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海不归的冷思考(1):事业篇

山哥的见闻和人生感悟,与华语世界的朋友们分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热潮,至今经久不衰。据粗略估算,出国留学总人数超过150万。最近一两年来每年出国留学人数每年达到20万。近年来,随着海归人数的日益增加,海归潮也随之兴起。最近大家对海归海不归的问题讨论十分热烈。大凡热烈的讨论,都不可避免的参杂一些个人的意气,偏离理性和事实。

山哥既为留学大潮中沧海一粟,也曾尝试成为海归潮中的浪花一朵。即使如今,也未彻底断绝归国的念想。因此,虽拘于涉及一些海内外当事人的关系不便和盘托出,但对于海归与海不归还是有过一些冷静的思考,可以与大家一起探讨。

在行行色色的海归理由中,成就大事业是很多人的首选。我也愿意从探讨事业入手。

十多年前,当时的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就曾率团来海外郑重地动员大家海归。他的中心意思就是留学生回国能够干更大的事业。当时有同行举某位荣任北大校级领导的海归名人的例子质疑回到国内在专业领域是否可以真干一番大事业,当即有一位人事部的司长举了陈竺和白春礼的例子证明国内条件已经具备。多数参加座谈的留学人员还将信将疑。如今陈,白两位不但身居党国正部长级高官,也被一向高傲的美国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而在海外数十万新留学人员科技精英中,也只有王晓东,朱健康两位得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十年前那时海归的人还不多。那时在国内站稳了的,如今很多都成了大腕名人。记得有一次与海外同行座谈,那些海归的生物学者们便兴奋地说:美国的NIH,NSF的专项基金支持力度一般也就是40万美元,在中国的重点人才项目也等值,为300万人民币。可是在西方人头费(发博士后,博士生等工资津贴)就占去7成,作试验的钱就有限了。可是国内人头费低,只占3成,大头可以作实验用。这些人如今更了不得,同他们聊经费,基本上都过千万了。现今的基因组分子生物研究就是要大把烧钱哪,一个国家转基因专项就是200亿人民币,银子是大大的有,再加上国内人力资源充沛。这些海归大牛中牛们的课题组,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十人以上。甚至可以分身有术,同时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兼职,其研究团队规模之大,西方很难望背。最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大幅攀升,总数量已经数一数二。在顶级学刊中发表论文数目也日益增多。虽然与美国相比中国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已经位列世界前列,令人不可小视。

十年前生物界海归的基本上只是刚毕业的博士生或者博士后。近年来的确有一批更高层次的人才海归了。如清华的施一公和北大的饶毅,海归前分别是普林斯顿和西北大学的讲座教授,如今则成为中国两所顶级高校的生物学领军人物。王晓东领导的北京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在短短的78年内,已经创建了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顶尖研究所。

当然今天的中国的科技界问题也很多。行政主导,学阀垄断,急功近利,近亲繁殖,同行评议缺少等等,都妨碍中国科技进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对开发更多更好的人才不利。然而中国科教事业在过去十年中的跨越式进步不容质疑。当今中国领导层清楚科技创新对中国未来的至关重要,在海外的留学人员如果渴望回国干更大事业,建功立业,的确值得考虑海归。由于专业所限,对生物学以外领域了解有限,欢迎大家补充。

以上的考量主要是针对部分视事业为一切的科技界人士而言。人生的目标是多样的,人到中年后要专注事业尤其困难。况且国内的情形也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象那位去浙大的涂博士,结果就非常可惜。别人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失败的教训倒是要认真吸取。因此,本文只是为大家在西方的奋斗遭遇玻璃天花板等因素阻拦后,提供的另类思考,并无鼓吹盲目海归之意。
京A18569 发表评论于
你的论据很充足,而结论就是:太晚了,我们已经无法回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