则赤字问题将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军事解决最好的时机就是今年动手,明年结束,后年选举争取连任。

战争的需要一向取决于远因(譬如经济),近因不过只是藉口(譬如发展核武),随时可以编一个,这不是问题。所以战争的近因通常是最不重要的。

譬如最近美国藉口「天安舰事件」要和韩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宣佈要将航空母舰「华盛顿号」驶入黄海进行反潜演练。这完全是瞎说八道,航空母舰是一个纯攻击性的武器,反潜是驱逐舰的工作,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护卫舰的工作。把一艘10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开到黄海不是对付北韩,而是向中国展示武力,这是美国在中国首都北京家门口耀武扬威,看你胆敢怎麽样?

如果北京政府下令开火,美国政府就有理由武力教训中国,甚至可以发动战争。

如果北京政府装孙子,美国政府就赢得了政治宣传,不战而屈中国,以后在国际谈判上可以予取予求。

看到没有?这就是航空母舰好用的地方,美国非常确信解放军不敢开火。

美国这种跑到别人家门口耍横的做法属于流氓行为,是典型的军事挑衅,但是那又怎样?这是强国对弱国的特权。

是的,美国目前把中国看成不听话和不安分的弱国,所以一有机会就进行公开的压制。欧巴马总统已经说了:“美国不做老二”。仔细想想,美国的作法是非常自然的,美国必须这样做才能向世界宣示「我是老大」,才能让全世界相信美国仍是老大,也才能够维持美国全球老大的地位。美国卯足了劲展示肌肉,比的就是气势,必须压制住中国的也是气势,美国没有必要放第一枪。

时机对美国有利,美国有发动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处处对中国挑衅,中国人不必生气,美国的确有这个本钱。我们必须认清现实,除非中国有本事武力打败美国,否则不可能改变这种态势。

2. 时间

无论是两岸问题、中东问题、还是朝鲜半岛问题都是越拖越对美国不利,原因是国际实力美消中长。

YST 认为在时间上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2012年,另一个是2020年。

2012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洲及附近开始运作。

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全球运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未来10年最重要的军事工程,其次是航空母舰,再其次才是第四代战机。

这三样工程都将在2020年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重中之重,是第一优先的项目,它的影响深入到几乎所有的飞行器、地面车辆、海面船隻和智能武器。北斗系统由30多颗卫星组成,目前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组网期。

2020年,中国将会拥有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瓦良格应该有两艘自行设计的航空母舰正式服役,至少有两种第四代战机和一种长程战略轰炸机。

从军事观点来看,中国只要撑过2020年就立于不败之地,北斗系统是关键。

如果没有重大改变(譬如降低政府开销和加税),2020年美国的财政将进入无可挽救的境地,美国的税收扣除必要的固定开支(譬如社会安全和老人医疗)有可能连借贷的利息都无法支付,整个财政系统面临收缩或瓦解。YST 的推想,削减政府开销与加税都不可能,10年后借钱也会非常困难,美国的作法是一面印钞票,一面寻求战争的机会,最终用战争手段来摆脱负债。

时间对中国有利,美国拖不起。美国发动战争要趁早。YST 不懂美国在等什麽?

3. 装备

军事装备是美国最大的优势,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不会改变。我们将在下一节作详细的讨论。

4. 外交

孙子兵法说伐兵之前先伐交,美国精通此道,美国在发动战争之前一定对目标国进行外交孤立的活动而且非常成功。美国在中国的四周点火,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东海的钓鱼台、南海的南沙群岛、南亚的印度、中亚的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美国的火种无处不在。

美国在外交的运作上远胜中国,中国在国际上是孤立的,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朋友。中国唯一的军事结盟国是朝鲜,但是即使朝鲜这个朋友都是靠不住的,金正日一心一意要和美国邦交正常化,朝鲜一旦跟美国搭上线就会抛弃中国。今天中国和朝鲜维持表面的友好,那是因为美国不要朝鲜。中国整天夸口的“鲜血凝结的友谊”其实是一个笑话,金正日可不这麽认为,他巴结美国远比心向中国严重。

