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得不多的几个中国农历节气里,除了春节就是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了。原因无它,除了可以听牛郎和织女的浪漫故事,看着星空想象两人在天河的重逢,最主要的是可以动手玩面团做巧果。家乡传统的巧果就是面粉加油,糖,鸡蛋,水调成面团,用木制的模子做出各种形状的花鸟鱼虫,再用小火慢慢烙香的一种小巧面食。平时家人不让玩的面团,也会在乞巧节这天破例,让小孩子边听故事边动手做巧果。因着是自己动手做的关系吧,而且每年只能吃一次,所以吃起来特别的香,是我儿时的最爱。老人说小孩子在乞巧节吃了巧果长大以后会变得心灵手巧,所以有小孩的家里大多会做一些巧果用红线穿起来,给小孩子做零食。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大多忙于事业,很少会花时间在家里和小孩子一起做这种费时的手工面食了,因此雕刻模子的技艺也日渐式微,卖手工模子的更是少了。上次回国时无意遇到卖模子的,一时玩心大起,竟然不远万里,带回了几个看的多用的少的模子。
相较现在式样繁多的各种零食,巧果这种口感单一的旧式小零食已不再是我的零食首选,可我每次看到这些模子就不由感叹民间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庆幸机遇巧合让我可以传承收藏, 而于制作过程中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更是让我回味不已。今年记得乞巧节的时间,就做些对家人的思念小食吧。
先秀秀我的宝贝模子,模子以硬木手工雕刻而成,图形里有花篮,蝉,小鸟,鱼,麒麟,莲籽,寿桃,扇子,树叶,葫芦,铜钱,福禄寿喜等。大模子雕刻细致,花纹清晰,容易制作,但制成品不太好熟。小模子雕刻相对粗糙,花纹模糊,不易制作,制成品只有红枣大小,但很好熟。
![巧果模子](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142/4884043529_99d3061326_z.jpg)
巧果面团:面粉1杯,糖2大勺,鸡蛋1个,牛奶50g, 色拉油1大勺
制作方法:
1. 将各种用料混合揉成硬面团,醒20分钟。
2. 用模子做出各种形状,用平底锅(干锅,不放油)小火烙熟。
![巧果制做](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119/4884043527_894f2592c4_z.jpg)
![烙巧果](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97/4884048377_f1f3afca49_z.jpg)
用平底锅小火烙的成品,虽然费时,但还可以看到形状和花纹。
![平底锅烙的巧果](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96/4884043533_ec082db691_z.jpg)
用烤箱做的成品,稍微有些变形,还可以看到花纹。
![烤箱烤的巧果](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140/4884048379_834fbaca87_z.jpg)
备注:
1. 面团可依自己口味添加或减少配料用量,只要调成面团即可。我用加了酵母的面团做过,成品更瑄软可口,但是烙完都变成圆圆胖胖的一个形状,花纹也看不到了。
2. 可以把面团擀成薄片,用cookie cutter 或直接用刀切成菱形。
3. 可以用烤箱150oC, 烘烤至熟上色。
![巧果-1](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141/4884043499_57d88df5c3_z.jpg)
![巧果-2](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141/4884043521_91852d71dd_z.jpg)
![巧果-3](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80/4884043525_2d3b3cf1e2_z.jpg)
喜欢的一个图形,微笑的麒麟,雕刻的很细致。
![微笑的麒麟](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80/4884048373_02ee5fc8bc_z.jpg)
七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