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所教会学校都要搞一次异国风情日,今天是中国日,我们两人应邀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学校里不管是大孩子、小孩子还是老师,都尽量穿起了中国服装(也包括不太像中国服装的亚洲其他服装)。
正在研讨中国文化的师生们,忽然见到我们两位不速之客,开始有满脸的诧异。
当知道了我们的来历后,立刻友好地配合了照相。
体操房的大厅墙上,贴满了大字的中文成语,像“老马识途”、“不出户知天下”、“一见钟情”等等,也真难为他们了,像画画一样把这些字画出来。
还有一个个精心制作的展板,每个展板都从英文到中文,是图文并茂,并有为头插筷子权作荆钗的小讲解员讲解。
网络里面浩如烟海的信息,对学习异种文化提供了不少的方便。然而,学习要学夹生了,就会出意外。当我远远地这幅展板时,被一圈的“勤”字吸引住了,看起来,小老外也知道“书山无路勤为径”的道理。但走近细看展板,才发现他们是想贴秦朝的“秦”字。不过勤能补拙,只要勤学,必定进步。
再看这宋朝,连我这熟读中文的看着都困难,要先看倒台的“宋”字,再将分出南北宋的“朝”字聚到一起,看看下面上窜下跳的英文Dynasty,与上面横七竖八的宋朝有得一拼。
墙上成语中有我正看都看不懂的成语,我真想帮他们把这些“好高骛远”、“同舟共济”的成语翻过来,您看,把这些孩子急成什么样了,手搭凉棚,上看下看,就是看不懂。
这小伙可被称为淡定弟,虽然右手边“四海为家”的“海”没了头,看他,手拿彩龙,一脸淡定,即便联想到“苦海无边”,有龙可乘,没头无边的也不怕。
带了两个游戏给孩子们娱乐助兴,一是毽子,二是筷子夹玻璃球。看这小伙子,踢得是有模有样的。
这毽子踢的就差点事。
筷子夹玻璃球是难为他们了,特别是放在水里,他们新奇归新奇,认真也认真,无奈,技术不佳,最后,只好用纸团替代。他们学会正确地用筷子后,大都能毫不费力地夹起纸团。
看这女孩子急得,真想把自己头上的筷子拔下来,替他们夹起来。
看来这些孩子们还是做了功课,搞清了中国自夏朝开始的朝代更替史。
然而,右前这位明朝小伙的配画,是成吉思汗的画像,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开始打下的元朝,也就没有后来推翻他们的明朝。
请看前排最右边的孩子,这小头剃的,加上昂首挺胸的气势,在我这角度看起来比那些带瓜皮帽的,更像清朝的小贝勒爷。
想象中,花伞之后必是群美丽的中国江南姑娘。
小伞一收,出来的是群美丽的美国南方姑娘。但见后面的小伙们虎视眈眈,叉胸而立,充当护花使者。
初次见面,也无需行此大礼。
扇舞虽然没有舞出中国人的婀娜妩媚,但看看扇子上的功夫二字,有点劲舞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介绍了中国的造纸术,如法操作生产出的纸比较厚。
有关中国的书和物件也收集了不少。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非凡的,看他们自己捏的小泥人,一幅活生生的钟馗嫁妹,两边铺上撒过墨的纸条,像极了立体中国画卷。不过细看起来,这些鬼更像是外国鬼。
即便讲的中国鬼故事,化妆也是外国鬼样子。
无论出多少笑话,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对其他文化探索的态度,还是值得提倡。
注:部分照片由同行的朋友提供,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