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仰实践的知行合一--兼论因信称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论信仰实践的知行合一--兼论因信称义

玄野

信仰与实践必然统一在人的内心之中,在精神上是人与天道的契合,在社会价值上表现为意识和行为的至善。信仰的长期荒废导致国人精神层面的衰弱,而基督教的突然涌入并没有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信仰观念,反而是将基督教教义功利化,将基督精神物质化了。典型地,因信称义是基督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到了中国却变成了大家入天堂的免费门票。可怕的是,片面强调信导致对信心的肤浅理解,和对社会实践的轻视甚至否定。这显然是十分危险的错误,这不但腐蚀着国人的内心,对基督教而言也并非好事。

对因信称义从字面出发的曲解完全脱离了信仰与精神领域,也违悖了耶稣的教义。耶稣在传播福音的过程中,既强调信心也重视行为,使徒以及保罗的书信中也是一样。当代某些基督教团体说服别人口头相信比较容易,在行为上自求他求则很困难,尤其在宗教信仰被毁灭了六十年的中国大陆。所以基督教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华人的传播过程中,信心被高度重视并且有忽视行为甚至否定行为的做法。这样虽然成就了基督教的迅速发展,但是用简单说词构筑教团,以来世幸福为诱饵,迷信恫吓为武器,将贻害无穷。

有人将信仰基督教的标准定位在"口称基督是主,心里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如果前面是天堂的诱惑,后面是地域的威逼,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得住,坚守自己的真实内心而不去宣称信主呢?宣称信主,是出自透彻入精神的信念呢?还是为着交友的方便与社团中朋友的认同?从众心理毁灭了反身归诚的本心,武断地否定由上帝赋予并由自然经验强化的逻辑判断能力,导致了外显信仰与本心的悖离。

保罗强调信心是针对犹太人固守割礼等与精神和道德无关的戒律说的。戒律和特殊行为方式,如禁食某种食物,苦行等,与精神没有关系,往往是一种多余的,并不一定能达成宗教信仰方面成就的方法。这种特异行为往往是某些民族某些宗教自命清高的根本。这种行为的选择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因为与精神无关,所以为此而强迫他人服从戒律没有正当性。这是保罗等人传道时所突破的首要障碍,是强调因信称义的主要原因。

雅各强调行为是针对虚伪的信心说的。信心没有表现到行为上,那是真正的信心吗?那只是功利的信,是因为传教者错误的将因信称义变成一个僵死的入天堂的标准,而这样一个凝固了的标准与当年法利赛人所泥足的戒律有什么区别呢?信心和行为在精神境界中没有区别,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强调信而否定行为,正是提倡虚假的为了来世功利目的的信,而否定了真实的精神层次的信。你皈依了某种信仰,当实际生活环境的某个场合要求你做出契合于那种信仰的行为的时候,真正信仰的人会主动去做,疏失会导致内心的罪过。口称信仰者,却在需要的时候无法践行,不做坦然,做了却要后悔。这如何能称作信仰?至于自认为信,却对宗教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毫无所知者,就更无法称作信仰了。因为无意践行,可以知道其内心并没有驱动这种行为的动力,没有这种动力,就可以知道其信仰没有深入内心,而是表现给外人看或者自欺欺人而已。

如一些基督徒朋友们所提的,的确有些修行较低的佛教信众想通过个人的积德行善换取来世的幸福。(当然佛教的目的不在于善行,而是劝导所有的灵魂开悟而跳出轮回之苦。)基督教朋友往往因此批评他们的行为有自私目的,从而认为这种积德行善也是一种因行为称义,或者自以为义。这种批评当然没错,但是宣扬因信称义的基督徒们又何尝不是为了永生入天堂而信的呢?这岂不也有自私目的吗?我们说人不能因为自己这种有目的的善行而称义如天堂,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人不能因为自己这种有目的的信而称义入天堂。

真正的信是不关乎自己利益的对世界真理的信仰,这种信仰可能导致你身败名裂,如同约伯记所描述,(或者更准确地说,从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以来地中海文明就意识到的公义所会面临的苦难。)也可能带来死后入地狱永无复生的恐惧,也可能导致你生命尊严与一切遭到劫掠,如耶稣承受的野蛮酷刑。当然基督徒们坚定的认为耶稣死后复活并升天了,但是一个神圣的灵魂遭遇那样的屈辱又如何不比下地狱更加痛苦呢?为这样的信仰增添一点点,都是永恒的,善行转瞬即逝,无法和这样的信仰相比。信仰,不是为了自己得救而相信某种宗教的信心,而是对那些从灵感直觉和神灵启示中得到的,可以为逻辑智慧佐证而又超越逻辑智慧的永恒真理的信仰。

