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保护神——钢盔(组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保护神——钢盔
2010年11月   来源: 新华军事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最早出现的现代军用头盔—1915年定型的法国亚德里安头盔

 持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先后有30多个国家地区和15亿人口卷入,860万军人和650万平民死亡,欧洲的大部分文明成果和整整一代人类精英损失殆尽。在此次战争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和装备,其中很多被实践证明是极有价值的,军用头盔正是其中之一,它曾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无数生命,并自此成为现代单兵装具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炮火催生的新装备

为什么军用钢盔会在一战中诞生?因为一战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次全新形式的战争。首先是火炮的广泛运用,使炮兵成为战场上的火力主宰,任何军事行动都会伴随着长时间的炮火攻击,老式榴霰弹正被装有高能炸药和新式引信的现代化炮弹所取代,后者的破片分布更加均匀,杀伤距离更远、杀伤力更强。各种口径的加农炮、野炮、臼炮、掷雷器,加上手榴弹、枪榴弹在步兵中的普及,使得战场上随时都充斥着啸叫着四处飞溅的炮弹碎片,弹片伤迅速取代枪伤成为造成士兵伤亡的头号元凶,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伤亡的72万人中,因弹片造成的达到了65%以上。其次,由于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合适的攻击性武器(坦克、飞机直到战争后期才出现或实用化)取得战场上的压倒性优势,战场上出现了局部对峙的胶着状态,双方各自占据战线一侧,凭借大量堑壕、工事对垒。对于防守方来说,虽然士兵的身体有工事掩蔽,但人体最重要的头部却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伤害,即使是远处射来的流弹和弹片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专门杀伤有生力量的空爆弹和榴霰弹,弹片几乎是垂直落下,对于战壕中的士兵来说是最致命的克星。这些原因都促成了钢盔这种防护装备的迅速出现。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一战中深沟壁垒的堑壕战,使得头部成为士兵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在这种上部敞开的工事中,如果士兵未戴钢盔,炮弹弹片是对他生命的最大威胁。

最先装备军用钢盔的是法国人。其发明灵感来自于一个偶然事件:1914年的某一天,德军为争夺某一战略要点,向法军发起了超饱和炮击,法军阵地瞬间被钢铁暴雨摧毁,伤亡惨重。一个法国军士当时正在厨房当值,慌乱之下顺手抄起一口行军锅扣在头上,虽然身上多处负伤,但头部因有铁锅保护而安然无恙,在纷飞的弹片中侥幸得以逃生。战斗结束后,当法国的亚德里安(Adrian)将军到医院视察时,听说此人在这场炮击中奇迹般生还,便饶有兴趣地询问他何以如此幸运,军士据实答道是行军锅保住了他的性命。孰知听者有心,亚德里安将军由此设想出保护士兵头部的一种办法,即在每人头上安上一顶“小铁锅”。次年,这种新装备便开始在法军中应用,果然因头部受伤而导致伤亡的比率大幅度下降,由于这种装备源于亚德里安将军的设想,所以它被命名为亚德里安头盔。各国见其行之有效,纷纷效仿,到一战中期各主要参战国基本上都已装备了钢盔。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M1915型亚德里安头盔的内部结构。这种看似简单的悬挂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外来冲击力量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颈部位。图中可以看出该盔有明显的前后沿。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1914年的法国龙骑兵。身着醒目的蓝色上衣和红色裤子,戴着带有头冠、饰带和马鬃毛的老式金属头盔。而到了1916年,法国步兵已经换装了卡其色和蓝灰色的保护色军服,头盔也改为M1915型。

不过,早在亚德里安盔出现之前,各国陆军中已经装备有少量金属头盔,如法军龙骑兵就在使用一种源自拿破仑时代的头盔,其顶部有隆起的头冠,还挂着装饰用的马鬃毛,德军也有金属制的带有尖顶的M15型头盔,后者则是来自于19世纪中后期的普鲁士军队头盔。但这些头盔和一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现代军用钢盔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盔甲的延续,构造复杂笨重,材料和工艺落后,对枪炮等热兵器基本上没有防护能力,其装饰性和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性。而以亚德里安头盔为代表的现代钢盔,则采用防护性能更好的碳素钢板制造,结构上更加简单和合理,工艺上广泛采用冲压、铆、焊技术和现代化的工业流水线生产,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现代钢盔的根本性进步是其内部广泛应用了悬挂结构,这种简单装置使得钢盔的本体和内衬之间能够相对活动,一旦被弹片击中,通过本体的变形和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耗弹片的能量,防止能量直接传递到人体脆弱的头部和颈部。虽然这些头盔由于长期佩戴舒适性的要求,不可能过于厚重,不能防护近距离内直接命中的子弹或弹片,但对远处射来的流弹和弹片还是有相当的防护效果的,对使用者的生命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当然,亚德里安头盔作为最早的现代头盔,在有些方面还是受到传统的更多影响,如头盔顶部有一条纵向隆起部分,并且有外接式盔沿,这些都是传统头盔上装饰部分的遗留痕迹。不过,这并不影响亚德里安头盔作为现代军用钢盔共同始祖的地位。


