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恶性竞争(race to the bottom)文化

身在海外, 耳濡目染. 东西交融, 比较长短. 时有感悟, 不吐不快. 抛砖引玉, 与君分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多了中国人各行各业生意兴衰的故事, 发现有一个普遍的周期规律.

首先是个别先知先觉者, 发现了某个方向的商机, 大胆开拓, 打开局面. 这个时候, 因为这个生意是新鲜事物, 没有竞争对手, 所以利润高, 回报好. 而且为了打开市场, 往往注意质量, 注意售后服务.

然后有其他人 发现这个行业好赚钱, 他也加入进来. 他要与前面的先行者竞争, 抢市场占用率, 他有几个方法. 一是创新. 要么功能更新更齐全, 要么质量更好,要么售后服务更好. 这样的话他可以以相同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他的产品. 二是价格. 如果他在功能,质量,服务上都没有优势, 等于是仿造, 他就只能靠价格来竞争. 同样的东西, 你卖1块, 我卖9毛. 第三招就比较损了. 造摇中伤,贬低对手. 在这个阶段, 市场还比较大, 利润还可观, 基本上大家能和平相处, 竞争手段大多用第一,二两种, 很少用第三种.

再后来, 更多人发现这个行业还有利可图, 他们也加入. 他们的竞争手法除了上面三种外, 还多了造假. 这时候的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秩序紊乱。

一个行业到了这个时候, 消费者信心崩溃, 利润单薄,质量下降,服务低劣,研发没钱,后劲乏力。基本上大家都是苟延残喘,勉强为生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种方法.

第一创新, 这对后来者可能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因为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 需要人才, 需要时间. 这些后来者都是想赚快钱的, 都想低投入, 高产出.

第二价格, 这是后来者容易使用的武器. 相同的东西, 比便宜来吸引顾客. 价格战如果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是对消费者有利的. 但是如果恶性价格战, 整个行业都处于低利润运行, 那就没有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 良好售后服务, 品牌公关上. 长此以往, 行业发展就要走下坡路了.

第三造摇中伤, 这就往畸形竞争方向走了. 中国市场上经常会听到一些传言, 有一些后来证明是真的, 但很多是竞争者无中生有, 打击对手的. 你这样对人家, 人家也这样对你, 那就开始谣言满天飞了. 消费者们难辩真假, 干脆谁都不信, 行业的苦日子就来了.

第四制假, 这是畸形竞争的进一步发展. 常言道, 假作真时真亦假. 如果消费者受骗上当过, 他对整个行业会失去信心. 比如对国产的某类产品, 直接就不买了. 前一段时间的毒奶粉事件, 就是明证.

中国人的恶性竞争的文化不改, 永远不可能把我们的品牌做成世界性的顶级品牌. 老牌的欧美品牌不用说了, 就和我们亚洲的日本, 韩国比, 我们的差距也还很大.

那要怎样减少恶性竞争?

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大局观(听上去象中共的文件)。中国人有一种说法,同行是冤家。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同行是有竞争关系,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共同营造良好商业环境,维护甚至提高行业形象,维持合理利润空间,建立行业协作,维护行业互信。大家要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恶性竞争,最后受害者是大家,是自身。

第二要弘扬创新的文化。老是跟在人家后面跑,人家有了新产品,我就搞“山寨”版。这样不可能作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创新的文化来源于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能力既有先天的因素,也要靠后天培养,还要有宽松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容忍异见,鼓励表达不同观点,百花齐放,和平共处。

第三要发挥行业协会,政府及法制机关的教育,协调,监督,规范作用。行业协会要收集行业统计数据,发布行业动态信息,适时提出行业预警,还可组织行业培训,同行交流。行业竞争必须有序进行。如果出现无序竞争,行业协会或政府必须干预,使之回到正常轨道。如有违法行为,则由司法机关处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