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不开(三)
三,安家
前进公社前进三队一小队原是龚家屯,文革了就按革命的编制新取了个革命的名字。全屯的人家几乎都是姓龚,只有在屯子边缘住着几家杂姓人家:一家姓孙的,是前进大队的赤脚医生,一家姓刘,已经落户这里很长时间了,可以说是老龚家屯的人了。
小霞妈妈被安排在一家“中农”家,户主叫龚德元,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农民,人很憨厚的样子,他家掌灶的—即他妻子是隔壁严家墩的人,妈妈叫她严大妈,小霞就叫她严奶奶。大儿子龚建宝已成家搬了出去,另立门户了;二儿子龚建成也取了媳妇,媳妇刚刚生了个儿子,他们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大女儿金枝早几年就出嫁到了二十里地之外朱河镇上去了,小女儿银枝小学刚刚毕业,别人说她是因脑子不怎么好使,就没再接着上学,在家跟父母一起在生产队里出工干活。可小霞并不觉得银枝脑子不好使,虽然银枝长得样子有点儿傻呵呵,可她做鞋做得很好,纳鞋底都能纳出花样来,在鞋面、鞋帮子上还能绣上各式各样的花。
德元家住的是一栋青砖瓦房,房子建造得很讲究,很正规:大门朝南,对着屯子的主要“街道”,大门是用又厚又重的上好梨木做的,门坎儿是块磨得发亮青石,像一条青龙卧在门下,大门背后的门闩也是梨木的,看来是经常闩门的,门闩的舌头磨得已经圆滑了。天井和堂屋都很大,房子很高,加上采光不好,进门后就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从大门进来后,是很宽敞的过道,通向天井,头顶是敞开的梁柱,上面吊着一些农具和木料;左手是一间耳房,右手是灶屋,右厢房住着龚家的幺姑娘龚银枝,右主房住着龚德元夫妇。
走过天井就是堂屋,可堂屋是个大敞着空间,里面放着一些农具,如犁耙,用于稻谷脱粒的手摇吹风机,用于棉籽脱粒的脚踏式拆棉机,等等。
左边的主房住着龚家老二龚家成的一家人,左厢房是老二的灶屋,这一进大门的左耳房就腾给小霞和她妈妈住了。
估计左耳房原来是龚家的储藏室,只有一个小窗户,因为这里不住人。生产队派龚德元接待小霞妈妈和小霞后,他特地在房顶上换上了亮瓦—就是玻璃瓦,这样屋里能多一些光线进来。
顾名思义,耳房自然面积不大了。小霞跟在姥姥身边时常听姥姥埋怨自己的住处小,把自己的那间只有九平米的房间说是“耳朵眼儿大的地方”,现在小霞和妈妈也住在了这间只有“耳朵眼儿大的”耳房里了,房间里放下一个大床和妈妈的那个穿衣柜,加上一个写字台,屋子就满了,做饭用的灶具什么的就只能放在门外了。好在门外就是大门的门厅,大门一关就是龚家人和小霞妈妈及小霞,没有外人了,所以跟做饭、吃饭有关的家什就都在门外了。
吃的问题好像没怎么难住五七战士们,可上厕所就成了他们头疼的事儿了。
人粪尿是最好的有机肥料了,因而厕所就是个积肥缸,通常是在地上挖个洞,放一口粪缸进去,粪缸上摆两、三块木板周围用棉秆包谷秆扎上一圈围栏,就是个厕所了。讲究一些的还在粪缸上面搭上个棚子,以至于雨天上厕所时不会被雨淋着。
那木板就是随便摆上去的,因为掏粪时得把木板移开才好掏粪的。上大号时和女孩子们解小时,人是要蹲在木板上的,让粪便直接掉进粪缸里。为了不让粪便掉进粪缸时不溅起粪水来,在两块木板的中间还放上一条木板,这条木板的是斜插在粪缸里的,一头插在粪水里,一头翘出来,这样粪便落在其上后就会顺着木板滑到粪缸里,不会溅起粪水来了。
五七战士们上厕所时,能平稳地走上这两条木板就算是很英雄的了。听说有一位五七战士,走上了这两条木板上大号,这个厕所但没有中间的那条“缓落”板,粪便落下时将粪水溅到他屁股上,被吓了一跳。他人一着慌,就在木板上摇晃起来,致使两块木板滑向粪缸中央,他的两脚便落进了粪缸,人光着屁股骑在两条木板上,不得自拔。这份尴尬估计比在城里挨斗时也不相上下。
德元家的厕所在他家这栋房子的后面,去他家厕所要穿过天井、堂屋,出了后门还要走十多米才到。德元家的厕所修建的还比较讲究,包谷秆的围墙还里外都糊上了泥巴,围墙的四角上是结实的木柱,上面支撑着用稻草编盖的顶棚。棚子里有两口粪缸,之间还有一道篱笆墙隔着,可以轮流使用,也可以男女有别地使用。不过小霞很少去德元家的厕所,因为出了德元家大门挨着街对面人家的墙脚就有一个有顶棚的“公共厕所”,出了大门走七、八米就是厕所了,比去德元家的厕所要近。