一战经典钢盔盘点

在一战战火中先后涌现出了若干种典型钢盔,这些经典设计一直沿用到二战期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前文所提到的亚德里安头盔,它定型于1915年,又称M1915型法式头盔,它的特点是有比较明显的曲线形盔沿,前、后沿较大,前沿用来防止灰尘落入眼中,后沿用以方便雨水顺势流下,顶部有肋条状金属突起,正面镶着带有“RF”(法兰西共和国)字样的帽徽。这种头盔依生产年代和装备对象不同,材料、颜色和细节上有很多变化。它的特征鲜明、功能完善,是当时比较优秀的一种头盔,在法军中一直沿用到二战结束而没有太大改变。另外,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都曾先后仿制过这种头盔。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德国在一战中装备使用的三种钢盔,从上至下分别为M16、M17和M18。

德国也是较早装备钢盔的国家之一,一战期间先后开发出M16、M17、M18等多种型号的钢盔。其中最典型的是M16型“德国佬”头盔,与其它头盔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盔形更大更深,防护面积更宽广,前方到齐眉位置,两侧及后部有很长的“盔裙”,能有效增加对头部侧面和后脑处的防护,同时盔沿有卷边,用来防止雨水滴下遮挡视线。M16头盔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两侧上方各有一个突出的短圆柱,外形颇象“天线”,它是用来固定外加防护钢板,装上这种钢板后,可以加强抵挡来自正前方袭击的能力,这一点在狙击手经常出没的阵地战环境中犹为有效。短圆柱本身则是中空的,兼起通气孔的作用。古代日耳曼武士习惯在头盔上装上牛角形装饰,M16的两个短圆柱恰好与其不谋而合,使得“德国佬”头盔看起来很有些复古倾向。特别要说明的是,德军在战争初期装备的带有尖顶的“普鲁士盔”并不是真正的钢盔,除后期产品外,大多是皮革制造的,有的外包毛毡,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而无防弹功能,在M16型钢盔定型装备后很快就被淘汰了。M17、M18型头盔则是在M16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与前者大同小异。奥匈帝国军队在一战中除少量装备自行设计的1916式钢盔外,多数使用的也是根据德国M16仿制的1917式头盔。

英军在一战中使用的MK-1型钢盔特征非常鲜明,其盔体与德国头盔恰好相反,特别扁平,外形类似反扣的浅碟子,故称为“碟形盔”,又因为它与英国古代农夫所戴的帽子外形相似,又常称为“农夫盔”。这种不同寻常的盔形虽然在侧面防护面积上不占优势,但它扁平的外形使得射来的弹片很容易发生弹跳,反而增强了抗弹性能,而且它的设计初衷主要是适应堑壕对垒的作战环境,主要考虑抵御来自空中的袭击,其宽大的外沿不但可以保护头部还能保护颈部,对空爆弹和榴霰弹等“堑壕杀手”的防护能力是一流的,非常适合当时的作战需要。 “农夫盔”的另一优势是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当年英军可以做到一人一顶,而战壕对面的德军却无法做到。它也是一战中装备国家数量最多的一种钢盔,曾广泛使用于英联邦国家军队,如加拿大等,最终结束一战的美国远征军也使用这种头盔。虽然一战期间美军的军服等单兵装备都是自行开发的,但当时尚未研制和装备头盔,士兵的头上只有呢制的宽沿“牛仔帽”。由于美军是一战后期才加入战局的新鲜力量,此前并没有和德国等欧洲强国作战的经验,因此在战术和装备发展方面自然要向英、法等老牌军队请教,适合大量快速生产的英式头盔自然成为首选,加上早在远征军开赴法国之前,美国国内的工厂就已经在为英、法两国生产武器弹药和各种装备,英式头盔有一定的库存,因此美军装备“农夫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种英式钢盔的美国版称为M1917,两者几乎没有区别。当美军到达欧洲战场开始备战训练时,又接收了一些英、法提供的头盔和机枪、坦克等装备,所以美国人在一战中不仅列装英式头盔,也使用过法式盔,只不过后者的数量远少于前者和M1917头盔。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在战壕中等待出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头戴M1917型钢盔,它与英军MK-1型钢盔几乎没有区别。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头戴MK-1型“农夫盔”的英军跃出战壕发起冲锋。

