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缘儿
《扬》( Young )杂志 2011 年 7 、 8 月合刊“异域博客”专栏
老师是教授法学院仲裁(Dispute Resolution ,或者翻译成争端解决)课的,他在讲述各国的不同文化时,说起了这个他在中国亲历的故事。他做签证官时,每天都要处理不少F-1学生签证的申请。有一天,他问一个来签证的学生为什么要来美国读书,那个学生说:“我妈妈的腿在一次事故中受伤断了,后来留下残疾,一直不能痊愈。美国的医学很先进,我想到美国学医,学成回国后治好我妈妈的病,也造福千千万万的其他患者,让他们不再痛苦。”签证官非常感动,尽管那个学生的成绩一般,申请的学校也没什么实力,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发给了那个学生签证。那个学生欢天喜地地走了。第二天,来签证的学生十个有八个的妈妈都得了这病那病,他们到美国求学的目的都是给妈妈治病。想来那个学生一定是一走出大使馆的大门,就告诉了等待签证的人们自己是如何顺利取得签证的,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说中国人很喜欢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很乐于助人,愿意帮助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可是我却听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说句不怕挨砖的话,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不是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不诚实吗?虽说不能一棒子打死地说国人不把说谎当回事,可是不可否认,诚信在我们的社会风气中的确是越来越淡漠。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和一家从国内来美国不久的朋友一起去一个主题公园玩。公园门票价格不菲,3岁以下免票,3-11岁儿童票,超过12岁成人票。那是小女儿刚过完3岁生日的第二天,我自然而然地给她买了票。这时候,就听朋友指着她13岁的女儿说:“她11岁,买张儿童票。”我愣了一下,女孩小小的个子,说11岁也许不会有人怀疑,可是为占小便宜这样撒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倒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来美国时间长了,在这个以诚信为本的国家里早就潜移默化地入乡随俗。想想我刚来美国,走出校园参加工作时,不是也曾经拿着旧学生证混学生票吗?如今肯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不是觉悟提高了,而是已经养成了说真话的习惯,说假话会让自己混身不自在,有种犯罪感。
美国没有骗子吗?当然有,甚至有像金融巨骗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L. Madoff)那样的超级大骗子。美国没有人说谎吗?当然不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谎言。但是,总体来说,美国是一个建立在诚实基础上的社会,从信用卡到个人支票,如果没有诚实作为底线,美国的社会体制就不可能运转。举个例子,这里的轻轨地铁都是自动售票,乘客自觉地买票,从上车到下车,都没有人查票,却没有见过逃票的。然而,万一你逃票被抓到,惩罚就不是一般的严厉。一旦你突破了诚实的底线,便成为过街老鼠,在这个社会再无立身之地。信用(Credit)在这里必不可少,大到买房子,小到开通手机,都要查信用史。在美国如果信用坏了,不说寸步难行吧,也很难办事。
在一个诚信的社会里,人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也就没那么复杂。在美国长大的孩子都很单纯,单纯到了在国内人眼里有些幼稚的程度。我们邻居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夕回国探亲旅游,她在国内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总是笑她:“你是从外星来的吧?”言外之意,怎么地球人都知道的人情世故一点也不了解呢?混熟了之后,大家更是直言不讳:“美国人怎么都傻乎乎的,脑子缺根筋?像你这样还不得走到哪儿被人坑到哪儿?你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肯定还替人家数钱呢。”的确,这些表哥、表姐,甚至表弟、表妹都比她成熟得多,常常对她好一顿教导,听得她目瞪口呆。
美国孩子大都没什么城府与心机,通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会拐弯抹角。跟美国人打交道很简单,他说什么,你照字面上理解就是了。比如你送给美国孩子一样东西,他不需要或者不喜欢,绝不会口是心非,假做欢喜,而会直截了当地说:“No, thank you!(不要了,谢谢!)”你不必再劝他收下。再比如美国人请你吃饭,你千万不要为了客气说不饿,或者吃到半截就说饱了,否则他会信以为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热情地继续给你夹菜,那你也就只好自食“饿”果了。如此这般,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邻居的孩子会在国内亲戚眼里不食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如同外星异类了吧?
大儿子小时候的作业书,最后几页就是答案,可是他从来不偷看,答案是家长用来检查他的作业的,错就是错,错了重做,依然不会去看答案。小儿子学校有项作业是每日家庭阅读,要求每天在家至少读书30分钟,并且记录阅读时间。小儿子偶尔因故少读了10分钟,就老老实实地写下当日阅读20分钟,宁可留下没完成作业的记录,也不撒慌多写10分钟。音乐课作业也是这样,要求每天练习吹长号半小时,自己记录时间。第二学期的音乐成绩单下来,每项都优秀,只有日常练习一项是偶尔未完成。不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认为相对于成绩来说,诚实的品格更为重要。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去动假记录的脑筋。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想象不出他们会虚报“亩产万斤”。
朋友说,有一次她从购物中心出来到停车场,看见自己的车窗上贴了张条子:“对不起,我倒车的时候不小心蹭到了你的车尾,好象有轻微掉漆,请检查。我等了一下没有等到你,所以留下字条。如果有问题请与我联系。”后面是姓名和电话号码。朋友很感动。听到这件事,我并不奇怪,这是美国人的做事风格,诚实、负责。并不是说人人如此,没有例外,但这是社会风气。
在诚实的氛围里成长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容易成为一个诚实的人。有人说,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思维这么简单,如果到了中国那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肯定难以生存。对此我不敢否认,所幸这些孩子生活在单纯的社会环境里。国情不同,文化不同,我也不敢鼓励国内的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这样“头脑简单”的人。诚实,不仅是个人品格,也需要大环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