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同实异的中国版“瓦良格”航母 ——解析中国版“瓦良格”号航母 中国第一艘航母(前俄海军“瓦良格”号),从去年底开始所引发的舆论关注持续高涨。随着近日南海问题的升温,以及“瓦良格”号舾装完工的日益临近,更是激起了大众的强烈兴趣。 其实,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是个复杂的作战系统,它并非只是一个笼统的“军舰+飞机”的概念。如同水面战舰有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之分,航母也 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类型肩负着完全不同的作战使命。不同的作战使命(指导思想),又决定了航母的设计构造(或改装)、武器装备配置、舰载机选择、以及航母 战斗群的舰艇组成,还有相关的作战形式、战术条例。 一、从苏俄时代的“瓦良格”号说起 “瓦良格”舰的苏联代号为1143.6,船厂代号“订单106”,属于前苏联海军1143.5-6计划(“库兹涅佐夫”级航空)的产物。其中 1143.5型为首制舰“库兹涅佐夫”号(船厂代号“订单105”,原名“苏联号”,后改名“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第比利斯号”,服役前 又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号”),1143.6为“瓦良格”号(最初命名“里加”号,90年改名“瓦良格”)。 图: 首制舰“库兹涅佐夫”号,1991年初驶往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的途中,此行后“库”舰便正式加入了北方舰队服役。图片由美国海军2级助理摄影师 Jerry.Ireland拍摄,时间是1991年1月12日。(国内网友绘制的中国航母假想图,不少就是以该图为基础CG创作的) 虽然“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瓦良格”舰)的规模较前任“基辅”级航母要大出很多,外观上也有较大的差别。但该级舰依然继承于“基辅”级 (1143计划),这点从计划代号便可明显看出。他的设计使命和战略目的也是继承1143型“基辅”级航母,贯彻前苏联海军“近岸边缘海大规模海空联合战 役”战略思想。 图:从北极点向下俯视,苏联如同一个半环型,挟持着北半球。依靠潜伏在近海的导弹核潜艇和部署于广阔领土上的导弹发射车,即可轻易的向所有敌人开火。所以苏俄海军所贯彻的战略思想并非是远海大洋和美国航母决斗,这也是苏俄航母设计思想的决定因素。 基于此战略思想,苏俄从1123型“莫斯科”级到1143型“基辅”级,再到1143.5-6型“库兹涅佐夫”。航母的设计配置始终把反潜作战作为主要使命——“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只是不断的强化了歼击机防空半径。 苏俄海军基于苏俄独特地缘的战略思想,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中国版“瓦良格”号——战略指导细节 中国的地缘特点决定了中国海军与苏俄海军奉行完全不同的海洋战略。中国的近海防御是不需要航空母舰的,其周边海域(直到“第一岛链”)其实完全 或基本处于中国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以内,也处于各类战术导弹的打击范围。所以中国大多数民众至今谈到航母总是念念不忘的“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甚至 是“台湾问题”,都根本不是中国航母计划的真实原因。把东海和南海问题关联到航母上来,这是民众缺乏地缘和军事常识的表现,也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更是 民族悲情感的体现——因为实现中没有解决东海和南海问题便唤呼航母,其实解决东海南海问题,没有航母照样解决,有了航母要解决也是用不上的(中国近海不适 合航母作战)。 图: 随着空中加油和大型预警机,海军防空舰及新型潜艇的服役,东海、南海及台湾都处于解放军岸基航空兵和各类战术导弹的打击半径及火力覆盖范围内。即使必须武 力解决上述问题,航母也不是可行的方案,因为中国近海(无论东海还是南海)都不适合航母战斗群的部署展开。在东海或南海使用航母作战,只会集中太多军事资 源(保护航母战斗群)。而这些资源其实分为多个编队在多个方向上使用,反而更有效果。 中国航母真实的战略使命源于日益增强的国力要求。