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当然是宗教——从基督徒看儒教的君子

儒教当然是宗教——从基督徒看儒教的君子
张晓卫

关于儒教与基督教的相同之处在《儒教就是宗教》一文中已列举了五个方面:崇拜对象、戒律、因果规律、天命观、修炼方法。这五个方面主要是从宗教信仰、构成的角度来讲的。本文则具体地讲儒教与基督教的修道者,他们在具体行为方面的相同之处,以此作为儒教是宗教的又一例证。本文继续采用“以经解经”的方法,用儒教与基督教经典的记载来作说明,相互印证,以使大家了解当初的儒教徒与基督徒的相同之处。

文中所指的基督徒是指跟随耶稣或其传人,如彼得、保罗等修道的人,他们吃斋、持戒、祷告修行,爱人如己、敬畏上帝、向往天国。古往今来与当初的基督徒有着同样理想、信念,走同样道路的人有很多,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古代儒教所称的君子就是这样的人。

首先来看一看在儒家经典中将什么样的人称为君子。

《礼记·曲礼》中有讲:“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这里所讲的君子是指知识渊博、彬彬有礼、坚守高尚、善良行为的人。这里所谓的“敦善行而不怠”与孔子赞叹颜回的话意思是一致的:“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拳拳服膺,而弗失之”方可谓“敦善行而不怠”。

《论语·雍也篇》孔子还讲:“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里所讲的“三月不违仁”当然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其意思就是长久的处在与道合一的境界,这恐怕只有得道的圣人可以做到,其他人“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篇》)

《论语》中多处讲到了君子,《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 宪问篇》)

由上述孔子的论述可见君子一定是一个仁者、智者、勇者;这就如同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君子是古代儒教徒道德修养的的典范、行为的楷模;简单明了具体地讲,君子的最高典范就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

下面就基督徒与君子的行为,分别举例对比说明如下:

1、“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君子与“为上帝已丢弃万物”的基督徒

“道”是儒教徒崇拜的最高力量的代称,君子修身养性的最高目标就是得道。孔子曾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尔篇》)可见孔子的人生志向就是得道,为了得道孔子不辞辛劳走遍天下,用了一生的时间去求道。《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见求道是多么的不容易,孔子七十岁时才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漫长的求道过程中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时时刻刻都在专注于道,为此舍生忘死。正因为把道看得如此重要、如此珍贵,所以得道之后孔子才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了得道可以付出一切、可以抛弃所有,这样的胸怀与境界只有在虔诚的求道者身上可以看到。君子对待道的态度、求道之心与基督徒对待上帝的虔诚心毫无二致。基督徒一心侍奉上帝,对世俗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为了上帝可以牺牲所有、直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圣经》腓力比书中保罗讲:“我为他(上帝)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3:9)

《圣经》使徒行传中保罗讲:“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21:13)

使徒保罗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真真切切地用生命实践了他的誓言,真正做到了为道舍身,杀身成仁。按照儒教的观点来看,保罗的确是一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儒教所谓“志士仁人”的光辉典范。

2、“仁者,爱人”的君子与“爱人如己”的基督徒

爱是基督徒所有言行的总纲,以慈悲、博爱著称的基督教其所有的教理都是以“爱”为核心的,基督徒所信奉的上帝就是爱的化身。在耶稣看来爱是一切成就的根源,没有对上帝的爱、没有对世人的爱就谈不到更进一步的修炼与进步。因而“爱”被耶稣称为一切律法和先知教理的总纲,也就是说在耶稣之前所有的先知(如亚伯拉罕、摩西等等)讲的教理也都是以“爱”为核心的,所有的先知都在教导门徒要爱人如己。

爱人如己是基督徒区别于其他世俗之人的明显标志,是基督徒广阔爱心的体现、是上帝无边大爱的体现。

下面来看一看儒教中的君子在这一方面是如何做的。《论语·阳货篇》孔子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中庸》问政章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中孔子讲:“仁者,爱人。”

君子修道修的就是爱心,因而才讲“修道以仁”,对己对人越来越有爱心才称得上有所进步、修道有成。在《孔子家语》中孔子曾讲:“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颜回是孔门弟子中唯一的得道者,自然是一位充满爱心、爱人如己的君子,所以才会使孔子“门人日益亲”。 这就如同耶稣所讲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5:9)“上帝的儿子”这一称谓当然只有得道者可以当得起。“使人和睦”与“门人日益亲”这正是致力于传播和平的君子与基督徒的共同使命。

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中国人一定都非常清楚,讲的就是推己及人的君子之道,即孔子所讲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

《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可见儒教的大同之世也是建立在爱人如己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广阔爱心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大同也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由上述对比可以看出,爱人如己不单单是基督徒的行为准则,也是儒教君子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天下和平、世界大同的基础。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与“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基督徒

《论语 颜渊篇》孔子的门徒仲弓问怎么做才符合“仁”的要求,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门徒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君子为人、处事的指南,终生一切行动的指南。儒教所讲的一切道理都是以“仁”为核心,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原则在基督教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对他的门徒讲:“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7:12)这句话反过来讲就与孔子的门徒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完全一样。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东、西方圣人皆本此“仁爱”之心而教导世人。

