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胡锦涛温家宝对比阅读——两个“重要讲话”分歧在那里?
胡锦涛温家宝对比阅读——两个“重要讲话”分歧在那里?
《观察》 2010-09-16
就在温家宝深圳高调谈“政改”不久,《光明日报》9月4日发出要问清“由谁统治” 反调,被外界解读挑战温家宝论战已经出笼,以至于深圳开放30年庆典被推迟。由此以来,胡锦涛到深圳,该如何回应温家宝高调政治改革讲话,近来一直引起外界舆论关注。
胡锦涛讲话揭开谜底
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胡锦涛6日在深圳的所谓“重要讲话”,已经揭开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谜底。在中国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对外界有关政治改革的期许,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一说,堂而皇之地一笔带过。此次,胡锦涛的讲话前半部,主要总结深圳特区30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强调邓小平创造的经济特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并由此证明中共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由此来看,胡的这一讲话,明确体现了中南海一贯坚持“两个绝不”的总思路,与温家宝所认同的“普世价值”作了鲜明的区隔。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时,高调呼吁政治体制改革。不少外界因此纷纷猜测,温家宝在深圳的讲话,是在暗示欲将深圳经济特区打造成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并认为胡锦涛的深圳讲话也将触及政治改革议题。然而,胡锦涛的此次讲话令舆论大失所望。虽然,胡锦涛以其讲话惯有的风格,不时使用排比句式,以增强语气,但党八股气息实在太浓,全篇空洞无物,甚至还要虚伪地向江泽民致敬。胡锦涛的此次讲话后,中国官方新华社的评论员7日即发表了文章,极力推崇高捧胡锦涛此次讲话的给“改革”规导的“主旋律”。
两个“重要讲话”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胡锦涛、温家宝这两位一个党魁元首,一个政府首脑,同样都在经济特区创设30周年时的两个“重要讲话”,不难发现他们在主导思想、风格与内容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与分歧。
首先,在“重要讲话”的主导思想上,表面上看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派”,但一个更强调“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个却更则重“民主(普世价值观)”。这些年来,胡锦涛搞党内左右平衡,但却前后摇摆,常常受极左势力绑架。记得胡总书记在60周年国庆庆典的讲话中,表达了如下逻辑排序: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人民万岁。即党为先、国为次、民最后。这反映了这三者在中共主流意识形态里的先后顺序,由此也分明揭示了这位党魁内心的价值取向----中南海主流价值观的表现。
近来,中共宣传口绞尽脑汁,炮制《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全民洗脑;而《求是》杂志也连续发表编辑部集体署名秋石的文章,大批特批普世价值;2010年5月1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联合与胡鞍钢更是联名在人民日报刊文称: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力挺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更具针对性地刊文《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文章,声称,中央提出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回答“六个为什么”的继续和深化,而且使问题更集中。该文特别强调“在意识形态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在政治发展上,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在文化建设上,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胡锦涛的此次深圳讲话,正好是在订正如此改革的“社会主义主旋律”。
然而,近两年来,中国总理温家宝却反其道而行之,再三提倡普世价值,不厌其烦地指出,“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今年全国两会前后,他又三提公民尊严是“首要价值”,意在避开姓社姓资对立,将中国的改革开放连接普世价值目标。继而,在胡耀邦蒙冤谢世21周年纪念日,温家宝更是借机撰文表达对这位因推动政治改革被迫出局的前领导人的缅怀之情。接着,6月2日,温家宝又在接受日本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目标表示:保证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上月27日,他又在国家行政大会强调“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这次深圳“南巡”,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明显的是要向普世价值上迈进。
其二,在“重要讲话”的内容上,温总深圳“南巡”,发表力挺“政治改革”,重提意识形态“不争论”,发出“违背人民意志,最终只会死路一条”的强力呐喊。他特别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别是要保障司法公正,重视保护和帮助弱势群体。
而胡总近几年来,一直不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与普及化”,与思想更为僵化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委员刘云山在意识形态、文化出版等领域大肆倒退呼应。此次他的“重要讲话”内容,更集中地反映了他所强调的,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他说,要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前提下进行,其目的竟然是“增强党的活力”,说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框架之下的“改革”。
其三,在行文风格上,两个“重要讲话”,更是大相径庭。胡锦涛讲话,通篇充满大话、套话、空话。文风四平八稳,墨守成规,具有极其浓重的党八股味道,是一篇经典的中共意识形态官场文章。曾记得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央党校讲话文章,《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指出,“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的文件、讲话中,存在长、空、假的文风问题。”这种文风问题,在胡的此次讲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八面玲珑,哪里有一点政治家的气势,完全就是一种党的辅导员腔调。由此可见,眼下中国的党话、套话、假话、空话问题的根源就出在中南海,出在最高层本身。如今,连中共首脑在深圳倡导“思想解放”时都不反思自己的文风,带头假大空,反要下面“永不僵化”,“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岂不是一种自我讽嘲吗?
而温家宝的讲话则坦率、大胆、质朴,寓意深刻,起棱起角,针对性很强。记得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在网上倾听民情民意,纵论国家大事。当时温说,“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点紧张,但是我总记得母亲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对什么人,要诚实,要用心讲话”。这话很人性,很质朴,也很能赢得好感,具有政治家的胸襟。此话当即被网友称为“温暖网事”,称温家宝这次与网民面对面,如朋友促膝谈心,似兄弟实话实说,开诚布公,亲切坦率。当然这些说辞有些过誉。但温的讲话相对党内其他领导人,一般不拉红旗做虎皮,较小党八股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有目共睹。温家宝这些被视为“作秀”的言论,在当今的中共领导集体里算是足斤足量的“另类”了。
中南海政治改革分歧已经公开
近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相继著文暗批温总推动政改言论。特别是《光明日报》作者署名徐振华的文章,大谈深圳政治改革要问清“由谁统治”问题,是一篇典型保守阵营发出的声音。该文开篇明义:在纪念深圳经济改革30年之际,深圳在政治改革方面的作为也颇受人关注。很多人认为,深圳不仅是经济改革的急先锋,也是政治改革的试验田。为此他强调:首先,在回答“由谁统治”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该文批评有人“混淆了由谁统治、如何统治的问题”,“硬用西方的概念套中国政治现实”。然而, 9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辟专版刊登四篇文章,讨论深圳特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坚著文《政治体制改革:未来特区新使命》称:“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解放思想,突破所谓姓“资”姓“社”的新束缚,借鉴人类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有益成果。”此文刊出后,旋即登上政府新华社网站主页。很显然这些针锋相对的文章,来自不同背景的官方舆论阵地,颇有唱对台的味道,让当今中国民众看得眼花缭乱。中国官方传媒舆论导向如此南腔北调,正反映了今日中共高层精神分裂,对民众寄于厚望的“政改”分歧极大。
胡锦涛与温家宝两个讲话,虽然同声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但关于政改内涵的诠释却并不一致,这不仅仅是一般的方法论的争执,而是涉及中国未来命运的价值观分野。 由此可见,即将进入权力高层大换班的中国,正面临一场政治、经济的路线与政策走向的剧烈交锋时期,显示了中共内部18大前的路线与权力斗争再也难以继续掩盖的基本现实。当此次之时,解读两个胡温“重要讲话”背后玄机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