任何一国的国力增强,必然伴随着海外资源的强烈需求和海外利益的扩张。保护海外投资和海上生命 线——最关键的便是从中国到非洲和从中国至南太平洋的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秩序构建,这些才是中国航母战斗群的真正使命。 图:2008 年末开始的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其真实意义并不为大多数国内民众所了解。这其实是中国21世纪远洋海军战略的开始,这是脱离了毛泽东时代狭獈的国家海防理 念,以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责任为基础的全新海洋战略。是21世纪中国国力增长后的必然结果。 这种新时期的中国海洋战略不同于美国海军的全球战略思想,在本质上其实是与以法国海军为代表的“蓝水海军”相似相近的,而中国航母作战条令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来自法国。 图:现在媒体露面较多的尹卓,即是中法海军交流期间派驻法国航母上驻训的中国海军军官。国内有些激愤的“爱国青年”曾对尹卓多有抨击,其实中国航母的作战理念和远洋海军战略思想的细化,正是由他们这批军官带回并逐步构建的。 这种“蓝水海军”的战术思想,体现在航母作战上—— 三、中国版“瓦良格”号——貌同实异的改装 基于“蓝水海军”战略的中国版“瓦良格”号,其改装和各系统配置,就必须较原苏俄设计作出根本性的调整。 ■ 舰体结构的改造 图:看仔细了,这可不是导弹核潜艇的发射井,而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前甲板上敞开的12具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井。 如此庞大的制海系统,用“变态”来形容都不为过之。这种射程达到500公里以上的反舰系统,才是苏俄海军(在必要时)针对美航母战斗群的“航母杀手锏”。 图:这就是“变态”的P-700“花岗岩”(SS-N-19)远程反舰导弹,俄海军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杀手锏”。 但这种“变态”系统是苏俄不可能对华出口(相当保密)的,也是解放军所不需要的。 ■ 舰载机的选择 图: “库兹涅佐夫”号上的Su-27K(后称Su-33)舰载机,当时“库”舰正与美海军“圣哈辛托”(USS SAN JACINTO,CG-56)号导弹巡洋舰一起进行例行联合军事训练。本图由美国海军3级助理摄影师Todd.Summerlin拍摄,时间是1996年 2月23日。 Su-33型舰载歼击机对于苏俄航母来说基本是可以“胜任”的。因为在苏俄海军的近岸边缘海联合战役思想中,Tu-22M超音速远程岸基轰炸机和核潜艇才是真正的打击力量,还有P-700“花岗岩”这样的远程导弹,舰载机只是延伸舰队的防空半径而以。 图:国产歼-15型歼击机虽然源自Su-33舰载歼击机,但实际采用了大量的歼-11B战机的改进经验和成果,对海对地攻击能力大大强化,早已不是原版的Su-33了。 由于Su-33歼击机的对地攻击能力有限,苏俄航母在对地攻击上使用的是Su-25攻击机来弥补缺陷。这也使得国内外不少评论猜测国产L-15型高级教练机会成为装备中国航母的舰载机。 图:L-15虽然被众多军迷喜欢,但近似FC-1的售价让其在许多领域都缺乏竞争优势。 当中国军迷的眼光还在L-15上时,就在近期,由俄罗斯网站上最先曝出了一款神秘的中国战机。 图:俄网站上的中国新型神秘战机“谍照”(左),及与传闻的隐身“飞豹”大改的对比。 如果笔者没有判断错的话,这款新型的神秘战机(或隐身“飞豹”)才是中国未来国产航母真正的舰载机型。 ■ 航母战斗群的空情保障 图:马岛战争中沉没的 “考文垂”号驱逐舰。5月25日下午,突破“海鹞”防空圈的阿根廷“宙斯”编队轰炸了考文垂号,3枚炸弹命中——远程空情保障对航母舰队来说悠关生死。 原本“瓦良格”号的雷达配置包括多台相控阵雷达和远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这些雷达采用不同的波段交替工作,不间断提供战斗群的500公里空情 保障。但在舰载远程雷达方面,这还是中国海军的技术瓶颈。同时中国航母还不具备美国航母战斗群模式的,依靠预警机实现远程警戒能力。 图:“库兹涅佐夫”号舰岛配置的多台中远程雷达(左)与中国版“瓦良格”号公开的舰岛雷达配置(右)对比。 在这样的配置下,要实现航母战斗群的远程雷达空情保障,就得依靠“数据链”系统,进行外层雷达警戒舰与内层警戒舰及航母之间空情“接力”传递,这便决定了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水面舰艇配置。 ■ 航母战斗群的舰艇配置 图:054A型远洋通用护卫舰对于中国航母战斗群是有重要意义的,它承担了配合052C型“中华神盾”舰,完善舰队防空火力圈和遂行反潜驱逐的重要任务。 (完) ■ 土立方~earththree
