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货币战争》的狂热意味着什么?

   一部《货币战争》的出版,被中国的政治家们热捧,被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唾弃,斥之为“胡说八道”和“无聊”,却让大量的中国普通读者们热血沸腾,津津乐道。不管是不是懂点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有一段时间,几乎都人手一册,精品细读。

对于很多人,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读过的,第一本除在校被逼着不得不读的政治教材之外的“金融著作”了。

            据说,《货币战争》出版前是一部网络作品,由于其趣味性和隆重的“阴谋论”,让大量的热心读者爱不释手,让中国的部分政治精英们“突然”发现,中国之所以在和国际金融大鳄们对垒时老吃亏的“惊天秘密”。

其后,又据说,是一位政治界很有实力的大人物的强力推荐,全国人民才开始作为政治任务来学习和研究这本奇书。一夜之间,岳阳纸贵,一部由业余作者写的货币历史著作,居然大有几乎在销售量上要赶上《毛泽东选集》的势头。

又一夜之间,该书成为中国金融界的《圣经》!熟读《货币战争》,居然成为所有政治人物和中国公务员必须做的政治任务。否则,大有国家变天,政权变色之势。即使是在县(区)一级,很多地方的领导,也被要求专门召开必要的研讨会来认真学习这本著作。至少,我的一位在区一级当计生委领导的朋友,就曾经被安排了这样的任务!

中国到底怎么啦?我是彻底的被搞糊涂了!

 

《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在出版这部“奇书”之前,主业是IT。可能是个人兴趣和“上天的托梦”,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所以,他才夜以继日,将能够找到的“货币阴谋论”的奇书,认真阅读和总结了一番,最后“编著”了一本自己喜爱的新的“奇书”。只是让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部书的现世,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而且,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评论宋鸿兵在金融领域的专业水平,毕竟,想写怎么样的书是他个人的爱好和选择,是他的权利。我也不评论,会不会和应该不应该有读者,要喜爱他的书,因为,那是读者自己的喜好和选择,也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即使是有再多的读者喜欢,那么,作为在中国非常权威的中信出版社,应该是有很多很权威的金融专业方面的专才,在为每一部作品把关的,对吗?如果是,那么,出版一本书,是不是就应该先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审稿人来预读一下呢?特别是对于一个从来就没有出版过这个专业的书的作者的作品,而且,这位还是一个没有专业“执照”(学位什么的)的作者?

难道,一本书只要是在网上点击率高,就一定是必须出版的书,而且,还必然是一本值得出版的书?

什么时候,中国民众的意见如此具有价值?为什么在这一次又这么被人尊重?

感觉上不太可能。那么,就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了:因为这部奇书被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所看中,被中信出版社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来完成——你中信出版社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种可能性似乎也不是很大。难道中信出版社就那么不在乎自己的名声?这可是一家以专业水平高为卖点的出版社!而且,还是一家私营出版社!

 

而且,还有意思的是,在出版了第一部之后,对于商业价值如此之大的后续版本(二和三),中信出版社居然视而不见。当然,这似乎也不是很难理解:很可能是在利益分配上,另外一家出版社对于作者更为慷慨吧!

一部被专业内人士视为“胡说八道”的怪书,居然能够在中国被如此热捧,怎么样分析我都无法理解。能够有的解释是:那些专业人士的理论对于中国的出版社和政客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你那些来自美国的经济理论本身,就是美国佬设计好来欺骗中国人民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阴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看来只有鬼,没有人了。因为,要做到那一步,人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这是不是又回到了“教育无用论”上来了?你辛辛苦苦花大力气教育和研究出的东西,都是一些无用之物。所以,你在这个“专业”的所有训练也就是废物了!奇怪吗?似乎也是现实!