残酷的战争现实促使钢盔进行着不断的变化,既有型号和材料、工艺上的推陈出新,也有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改进。最大的变化就是钢盔的外表,和军服的变化一样,到战争中后期,各国头盔都改为灰、蓝灰、绿、棕黄等利于隐蔽的“野战色”,原先那些光亮的银色、黑色、白色头盔和金属、羽毛装饰都被取消了,德国、美国的士兵甚至把他们的头盔都漆成了由棕、绿、黄、黑等色块组成的迷彩色,还出现了蒙在钢盔上的罩布和伪装网,这些一直都沿用到了今天。老兵还会向新兵们传授一些战地经验,如在钢盔上抹泥浆防止反光暴露目标,以及将其作为引诱敌方狙击手的诱饵等等。钢盔在战争中还被开发出许多新的用途,比如作为炊具或排除战壕内积水的工具,甚至在紧急情况下当作挖掘掩体的铲子来使用。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带有不同迷彩的德国M16型钢盔。这些迷彩都是前线的士兵自行加上的。


“和平时期”的新发展

到战争结束之前,各参战国已经生产了至少1500万顶头盔。当久违的和平到来后,多余的各类钢盔除了回炉之外,有些还被改造成了水壶或园艺工具,这在战败的德国更为普遍,贫困和失望使得一些退伍军人以曾经陪伴他们在泥泞中出生入死的伙伴——M16型钢盔为标志,组成了“钢盔—前线士兵联盟”,1933年最终演变成为纳粹冲锋队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前线战士联盟。当德国重新武装起来后,新设计的军用头盔依然承袭了M16的大多数特色,但增加了内盔,以减少佩戴时头颈部的疲劳,同时重量更轻,它就是著名的M35型钢盔。对胜利者们而言,在一战结束后长达20年的“和平时期”里,由于裁减军备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也无力大规模换装,而且他们认为未来的战争仍会停留在一战那种水平上,因此当二战开始时,法国和英联邦军队仍在使用亚德里安头盔和“农夫盔”,其中法国装备的是改进了盔体结构和工艺的M1926型头盔,而英国装备的是改进了内部悬挂和颌带的MK-2型钢盔,只有美国自行研制了性能更好的M1型钢盔,但全面装备也是参战后的事了。俄国是一战的主要参战国,但国力贫弱,无力为紧急征召的450万大军提供足够的头盔,只少量使用过自行研制的M1917型钢盔以及法国提供的亚德里安头盔,这也是俄军伤亡率在各参战国中居于前列的重要原因,战后苏军头盔曾一度沿用亚德里安盔式样,直至自行仿制改进出M1936型钢盔,后者一直使用到二战前期被M1940型取代为止。

一战中诞生的士兵“保护神”——军用头盔溯源 - 三土 - 弹弹党

 一战的影响使得一些非参战国也开始研制自己的头盔。图为瑞士研制的M1918型钢盔。

一战的考验确立了头盔的地位,它和重炮、坦克一样,已经成为现代化军队的一种标志。即使是当时未研制或装备钢盔的国家,也先后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日本在总结了欧洲战场的经验后,先后仿制出18式等若干种钢盔,这些产品都是欧式头盔的仿制改进产品,最后研制出符合亚洲人头型的90式钢盔,后者则是二战中日军的主力头盔。而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的中国情况要复杂一些,各方势力通过自己的代理人分别从不同国家进口包括头盔在内的各种装备,加上外国军队在国内的遗存,因此除了德国M16型头盔外,英、法、比式头盔都在中国有大量使用,其中有些一直使用到全国解放为止。

结语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现代战争的分水岭。单兵个人装具在这场战争中的变化,恰恰体现了这种从“精神致胜论”到“实用论”的进化过程。在这方面,法国人走在了前面,他们第一个将鲜艳醒目的19世纪军服换成了保护色,同时率先发明和采用了实用化的钢盔。或许后来者都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因为时至今日,虽然材料工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头盔等单兵个人装具的设计思路仍需要遵循那个时代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弹弹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