胡温政府的外交运作是非常失败的,事实上,中国已经陷入四面受敌。

5. 士气

美国军队的士气在越战后开始江河日下,主要原因有四个:

a. 男女混编;

b. 募兵

从征兵变募兵,这项措施导致目前美国是穷人当兵,他(她)们基本上是为优厚的退伍福利打仗;

c. 政治觉醒

资讯的发达导致美国人民的政治觉醒,使美国政府在鼓舞战争士气上越来越困难。现在要说服美国士兵为正义而战是有问题的。YST 甚至在电视上看到美国水兵公然表示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不满,譬如有一位女性军官对美国的双重标准表达无法同意,她甚至说出如果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为什麽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这个电视访问使我极度震惊,美国军队是非常保守的,仍然强调一切服从领导。YST 个人认为这位女性军官的军中前程已经完了;

d. 军中同.性恋

美国对军中同.性恋採取「装不知道」的消极和放任态度(don\'t ask and don\'t tell),这肯定会对士气产生打击。

6. 后勤补给

由于美国必须远离本土作战,后勤补给是美国军事行动最大的劣势。后勤补给在战争中的地位几乎是决定性的,这是为什麽在中美军事对抗上 YST不看好美国最主要的原因。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就详细论述美国被两个大洋隔离,孤立在地球最重要的欧亚大陆板块之外。美国如果不挑拨欧亚大陆的军事衝突,那麽美国就被边缘化成为地区强国;美国如果挑起欧亚大陆的任何战争,后勤补给就成为问题。伊拉克太孤立了,萨达姆的军事领导也有问题,才会落得惨败和亡国。只要有大国在后面支持,美国就赢不了它发动的战争。

美国不是傻瓜,为了解决后勤补给的问题,二战以后美国的军事政策就是全球佈防和当地供应,譬如日本是朝鲜战争的美军补给基地,台湾、菲律宾与新加坡在越南战争中为美军提供补给。但这种方式是不够的,有些关键弹药的补给和武器的维修还是要从美国本土提供,譬如巡航导弹与隐性战机。只要战争的规模稍大或战斗的时间一长,美国的后勤补给就成问题。这就是为什麽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想方设法要使中国与俄国即使不能赞成也必须置身事外。

伊朗不过是中型偏大的国家,美国已经有所顾忌,中美军事对抗所需要的后勤保障美国是承担不起的。

(三)YST 个人的评论

让我们在中美的军事对峙上做一个总结。

1. 战争因素平分秋色

上一节我们列举了六项战争因素。

美国在时机、装备和外交上有优势;中国在时间、士气和后勤补给上有优势。

从项目数字的比较,中美可以说平分秋色。

2. 战争能力各说各话

但是六项战争因素所佔的份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看这六项因素来评断战争能力所得到的结论当然不同,而且差距可以很大,可以各说各话。军事上的评估并不是完全的科学,否则日本当年怎麽会得出「三月亡华」的结论。

其实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战争因素,那就是「动员能力」。YST 没有列入这项因素的原因是本系列讨论的「中美军事对抗」只限于地区对抗,并不包括全面战争(all out war),后者肯定会引发世界大战,因此完全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当然,即使是地区对抗也可能导致国家的动员或局部动员(譬如朝鲜战争)。所以YST 也简单说两句。

在战争的动员能力上,毫无疑问,中国是首屈一指。中共.政府的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任何国家,2003年「非典」(SARS)发生的时候,中国大陆用七天就完成一座一千个病床的隔离医院,这,就是动员能力,令全世界瞠目结舌。中.共一旦下令进入战争动员,中国大陆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徵召到一千万名高素质的士兵,庞大的民生工业可以迅速转变为军事工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汽车製造变成坦克製造。

