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量化减排成坎昆难题 美日澳等国不谈“气候债” (人民网)zt...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2月1日,坎昆气候大会进入第三天。连日来,与会各方开始围绕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以及长期合作行动构想等展开第一阶段谈判。

美日澳等国避而不谈“气候债”

量化减排资金转让讨论“卡壳”

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关注发达国家的中短期量化减排行动,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帮助,以改进和普及低碳技术。目前,各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卡壳”。

在前两日的议程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避而不谈“气候债”责任和技术转让,而坚持要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同步减排。77国集团和中国共 同发表声明指出,将始终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双轨谈判机制,强烈呼吁发达 国家应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率先带头减排。最不发达国家赞成77国集团和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希望发达国家能拿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5%的资金来帮助它 们加强能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气温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

发达国家中期大幅减排是关键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出现最糟糕的情况是,到206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上升4摄氏度(℃)。科学研究表明,与气温 上升2℃相比,升温4℃将对沿海城市、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移民等造成更大的影响。据估计,如果各国不采取有效减排行动,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 将上升14至44厘米,届时将有11亿至32亿人用水吃紧,2亿至6亿人面临饥饿威胁。

在去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达成了共识,即到本世纪中叶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此次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代表继续就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协商。

目前,发展中国家处於或即将进入工业化阶段,受技术、资金、人口增长等各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发展经济、提升国民 生活质量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长。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在中短期进一步大幅减排,就成为实现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这一 长期目标的关键。尽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提出建议,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25%—40%,但 以目前发达国家各自提出的承诺总体估算,到2020年其总体排放量仅比1990年减少约15%,远低於25%的目标,不足以把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 内。

气候变化问题永远不轻松

中国将力推谈判取得进展

发达国家迟迟不愿兑现控制气温上升这一长期目标,导致这一承诺仅停留在政治意愿上,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有媒体指出,承诺减排并非仅仅意味著出门时关 灯,发达国家要实现环保目标必须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这表现在提高能效和转而采用清洁技术带来的成本增加上。鉴於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确,价格因素 凸显,兼之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无法单靠自身力量实现减排,这就要求发达国家承担义务,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提供资 金帮助。这又意味著发达国家每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的直接援助和技术转让。从某种意义上说,减排问题背后的一笔经济账,是量化减排难有 突破的症结所在。

外界普遍认为,坎昆气候大会上各方有可能继续在减排承诺这一关键问题上争执不休。对此,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首席 谈判代表苏伟对记者表示,气候变化问题永远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这次会议也不例外,中方将积极地、建设性地推动谈判取得成果。中国期望此次会议能够取得进 展,为最终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作出很好的铺垫和重要的准备。

(本报墨西哥坎昆12月1日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