这一原则又被今天的人称为黄金律,对于人类社会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规范伦理、道德有着非常积极和实用的指导作用。在1993年9月举行的有六千多人参加的“世界宗教议会”全体大会上得到了讨论和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在历数了当今世界上各种人为的苦难之后指出,没有一种全球伦理,便没有更好的全球秩序。《宣言》从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全人类都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以耶稣的名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支持。(摘自《“全球伦理”:宗教良知的国际表现》作者 何光沪)

由此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仅是两千多年前儒教君子与其后的基督徒的行为指南,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追求和平、美好生活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舍弃此原则,人类社会不可能建立长久的和平。人类社会越是经历战乱离散、兴废交替;人越是经历世间的冷暖、人世的变迁,越能体会出圣人的伟大、体会出圣人教理的宝贵,越能明白圣人对于人类社会的伟大价值。

4、“无入而不自得”的君子与“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的基督徒

《论语·述尔篇》孔子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简单的生活、日常的饮食、穿衣睡觉时刻都处在快乐之中,这正是得道君子的写照。

孔子赞叹其最得意的门徒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雍也篇》)颜回的行为正应了安贫乐道这句话、时刻都处在与道合一的境界,时刻都很满足快乐。

《中庸》素位章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真正的君子不论生活的境遇有什么变化都能够做到快乐自在。富贵的时候不会骄奢淫逸、忘记人生的志向,贫困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依然快乐自在。

基督教《圣经》中也有同样的意思,而且语言表述的口气都与儒教经典所讲几乎完全一致,看后不禁使人怀疑保罗是否也读过中国儒教的经书。当然这是一句戏言,当时东、西方基本上处于互不往来的状态,且中国的印刷术也是东汉时才出现,近千年之后才传到西方,保罗是不可能看到儒教经典的。当然作为基督徒的保罗是不需要看经典的, 因为“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保罗语,腓力比书4:13)这也是本人在文章中想要强调的一个观点,(当然,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各教经典中都强调的一个观点。也就是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与道合一,先得道,然后一切都能够从容处理。如同《圣经》中保罗讲:“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学会了的”(腓力比书4:11)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馀或缺乏, 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同上4:12)

5、“忧道不忧贫”的君子与“不为日用饮食忧虑”的基督徒

《论语 卫灵公》中孔子有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论语 里仁篇》孔子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两处讲的意思都是一致的,求道之人要一心向道,不要为日用的饮食、财物分心、担忧。如果致力于修道,还以饭疏食、衣陋衣为耻的话,根本不配当圣人的门徒。在孔子看来富贵贫困本是命中注定,不是可以强求来的,所以也根本不必为之忧愁。《论语 述尔篇》孔子讲:“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修道的君子清楚的了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乐天知命,一心致力于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基督教《圣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诲,要求基督徒不要为日用饮食忧愁,要专心于道。约翰福音中耶稣讲: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约6:27)

马太福音中耶稣还讲: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马太6:25)

“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然后这些东西都会加给你们了。”(马太6:33)

可见耶稣也要求其门徒要以道为先,以上帝为根本。只要找到了内在的天国,其他世俗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拥有。如同孔子所讲的:“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卫灵公》

以上简单的对比了儒教中的君子与基督徒行为上的相同之处,其实仔细参看儒教与基督教的经典,君子与基督徒还有许多方面都是相同或一致的。限于本人的精力与时间以及本文的主旨,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列举。为使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们进一步理解儒教,下面简单再举一例,以说明君子与基督徒的相同之处。

中国人以孝敬祖先著称于世,儒教把孝敬父母作为君子修道之本。《论语 学而篇》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实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中国儒教徒修身之本,西方的基督徒也同样孝敬父母。基督徒从耶稣所受的诫命中的第五条就是“孝敬父母、爱人如己”。诫命就是基督徒的生命、是修道的根本,可见孝敬父母也是基督徒最根本的责任。与孔子所讲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是同一个意思。真可谓“东海有圣人出,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陆象山语)君子与基督徒在这一点上也是一致的。

综合本文及《儒教就是宗教》一文的论述,可以看到:

1、儒教与基督教有着相同的崇拜对象,虽然一个叫“道”,另一个叫“上帝”,(其实儒教中也将崇拜的对象称为“上帝”)但是称呼的不同并不表示本质的差别,它们都是对其所崇拜的世界最高力量——爱的称呼;

2、儒教与基督教有着相同的戒律,入教者都要遵守基本的戒律,作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一个良心安稳的人;

3、儒教徒与基督徒依靠相似的修炼方法修道,君子的“心斋”或称“坐忘”与基督徒的“祈祷”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达到与道合一、天人合一或称与上帝合一的境界;

4、君子与基督徒对世界、对人生有着相同的认识,都相信天命、相信因果报应规律;

5、君子与基督徒都致力于传播和平与爱的种子,努力地变人间为净土,并为此舍生忘死,不惜献出一切;

6、君子与基督徒都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事原则,以仁爱之心

待人;

7、儒教的君子与基督徒一样充满爱心、孝敬父母、爱人如己,安贫乐道、

时时处处都快乐自在,即所谓知足常乐。

因而基于上述的总结与论述可以明确的讲:儒教当然是宗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