为什么在一个经济蒸蒸日上的泱泱大国,值得流行的不能够流行,不该流行的反倒很容易流行。结合日本地震以后的“抢盐风波”和类似的一窝蜂的跟潮流,我不知道,到底是中国人太聪明,还是太无知,或者只是,目前生活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也个个脑残到顶!至少,他们对于民众理性思考的影响,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在这里,我无意于评价宋鸿兵个人的才能。我对该书的“个人看法”(我曾经粗读过该书的大部分内容),也是基于我认为比较靠谱的专家的意见。文后所附的评论文章,我个人觉得有些道理。基于我个人的经验,货币和银行这一块,在现代经济学中还是最费劲的部分之一,至少在刚入门的时候,对于没有多少机会和银行打交道的(计划经济时代长大的人!),像我这样的由理工科背景起步的人而言。

我倒是很佩服宋鸿兵的营销才能和勇气,他居然能够用一部“心血来潮”时写下的书,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几乎是一夜之间,让中国无数专攻十几年、几十年的货币理论和货币史专业人士们,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

而且,在一个很看重“经历”和“学位”的当今中国,他这个“门外汉”居然还能够让无数的专业“精英”汗颜。这里让我兴奋的一点是:中国居然开始以学识为主来认人了。你看奇怪不奇怪?

一部作品,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无所谓,有人厌恶,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个过于讲究牌面上的“中庸之道”的今天社会里,一部被专业人士如此低看的“伪书”,居然被社会如此的高抬,能做到这点的,或者说有这种运气的,除了宋鸿兵,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在目前的中国,有太多的顶着高学位帽的官僚,他们在一些时候,还不得不“拿出”专业的眼光,来认可或者否认一部专业作品的价值。于是乎,这部《货币战争》就在他们“专业水平”的认可下,成为皇帝的新衣了。

或者说,中国过于敏感的意识形态控制,对于不同思考“话语权”的事先过滤,才是人为造成这种思维乱局的真正元凶?如果是,那么,为了政权的稳定而对思想形成和传播的过于敏感和干预过多,中国的未来者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强大的持续,最终靠的还是思想上的真正与时俱进,意识的超前和理性。虚招,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过度的控制造就了畸形的思维,而畸形的思维,带来的又会是缺乏理性的臆想。基于臆想制定的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对于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能好吗?

中国,看来真的是一块充满希望之地,在那里,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只要你的用心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旺”。感觉上,这和当初“高人”(像徐福之辈)给帝王出高招的效果很类似!

 

《货币战争》出生的经历,中信出版社有这样的交代:

宋鸿兵出名前,《货币战争》书稿曾经辗转了数个出版社,都碰了壁。彼时他名气不大,“阴谋论”的题材,尽管抓人眼球,但是出版商们仍然觉得有风险。书稿到了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蒋蕾那里,她认为书肯定能卖,“卖得好,三四十万也是可能的”,财经类图书,10万册基本就算畅销书了。蒋蕾纠结的是,内容有点吃不准,中信社出这种书,是不是合适?她在中信集团内部找金融从业者做推荐,人家回复说,“书会热卖,内容要自己实名推荐那就免了吧。”就这么一本书,在中信社选题委员会“上会”三次才通过。当时起印也就三、五万册,定价38块钱,不到200万的码洋(码洋:图书定价总额=印数X定价),最后正版销售了近200万册。《货币战争》的成功,用蒋蕾的话,“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时势造英雄,成就的不仅是畅销书。

 

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你会学到不少的关于货币方面的知识。

 

转载: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

20071204 10:43中国经济网

胡祖六/文《财经》网络版

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中央计划经济制度下政府行政指令分配资源截然不同,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往往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攀升,甚至触发严重社会与政治危机。

可慰的是,中国近年来金融改革成就显著,从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投资者、学术界到媒体与一般公众,对金融问题都十分关注。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于近200余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其构思之大胆、跨度之宽广,令人惊叹。