■ 土立方~earththree
由于我国特有的保密制度,国内外媒体对此都缺乏严谨的专业报道。海外除了专业情报机构外,大众媒体的分析评论其实只是来自于民间的猜测或是小报记者们的 主观臆想。而海外媒体上这种缺乏舰艇武器和海军战术专业基础的报道,再传至国内,又成为了国内媒体“引经据典”的来源,结果便会闹出许多“以讹传讹”的笑 话。
要真正的评判中国的新“瓦良格”号,就必须从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技术细节去深入分析。
苏联(俄罗斯)拥有地跨亚欧大陆的独特地理优势,所以苏俄海军根本无需像美国海军那样奔波于全球大洋。只要防御好苏俄近海,即 能有效的影响整个欧亚大陆,甚至是整个北半球。苏俄海军航母的设计使命也即是,能在岸基航空兵活动半径的边缘海区(鄂霍次克海和巴伦支海),支援己方潜艇 作战,突破美海军的海上封锁线。——所以前苏联给予的正式名称为“重型(反潜)航空巡洋舰”——这也是“近岸边缘海联合战役”战略思想的精髓。
而基于苏俄海军战略思想所设计的“瓦良格”舰,其内部结构设计、武器配置、舰载机选型及配套设施、作战条例,也显然是不合适中国海军的。
——这就决定了“瓦良格”的中国改装,从内部结构设计、装备配置,以及日后的作战使用,都必须重新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根本性的,甚至必须是脱胎换骨的。
包括中国在巴基斯坦谋求瓜达尔深水港使用,以及中巴公路、中巴铁路的规划(连接中国至瓜达尔港的陆上通道),这些都是为了配合此新时期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要求航母战斗群能在远离岸基支援体系下遂行作战行动;
·另一方面,其所针对的又并非是敌方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并非需要美国航母那样的海基战力,更非是进行“太平洋战争”那样的航母决斗;
·其所针对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海外利益及势力范围内的敌对武装,或是恐怖组织。这些敌对武装(或恐怖组织)并不会拥有强大的海军,但却可能拥有较高强度 的空防、空袭能力和强大的陆军。所以呈现的作战形式中,灵活有效的对地攻击必不可少,这又区别于苏俄航母只需单纯提供舰队防空的战术要求;
——近期法国针对利比亚(北非)的军事行动,就是这种“蓝水海军”战术思想最经典的体现。中国海军未来将面对的,最大的潜在危机区域也正是非洲可能的动荡局势。
继承于1143型“基 辅”级航母,“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同样配有强大的反舰和防空火力。最重要的便是飞行甲板前部的12枚P-700“花岗岩”(北约代号SS-N-19)远程 反舰导弹系统,这是“库兹涅佐夫”号真正的制海攻击武器(而并非和美航母一样是靠舰载攻击机)。
P-700反舰导弹,仅弹体长度就达10米,重约7吨(6980千克),射程可达550公里。P-700“花岗岩”的弹体尺寸相当于一架米格-15歼击机,发射井的高度相当于五层居民楼。
所以如何改造“瓦良格”号前甲板这12具P-700“花岗岩”系统所占用的空间,便是“瓦”舰中国改装中的头等大事。因为“花岗岩”系统的超级庞大,这12具发射井不仅是占用空间的问题,还涉及到了整个舰体的重心配平。
原“瓦良格”号配置的舰载机主要是Su-33(原称Su-27K)。Su-33实际只能算作传统防空歼击机,其作战使命其实和前任“基辅”级航母配置的Yak-38完全相同,本质区别仅是在于Su-33的作战半径和制空能力要远强于Yak-38而以。
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单纯的制空歼击机则是根本不能满足作战需求的。
对于中国“蓝水海军”战略而言,舰载机的对海,尤其是对地攻击能力的需求甚至会超过防空歼击机。因为中国航母并不是去谋求与美国航母的海上决斗,而是能有效威慑(或打击)敌对武装或恐怖组织。
在这点上,中国军方的方向基本是明确和正确的。即以多用途战斗机(国产歼-15),依靠一种机型来完成制空和制海及对地攻击等多重任务。这不仅可以减少远征作战中的后勤保障压力,更关键的是可以随时调整用于某一任务的兵力,战术价值不言而喻。