信心之所以要比善行更高尚,因为他是善行的种子。善行可以滋养人类,但却是易逝的,容易腐烂的。只有有了善行的种子--信心,人类才有可能得到永远的幸福。这就象白菜子和白菜。大家需要的是白菜,但是要永远得到白菜,必须有白菜子才行。如果大家只重视白菜子,不理解真正有实际价值的是白菜叶,不让这白菜子发芽成长出菜叶来,那就还不如拥有一片白菜叶更有意义。所以,即使最真诚的信,没有践行也无意义。

当前某些基督徒传教中往往重视简单的信,而不追求深入内心的信。传道所传的是道而不是发免费船票,你给了人家一粒种子是期望能在其心中发芽,而不是要让那人放在衣服兜里随身带着,与人交往的时候就掏出来好得个方便。根据以弗所书2:8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强调恩典的过程,而漠视信仰入心的过程,是错误的关键所在。许多基督徒会说,耶稣为所有的人赎了罪,这船票当然就免费了。赎罪是犹太语境下的必然,而不是信仰的核心。船票固然免费了,上船后和到达彼岸前你总不能一直饿着肚子吧。信仰入心的功夫断然不可少。

从犹太语境我们更进一步地分析一个例子,可以略知保罗及使徒与耶稣的境界差距,后世与耶稣的差距也就不言而喻了。耶稣为人类赎罪,是为所有的人,还是为特意拣选的人?以弗所书1:4,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保罗在这篇书信的开篇就强调拣选的概念,导致信仰上的显著矛盾。信基督的人是被拣选的,这拣选居然是世界被创立以前就已经确定了。这在基督教内部关起门讨论以自抬身价当然没关系,所有的人都会更加喜乐。但是,在向非基督徒们传道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那些教外人士是被拣选的呢还是不被拣选的?如果认为他们不被拣选,这神的意志如何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改变,传道还有何意义?如果他们是被拣选的,为什么他们不是基督徒?如果因为神的意志,他们日后会成为基督徒,现在传道还有何意义?如果神拣选了他们,但基督徒们的传道却在他们的皈依基督教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神的拣选起什么作用,难道是人的努力胜过神的拣选吗?实际上,拣选一词被强调完全是犹太文化中第一选民思路的延伸,而这一概念导致的民族间的不平等正是耶稣要极力摧毁的。在坚持民族种族和国家平等的基督教中,保罗的这一概念恰恰体现了他与耶稣的境界差异,是犹太保守思想的残余。

某些基督徒,往往以神学的崇高来枉顾社会价值,颠覆自然逻辑。基督教神学所确立的天堂之路必须与人类普世价值相吻合。这不是说要用相对低层次的社会价值来局限相对高层次的神学,而是说,神学必须能够包容社会价值和自然逻辑,能经得起社会价值和自然逻辑的验证,如托马斯阿奎纳所致力的工作。这就象经典力学对现代物理学的验证一样,如果相对高层的现代物理学在相对局限和低层的并为实践证实的经典力学中难以吻合,只能说现代物理学中有问题,而不能说经典理学和实际的数据有问题。

历来人类各民族都向往精神的崇高,并生发出实际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老子名之为合于道的德,孔子称之为天道之下的仁义,耶稣则阐发地中海文明的精髓而谓之义人。这是同一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视角下的不同表象。同时,在文化现象中也体现出宗教信仰的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有些人执着于某种文字载体,将某些民族的习惯当作精神圣洁的标志物,如犹太人的割礼。

第二层次,另外一些人则将物质生活的表面清洁与精神的圣洁联系起来,如某些宗教对特定食物的禁忌。

第三个层次则是刻意压抑人类的生理需求,苦行以达到精神的提升,或者根据宗教教条戒律,循规蹈矩地生活,莫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方式有一定效果,但精神的收获不在于苦行本身,而是在于苦行中所体验到的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禅宗六祖慧能和高僧神秀的境界差异可以凸显这一层次的局限。

第四个层次是因善行称义,其中分两个情形,就是有目的的善行,和出于本心的善行。蒲松龄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就是指有目的的行善。出于本心的善行,在无意识下的善是真善,无意之中是真意。

第五个层次,就是获得了永恒善行的秘诀,将信这一种子植入大众的本心。这是因信称义的优势。这一层次的信是宗教意义上的信,属于人道,或者按子思的说法是自明诚。也许信众能根据神学赋予这信极其神奥的内涵,但其社会学价值在此。

第六个层次,是合于天道的信仰,逻辑思辩的坚实和精神信仰的灵感超越融洽一体,道,德,仁,义通体一贯,人道遵天命。这一层次的信是属于信仰的信,是人纯然本性的精神。

 

诚济 发表评论于
信仰,不是为了自己得救而相信某种宗教的信心,而是对那些从灵感直觉和神灵启示中得到的,可以为逻辑智慧佐证而又超越逻辑智慧的永恒真理的信仰。
信心被高度重视并且有忽视行为甚至否定行为的做法。这样虽然成就了基督教的迅速发展,但是用简单说词构筑教团,以来世幸福为诱饵,迷信恫吓为武器,将贻害无穷。
精辟,把信仰的实质和当今传道的功利化点明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