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鹰派开始掌控对华政策


美国对中国政策的特点是“实用派”和“战略派”之争。去年的这个时候,“战略派”被当做不切实际的麻烦制造者晾在一边,而“实用派”则登堂入室。但是过去几个月中国的愈发嚣张已经使奥巴马政府改变了态度。“战略派”如今掌握主动,而“实用派”则越来越多地处在守势。

“实用派”得到许多民主党人的有力支持,他们大多是经济学家,或是强调经济关系好处的人士。他们通常告诫说中国的民主化应慎行,声称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因此避免战争对于双方来说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关系紧张主要是源于误解而不是根本性分歧,进一步的经济和战略融合将化解最严重的双边问题。

“战略派”则承认经济关系的复杂现实,却认为两国之间存在不可逆转的对抗。“战略派”寻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战术性合作,但认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不可避免且正在发生。美国与中国存在根本分岐,永远无法彻底解决。

在奥巴马执政的头12个月中,他本人似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派”,他把“战略经济对话”改成“战略与经济对话”,把人权问题从双边议程中剔除,把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排在优先于原有盟国(如日本)的地位。

不过,2009年后期发生的事情彻底证明了华盛顿实用主义立场的失败:奥巴马总统11月份对北京进行了丢脸的访问,继而中国次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采取拒不妥协的立场。

2010年头6个月的情况没有多少改善。在美国挣扎着为全球金融危机善后之际,通常谨言慎行的中国却变得更加自信和更具反抗意识。当谷歌出于对审查制度的忧虑扬言撤出中国的时候,美国与谷歌站在一边。而且,双方就美国对台军售也出现了惯常的争端。但是让奥巴马改变的最后一根稻草似乎是中国更为强硬地宣称对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权。

自从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华盛顿出现了一连串不绝于耳的窃窃私语,认为奥巴马最终将抛弃“实用派”,加入到“战略派”阵营中。最近的迹象表明,这种变化终于出现了。上周在河内的东盟会议上,国务卿希拉里宣称和平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这些动作仍是“战略派人士奥巴马”的初期表现而已。他还没有就对付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作出任何表态。尽管如此,“实用派”暂时受到压制,他们或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远远没有被打败。因为倘若真心要制约中国崛起,美国可能需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最近,在一些所谓的次要问题上,美国的对华调门正趋于强硬。而“重大”问题则包括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朝鲜问题和伊朗问题以及核扩散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国际金融监管问题等。但是,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美国的目标就是要采取平衡的举措,在很多问题上与中国合作,而不是与之对抗。对于一个看来不可阻挡的新中国之崛起,这种举措所采取的形式就是较广泛的战略回应。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上周在东盟会议上公开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美国官员说这一新主张只是首要战略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承认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但同时也界定了中国的行为不能侵犯美国视为自己长期利益的基础。自然,中国并不这样认为。

因此,一方面美国赞成中国成为20国集团组织的成员,支持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与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的军事合作,在这个地区与中国相抗衡。

在美中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的努力才刚刚开始,这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