当今世界,除了少数几位学贯古今,在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皆有造诣的文艺复兴式的大师,相信很少有人能创作一本如此包罗万象的书,并宣称能够成功破译世界财富密码,曝光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揭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作为一本通俗性供消遣娱乐的书,该书的欣赏价值显而易见。美国曾出版过数本与该书近似的书籍,但并没有引起主流社会的太多注意。《货币战争》一书把原著中的有关内容编串起来,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在国内引起了广泛注意,更进一步增添了人们对原本显得过于神秘的金融领域的兴趣与好奇心。

但是,如果读者尤其是政府决策者把它视为一本真实与严谨的书籍,对书中所作结论或政策建议认真待之,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表示惊讶,甚至不安。

离谱的历史与金融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历史。但是,它轻率地改写了人们早已广为接受的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都被该书统统归结为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所谓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书中,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与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所谓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该书还郑重宣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是以美国、英国、苏联与中国为首的盟国反击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史诗,而是罗斯福总统玩世不恭地在战争硝烟中验证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廉价货币的主张,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并让国际银行家们在战争中再次大发一笔横财。肯尼亚总统被刺杀是因为他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关于白银券的11110号总统令;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英阶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中东石油危机不是欧佩克而是国际银行家的决定等等。

这一系列惊人的发现,使历史霎然面目全非!简单得出格,歪曲得离谱,难免给人哗众取宠之嫌。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金融。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但遗憾的是,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并有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

全书每每强调,以罗斯柴尔德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如何拥有神秘的超级权力,可随心所欲地玩弄王权与政府于股掌之上,肆意操纵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萧条。事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确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目前已可以说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十名,更谈不上呼风唤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

书中宣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这并不符合事实。同样,今天的J.P. Morgan银行经过无数次分分合合,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前的老J.P. Morgan公司除了继承同一商标品牌,其股权结构、组织形式、公司文化、业务与客户基础皆有显著不同,市场影响力也是今非昔比。

该书武断地认定,所谓国际银行家为一小撮利益一致紧抱一团的阴谋团体,而对现代金融体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全然漠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曾经盛极一时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银行都已破产,而书中一再提到的库恩·雷波公司也已经无迹可寻。

事实上,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与垄断组织相去甚远,这也就是金融创新如此活跃的一个原因。金融业也恰恰是现代经济中最受监管的行业,其经营业务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如财政部、央行、专职金融监管当局甚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管。书中所刻意描画的超然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恐怕除了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货币战争》一书混淆了国内信用与货币,包括流通中的金银币、纸币现钞、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和国债、通货膨胀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颠倒了货币发行与公共财政的因果关系。

早期的英格兰银行和美联储前身机构的货币发行以政府(或王室)的债务为抵押,是为了控制货币发行总量,而不是要挟政府不断发债。恰恰相反,政府常常因为战争或铺张而开支过多,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决定国债的规模与负担大小,而不是央行的货币发行。如果政府不能通过借款(发国债)来弥补赤字,就往往必须依靠央行的信用,即货币融资 monetary financing of budget deficit),其结果是诱发通货膨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尤其是玻利维亚、墨西哥、阿根廷与巴西,都是政府通过央行滥发货币弥补极度财政赤字,结果诱发恶性通货膨胀的经典案例。

作为阴谋论的一个重要基石,《货币战争》一书咬定国际银行家们不只是操纵政治、制造战争,更频频制造金融危机,包括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这些指控颇为离奇,近乎荒谬。 任何一个了解金融基本运作的人都知道,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景气呈紧密的正相关性。当经济繁荣、市场兴旺时,金融业盈利也就表现良好。而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时,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就显著恶化。尤其是每次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大量亏损,甚至倒闭。大萧条期间,数以百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机构,惨遭倒闭厄运。最新一轮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林、花旗、瑞银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型金融机构所造成的冲击,是最新的例证。