中国的动员能力是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真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恐怕没有任何国家是中国的对手。

附带说一句,中国的核武工业与核武科技非常先进,但是中.共在核武器上非常低调,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同时对核武器的数量严格保密。西方的估计认为中国只有四百个核弹头,中国不吭声,让你猜。其实这是西方的试探,傻瓜才相信,但是除非开打,这永远是一个谜。美俄的核谈判是一个表演秀,毫无意义,中国的核政策是正确的。

3. 装备最能震撼人心

从实际观感来说,美国军事力量给世人的感觉是处于绝对优势。这是因为装备是最耀眼的,因此它在六个战争因素中所佔的比重自然严重偏高,尤其对绝大部份不懂军事的人更是如此。想想看,一般世人看到美国的11艘超级航空母舰没有不印象深刻的,也没有不害怕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看法,我们要知道战争不仅非常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如果战争的评估是把武器和人员排出来数一数就可以得出结论,那也把军事看得太简单也太无趣了。数数飞机、军舰、坦克、大抱,再比较一下人员和火力,谁不会?

但是不可否认装备最能震撼人心,美国在装备上领先世界。

4. 硬实力与软实力

YST 列举的六项战争因素只有装备和后勤补给是硬体(也就是硬实力),其他四项都是软体(也就是软实力),软体因素不但比硬体因素多得多,而且软体因素是不能量化的,所以这些比较都是个人根据本身的知识作出的主观判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文章和讨论有趣的地方。

一般说来,只要装备的差别不超过一代,硬实力的落后可以由软实力弥补。

5. 针对性的比较

六项战争因素各有其针对性,我们进一步论述如下。

a. 时机对时间

美国有时机的优势,有主动发起战争的能力,这叫先下手为强;

中国有时间的优势,有后发制胜的战争能力,坚毅、刻苦、耐性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

b. 装备对后勤补给

美国的装备好,几乎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美国的补给线太长,一旦补给被切断就什麽都完了。

即使补给线没有被切断,后勤也会出问题。高科技的装备是烧钱的玩意儿,海湾战争时战斧巡弋飞弹在开战一个星期后就打光了,生产根本跟不上,百万美元一枚的造价财政上也无法长期负担。美国一旦进入有大国支持的消耗战,除非进入战时经济否则无法获胜。

战时经济所施行的第一件事就是配油,譬如每一辆车每月10加仑汽油,美国人有这个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吗?

后勤补给是打高科技战争最大的困难,科技程度越高困难也就越高,这是一刃的两面。所以美国这些高科技武器平时吓唬人很好用,打起仗来就成为负担。我们举例说明。

F-22造价每架超过一亿四千万(纯生产,不包括研发费用),每飞行一小时要耗费30小时和花费四万四千美元来维护,这是盲目追求高科技的结果,逼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在製造187架以后正式宣佈停产。

F-35 也陷入类似的问题,原先设定单价不超过五千万美元,现在的价钱已经超过八千万美元,有可能上涨超过一亿。如此昂贵的战斗机 YST不看好它的前途。

军火商总是吹嘘武器的超级性能来说服这些天价产品的合理性,其实没有任何高科技产品是不能反制的,反制的手段通常便宜很多,美国军事工业这样搞下去一旦发生战争后勤补给必定出现问题。

c. 外交对士气

美国的外交优势是超过半个世纪强大国力所累积的成果,囊括了所有第一世界的国家成为它的盟友,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自从小布希上任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越来越糟也是不争的事实,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不满越来越烈,尤其是经济受美国的拖累和欧元遭美国的打压,欧洲国家经常敢怒不敢言,尤其是英国。

美国在海外过度用兵也开始造成军队士气的问题,主要的打击来自美国政府不能合理化它发动的战争,也就不容易激励士兵的作战意志。在上一节我们说过资讯的发达导致美国人民的政治觉醒,美国航母上那位女军官的谈话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战事顺利进行的时候并不显著,一旦遭遇激烈的抵抗或严重的伤亡,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厌战和反战的严重后果。美军在海外作战时士兵逃亡率升高就是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

