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查来我炒烩了一下:全名: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托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俄罗斯大提琴家、指挥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其父为莫斯科格涅辛学院的大提琴教授,幼年从父母学习大提琴和钢琴,4岁学弹钢琴,7岁学大提琴。1940年13岁时首次作为大提琴家举办音乐会。1937—1948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除随科佐鲁波夫学大提琴外,随肖斯塔科维奇与金巴林学作曲。1942年进行首演。卫国战争期间以音乐学院学生身份,到战地演奏。20岁时在国内已负盛名。1947年在布拉格青年联欢节获一等奖,1950年又获布拉格国际大提琴比赛一等奖。1956年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
1970年起由于为持不同政见的索尔仁尼琴辩护,被苏联当局禁止出境演出。1970年10月31日,他给《真理报》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声援被流放的作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因为接受了象征西方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被当局视为眼中钉。几十年后,罗斯特罗波维奇回忆往事时提到:“我做过的最优秀的事迹并不是音乐,而是那封给《真理报》的信。从那以后我就问心无愧了。” 那封从未在国家所有的公开媒体刊登,却出现在西方报纸上的信使罗斯特罗波维奇成为众矢之的。他被莫斯科大剧院禁演,禁止出国演出,也不允许指挥乐团。
其实最著名,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1968年,在布拉格。当苏联的坦克压进布拉格的那一刻,他的音乐会如期进行,他演奏起捷克大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让所有的人无不动容, 泪奔。 1974年他获准偕妻子出国3年,从此一去而不复返。1978年夫妇二人被开除苏联国籍,随后入美国籍。直到1990年1月,音乐家夫妇被恢复俄罗斯国籍。
罗斯特罗波维奇是20世纪卡萨尔斯 (Pablo Casals) 之后最重要的大提琴演奏家,他给予大提琴最浓郁的音质,他对大提琴作为一件男性乐器的歌唱性的强调使辉煌华丽、伤感抒情都达到了极美的境界。他演奏的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的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Rococo Theme)、德沃夏克 (Dvorak)、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和海顿 (Haydn) 的协奏曲,以及他与里赫特 (Richter) 合作的贝多芬(Beethoven) 奏鸣曲,与塞尔金(Rudolf Serkin)合奏的勃拉姆斯 (Brahms)奏鸣曲,都是录音史上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