当年中国空军在引进Su-27SK型歼击机及生产技术后不久,就曾“紧急叫停”过国产Su-27型(歼-11)的仿制生产。原因就在于早期Su-27系 列歼击机都存在缺乏对地攻击能力的通病,离现代意义上的(多用途)战斗机有较大差距。随后国产歼-11B型战斗机的改进重点,便是大大增强对地攻击能力。 而引进Su-33技术的歼-15型战斗机,自然顺理成章的依靠此前积累的Su-27改进经验,强化了对海对地攻击能力。实际与原型Su-33歼击机,有着 本质上的区别。
其实L-15高教机的上舰机率并不大。
首先,虽然L-15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虽然俄上舰的Su-25也兼并飞行员恢复训练的任务,但两者是天差地别的。L-15是教练机出身(兼当攻击机),而Su-25则是“纯种”攻击机出身(兼当教练机);
其次,更要命的是,L-15的价格有点“夸张”。L-15的采购价格甚至逼近了FC-1型战斗机。放着多用途的歼-15不用(或是少用),而要相对高价的去采购L-15来当攻击机,这买卖就太不划算了。
虽然这张“谍照”只露出了一个前座舱的细节,但这和很早就传闻的隐身版“飞豹”改型计划是不谋而合的。
这不仅附合中国航母强调制海、对地打击能力,同时能兼顾舰队远程防空拦截的作战需求。也和法国航母依靠多用途“阵风”战机,美国航母依靠F-18E/F战机(现役)及F-35(未来),牺牲制空能力转而强调通用性的发展趋势和战术思想是异曲同工的。
现代航母战斗群需要作用距离可达500~800公里的远程雷达空情保障,舰载战斗机的防空执勤则部署在300~600公里处。
这一数据的依据是:舰载机防空圈要超过来袭敌机空舰武器投弹距离,可在敌机投弹前实施战斗机拦截;同时可对突破拦截圈的敌机也有追击的足够时间;也能让 战斗群的内层防空舰对敌机有足够时间进行预瞄预跟踪。同时此距离下来袭的敌机要对己方战机进行中程空空导弹伏击,则必须深入雷达警戒空域50~200公 里,己方战机可有数分钟的预警领先时间掌握主动权。
从现在中国版“瓦良格”舰已公开的照片看,中国“瓦良格”主要安装的是与052C型(170号、171号)驱逐舰相似的“中华神盾”相控阵雷达,以及与052B型(168号、169号)驱逐舰相同的俄制MR-710型“顶板”对空/对海雷达。
航母战斗群除了航母本身外,还需要多艘水面舰艇,潜艇(承任战斗群的警戒、防空、反潜等任务)以及补给舰只等辅助船只。根据不同的战略使命和不同战术任务,航母战斗群又会有不同的编成方案。
·前述空情保障的技术要求,决定了中国版“瓦良格”战斗群必须依靠数据链系统来完成内外层舰只的情报传递。现公开的资料看,中国版“瓦良格”安装的是俄制“灯泡”数据链系统,那么担负战斗群编成的警戒舰艇就必须与此系统兼容。
·而从作战战术角度看,航母战斗群必须要有绝对的防空和反潜能力。以海军现有防空驱逐舰、护卫舰看,
~052B型(168号、169号)驱逐舰装备的只是俄制9M38M2型“无风”中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无风”系统无论是考虑射程(48公里)还是考虑引进的成本及风险,都是不适合的。所以052B型实际是肯定可以排除在未来航母战斗群编成之外的。
~而052C型(170号、171号)驱逐舰虽然装备性能更为先进的国产“海红旗”-9型防空系统,但受限于发射装置较差的通用性,在近程节点防空能力方面却有较大的缺陷和隐患,必须还要有能承担近程节点防空能力的其它防空舰只来“补漏”。
~这个“补漏”的任务,其实就是054A型通用性护卫舰。
鉴于篇幅所限,对中国版“瓦良格”的分析评论暂就到此。实际上评析中国版“瓦良格”航母(及其战斗群),还有很多技术和战术的要点。比如舰载机起飞方式及未来发展,典型的战术运用,远洋持续战力评估,等等,这里暂不一一展开了。
但大众需要明确的是:
1、中国海军的远洋战略,绝不再是狭獈的盯着东海和南海的“小海军”思想。新的战略思想才决定了中国的航母计划,无论是中国版“瓦良格”还是日后的国产航母;也决定了中国航母战斗群真正的作战使命;更决定了中国航母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细节。
2、而贯彻此远洋海军战略改造出的“瓦良格”号,已是完全不同于苏俄海军“瓦良格”号的,貌同实异的中国航母之雏形。
3、花如此大力气,牵动无数工业部门、影响了全海军造舰计划及军兵种改革的中国版“瓦良格”号,更不会只是一艘“训练舰”(那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未来这艘中国版“瓦良格”号将呈现的是,完全区别于苏俄海军和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蓝水海军”模式。
写于 2011年7月5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