《货币战争》一书称,历史上每次金融危机都为国际银行家故意制造,有违基本常识。该书还声称,国际银行家孜孜以求的是廉价货币与通货膨胀,也不合逻辑与情理。通货膨胀使贷款的真实价格缩水,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损失最大,自然最倒霉。该书并没向读者解释清楚究竟为何国际银行家企冀的不是价格稳定,却偏偏是通货膨胀。

《货币战争》一书试图给读者一种旗帜鲜明、是非清白的印象,但其实立场含糊不清,多处地方甚至自相矛盾。书中弥漫了反犹太色彩——不断影射一些国际金融家的犹太出身背景;揉杂了极左思潮抨击私有化、自由贸易等市场经济政策;极右倾向——仇视罗斯福新政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民粹主义——反精英阶层,敌视华尔街、金融界与大企业;美国式的孤立主义——不信任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内的任何国际组织与机构;无政府主义——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并流露出对任何集中权威包括中央银行的天然不信任;对日本的同情与反西方意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系西方国家金融核弹打击所至;日本倡导亚洲货币基金乃天经地义,而美国的反对属极端不合理等)。

总之,在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方面,此书是一杯奇特的鸡尾酒。这也难怪。书中所援引的原著政治立场本来就五花八门,作者只不过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中文版而已。

美联储辩诬

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货币战争》一书对中央银行制度进行诋毁,尤其是对被各国广为仿效的美联储无端攻击。全书特别把美联储是私有中央银行作为惊人秘密进行大肆渲染, 称美联储的性质与来历是美国学术界与新闻媒体心照不宣的禁区。

其实,美联储的背景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从美国建国100余年后,围绕要不要设立中央银行以及设立哪种模式的央行,经过许多公开的辩论交锋,甚至非常激烈的政治斗争,成为美国大选的重要议题。美国开国元勋中,最谙熟金融财经事务的首任财长汉密尔顿所创立的美国第一银行,以及后来重设的第二银行,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储法前后始,美国知识界与媒体对美联储的来龙去脉非常了解,在世界各央行中,美联储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虽然显得特殊,但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美国许多入门经济学教科书对美联储的历史与制度都有专门介绍。

在进入20世纪之前,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权力集中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及州政府权利的悉心维护与捍卫。汉密尔顿虽然认识到个人自由与各州自治权的重要,但他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即今天在全世界普遍通行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可惜,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主义纲领与理念过于超前,而未能被他的同代人和继承者所及时理解与接受。作为准央行的第一次试验,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而民粹派代表人物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密尔顿所倡导的正是联邦政府集中控制货币发行与供应,而安德鲁·杰克逊等所捍卫的则是各州银行自行发钞的自由与权利。但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汉密尔顿是与国际银行家沆瀣一气的罪人,而杰克逊总统却成了杀死银行、捍卫国家货币发行控制权的英雄。

事实上,在杰克逊总统废除美国第二银行后,美国金融业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与不稳定状态。自1836年起,美国银行恐慌危机至少每20年就爆发一次,而1907年爆发的银行危机蔓延全国,导致银行纷纷倒闭,给存款者与经济造成了惨重打击。痛定思痛,美国朝野与各党派终于吸取了教训,并达成共识——美国无论如何必须设立中央银行,以防止与处理未来的金融危机。

鉴于美国的独特政治传统与文化,在长达数年的联储筹备与法律拟定过程中,设计了一套较为精细的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妥协精神。其结果是,美联储系统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纽约或华盛顿,而是设立了一个在全美有12个地区联储银行的分散系统,以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并代表不同地区的利益。而且,联储银行被设计为准公立的机构,实际上为公私合营的混合组织,其目的是防止一个公立的联邦权力当局侵犯私人企业部门的权益。

纯粹从所有制来看,每一个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东由该联储地区的成员银行构成,因为成为联储银行成员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购买联储银行的股份。而这些成员银行都是私人商业银行机构(美国从来没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说美联储系统中的12家地区性联储银行是私人的中央银行,并没有错。