作为比较,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就做得非常好,因为解放军是“双首长”制,一个军事单位除了军事指挥的长官,同一个单位还有政委,政委顾名思义就是做政治工作的,政委的首要之务就是教导官兵的思想,知道为何而战。譬如一个团除了有团长还有团政委,团长管作战,团政委就是管思想的,包括士气。中共的军事传统,政委的职位要比同单位的军事指挥官高半级,可见中共对作战士气的重视。其实这在文职也是一样,广东省委书记要比广东省长高半级。以党领军和以党领政是中共的传统。

(四)结论

1. 美军有三个特色:

远距离作战能力

表现在海军的大型船隻(航空母舰与核子潜艇)和空军的战略轰炸机(B52、B1与B2);

远距离投射武力

表现在强大的空运能力(C5与C17运输机)和两栖作战能力(黄蜂级直昇机母舰);

全球佈防

表现在遍布世界的大约一千个海外基地。

2. 上面三个特色都是中国不具备的。但是优点也是缺点,远距离作战与全球佈防都非常耗费国力,美国的军力如此发展也必须如此发展因为美国本身的地理位置非常孤立,所以这些优点也正好暴露它的缺点。

美国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对付小国还可以(譬如巴拿马与伊拉克),对付中等国家就很吃力了(譬如阿富汗),对付大国或有大国支持的中等国家(譬如越南)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麽美国对伊朗迟迟不敢下手。

YST 个人认为解放军只要不远离国境作战,譬如不超过一千公里,美军就赢不了。

用上面这个标准,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的作战能力超过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朗解放军不具有优势,只能打代理人战争。

3. 美国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军事强国,这一观点 YST也非常同意。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与中国作战就必定得胜。美国给全世界军事无敌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它的装备精良,高科技的武器是最容易震慑人心的,因此武器的重要性也被过分夸张。

但是高科技的武器非常昂贵,在后勤补给和维护上都会有问题。我们用隐形战斗机F-22做例子,美国国防部长在2009年06月29日正式宣佈F-22终止生产,总共生产了187架,远低于最早计画的750架。

YST 认为美国终止F-22的生产肯定有内情。美国人不是傻瓜,F-22的研发费用花掉了280亿美元,这是永远无法收回来的固定成本,所以每架一亿四千万美元的生产价格实在算不了什麽,不可能是停产的原因,只有在性能出现重大而又无法弥补的缺憾的情形下才足以导致停产。美国国防部曾经有官员透露F-22每飞行1.7小时就会出现“重大故障”,YST 认为F-22肯定有性能上的难言之隐,再加上维护上太过娇贵,这才是它被终止的真正原因。

想想看,F-22在宣传上已经被神化了,但是后来在实际作战能力和战区保养维护上出现重大和难以纠正的问题,一旦有一架被击落,不但F-22的神话就此破灭,更重要的是致命的弱点被敌人找到,以后F-22的战术运用也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情形就发生在也是隐形战机的F-117上,1999年03月27日一架F-117在南斯拉夫被击落,随后另一架被击伤,导致全部的F-117提前退休。

美国军力给人的印象就像F-22的神话,过分地被夸大。

后勤补给是美国大规模作战和长期作战的致命伤。

这就是为什麽 YST说美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像它外表看起来那麽强大。

上面这句话表现在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上再清楚也不过了。美国赢不了阿富汗战争的,明年七月到了欧巴马宣称全面撤军的时候这句话就得到应验。

4. 中国有几千年的战争经验,特别精于谋略。对美军这种极度依赖高科技武器的军队,解放军的对策是採用「不对称战争」,这是一种以弱击强的战略。

5.「不对称战争」是 YST论述中美军事对抗的下一个题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