看来这农村就是比城里管得松,这个原叫龚家屯的地方,虽改名为前进公社前进三队一小队,可屯子里的人大部分还都姓龚。小霞记得她在武珞路小学上学时,班上有个叫龚建桥的同学,文革来了,就说他这个姓极为反动:竟然让封建迷信中的动物“龙”骑在共产党的头上!他就自己造自己的反,把自己姓上面的龙字去掉,改为姓共了。
小霞在武汉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可到了农村,小学没有六年级只有五年级,即小学上完五年后就算小学毕业了。可小霞总不能再去上一次五年级课程了吧,加上她又是城里来的,就让她直接上了初中。
小学校,就近的村子里就有,初中就是中学了,最近的是十里路之外黄家庄里的一所小学,有戴帽的初中班。这样小霞每天都要走十里路去上学,放学后,走十里路回家。
前进公社那一带的土壤是典型的粘性土,若用来烧砖的话,可以烧出很好的青砖。那里的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扬灰水泥路:晴天时是灰尘飞扬,雨天时是泥水搅浆。晴天时,走这十里路对小霞来说倒没什么,连蹦带跳地,一个小时多点儿就能走到了。可一遇到雨天,小霞就发愁,那泥泞的道路,滑得人很难站稳,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颤颤悠悠,生怕滑倒。这里的人们对付这种滑人的泥泞路是穿木屐:脚板大小的木板下面,在脚掌和脚后跟处各横着钉上两条一般高(大约8工分左右)的木条,上面有的是拖鞋样子的,有的简陋一些的就是两条麻绳,穿着布鞋就能蹬进去。而小霞只有从城里带来的元宝型的雨鞋,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还遇到了大雨,小霞倒是带了把油纸伞,可雨大得似乎雨点都能穿过油纸,还刮着风,吹着雨水。。。小霞不得不蹲在路边,把伞沿打得低低的,身子就缩在伞地下,不让雨水溅进来。等雨小了一些后,才站起来赶路。到了学校,不用说是迟到了。带班的徐老师见小霞一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就拿出了自己的衣服给小霞换上,把小霞的衣服拿到学校厨房去烘干。徐老师就住在学校里,那以后,一闹天,小霞干脆就不回家了,晚上挤在徐老师的床上过夜。
黄家庄是这附近比较富裕的村庄,黄家庄小学有比一般学校都大得很多的场地。学校没有围墙,一排夹竹桃的树丛把田地和学校的操场隔开来,操场的地面是掺了沙土的,不像道路那样“扬灰水泥”的;操场另一端前后并排的两排教室栋盖得比较讲究,红砖红瓦,窗户很大,教室里采光明亮,课桌和板凳也都是上了油漆的。两排教室之间也种有夹竹桃的树丛。每栋有三个教室—原来这里小学也是六年的,文革搞教育改革才改成了五年—每个年级都有一个教室。学校一些辅助设施,如厨房、食堂,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也是红砖红瓦,围在这两排教室的外边,建成了个“L”形状的:老师们的办公室与教室平行厨房和食堂在角上,老师们的宿舍垂直于教室盖了一长条,接在厨房的拐角,从厨房往外数,第四间就是徐老师的宿舍,最外面一间的宿舍房门对着学校的操场。
徐老师看上去很年轻,眼睛很大,被一排齐刷刷的刘海儿遮了一半,或许是因为人瘦,下巴尖尖的,脸蛋儿的线条还算柔和,听说她是县里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的是数学,是来支持这所小学升级为中学,来这里当数学老师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
可能是爸爸的遗传,小霞的数学脑子不错,数学成绩很好,徐老师很喜欢小霞,加上小霞是那学校里唯一的一个来自城里的,对小霞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晚上两个人睡在一起,关灯后总要先聊上一段家常才睡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