但是,从实质控制权来看,美联储体系是一个由国会与联邦政府双重控制并接受公众监督的统一的中央银行,代表最佳公共利益行使其央行职权,包括货币政策(确定准备金比率、贴现贷款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银行监管,并通过其最后的贷款者角色维护美国金融系统稳定。

虽然各地区联储银行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毫无疑问,美联储体系的核心权力掌握在总部设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Board of Governors)手中。联储局是美联储系统的龙头与神经中枢,由七名理事组成,是百分之百的公立机构。所有七名理事都由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后的一系列银行改革举措,联储局的权力与影响不断扩大。联储局制定准备金比率,审核并确定各联储银行的贴现率,尤其重要的是,控制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的决策。联储局的所有七名理事都是FOMC的成员,占FOMC的绝大多数,且联储局主席兼任FOMC主席。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应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以联储局所控制的FOMC在整个美联储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联储局还拥有其他权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影响各地区性联储银行。例如,虽然各联储银行行长在理论上是由其董事(其中A类、B类董事由成员银行推选)选出,但必须得到联储局的批准。联储局常常向各联储银行的董事会推荐行长人选(通常为职业经济学家),而联储银行的董事会也通常乐于遵照联储局的建议。联储局还有权确定各联储银行行长的薪酬,并且审核各联储银行的预算。

如果联储局的权力如此之大,实质上掌控着整个美联储系统,那么,地区联储银行的私人股东,即成员银行,对美联储的运作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几乎为零。成员银行虽拥有联储银行的股票,但并不享有类似所有权所相应的利益。尽管美联储系统每年可录得2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盈利,股东或成员银行最多能指望得到6%的年度分红,绝大多数盈利由联储局转交了美国财政部。因此,与一般私人公司股东不同,联储银行的股东对其名义上拥有的财产毫无支配权。成员银行最多只能选举联储银行董事会中A类与B类董事中的各一名,而且这名董事常常是由联储银行行长所提名。因此,股东或成员银行,在美联储系统中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与影响。

事实上,今天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银行是联储的成员银行,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一比例曾是半数。因为成员银行实际上没有私人股东的权益,而且还必须承担在联储银行缴存准备金的义务,股东或成员的成本很高,所以曾不断有银行机构脱离联储系统,削弱了联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以至于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存款机构放松监管与货币控制法案中增加一个特别条款,即不管是否成员,所有存款金融机构必须在联储系统维持准备金。

《货币战争》一书混淆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本质差别,对美联储的领导班子在专业上是否胜任称职,在货币政策上是否制定得当,在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方面的记录是否完美等涉及中央银行的关键问题不着笔墨,毫无兴趣,而围绕着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这一点上大做特做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近30余年后还继续残存的对私有制的偏见,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有较特殊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的中央银行的根本性误解。美联储的诞生,对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而《货币战争》一书对此却悻悻写道,“191312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管该书对美联储有何成见,事实是,美联储自成立近100年来,已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民对美联储这样一个未经选举产生,却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机构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包括国会与总统在内的许多公共权力机关的信任。

《货币战争》,宋鸿兵著,中信出版社20075月第一版。

胡祖六为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

文本来源:财经杂志

胡祖六简介

--------------------------------------------------
 
80
年代公派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6年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曾任瑞士日内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与研究部主管,其与杰弗瑞·萨克斯共同完成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赢得了世界性的赞扬,尽管他后来十分谦逊地说这只是媒体的喧闹1997年赴任高盛(亚洲)任董事总经理。

附注:对于胡祖六,国人对他似乎是既爱又恨,具体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还是读者自己去评论吧。至少,他的这篇关于《货币战争》的议论,我个人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虽然如此,有人却说他不务正业,不该将他那么价值高的时间,花在去评价一本如此“小”的书身上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毕竟,这部“小书”对中国读者的影响太大,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也太奇怪。可能涉及到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形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38.ht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