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化的神”与“非人格化的神”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所谓“人格化”,在学术文献中有3种解释:

 

1,指给物赋予人的特性。“所有者”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化”的概念,无论它是“自然人”还是“组织”。比如“心中的女神”、“三峡女神”等等。

 

2,指第一模仿生命机体;第二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比如童话故事等文艺作品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段,对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3,指把“神”设想为与人同形同性的东西。神是人观念的产物,人赋予神以音容笑貌,并构思神的本质。从这种解释来看,指明的就是“人格化的神”。比如,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资料及人类活动的场所,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献祭土地并膜拜她,称之为神。中国有的地方庙宇里供奉土地神的“人格化的雕像”,这就是一种“人格化的神”。

 

对于宗教里面的“神”,人们最普遍的认识,就是“人格化的神”。百科解释:神,是指一神教或多神教中的一种主体概念,是一种超自然创造者和宇宙监督者。

 

一神教(如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神,由于历史原因,也被翻译成上帝、天主或上主,而伊斯兰教中的神,则被翻译为真主。从一神教的教义出发,神有各种属性,最常见的能力包含全知(无穷的知识)、全能(无限的权力)与无所不在。与多神教的神祇不同,神更拥有简单、永恒、必要及唯一性。另外与神不同的是:神被视为是无形及非物质,也非偶像。这些属性尤其见于早期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教义。

 

多神教中的神的定义与一神教中的定义有很大不同,如于北欧神话、希腊信仰、罗马信仰、古巴比伦信仰、中国民间信仰、道教、神道教、印度教及玛雅信仰等。

 

不只在宗教界,也有许多哲学家(尤其在中世纪),例如迈蒙尼德、奥古斯丁(基督教圣父)、荷马等及一些近代科学家和哲学家如牛顿、爱恩斯坦、斯宾诺莎等,都认为神是存在的。不过,在同一时期,也有许多哲学家,否认神的存在。近代的不可知论者的代表人物伯特兰·罗素,则相信上帝是否存在是无法证明的。当然不同地方也因文化和宗教己有不同的神的观念。

 

所谓“非人格化的神”,是另一种传统宗教或者现代某些学派认为的一种精神上的“神”。她具有普通宗教里描述的“神韵”和“本质”,但又不具有“人格化”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传统宗教中的神,很多都是非人格化的而不同于中东或西方的神。中国的传统宗教,主要有两大崇拜的对象,一是天地、社稷、山川,二是祖先。前者中,就有很多“非人格化的神”,比如“老天爷”、“苍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到最高的神的形象,最重要的倾向就是日益强调“天”的神圣特性而不是“上帝”。结果,“神”的观念渐渐地非人格化、自然化了。中国传统中非人格化的“神”的观念,一方面使得宗教对于法律的约束效应几近于无,即“在我们祖先的意识形态中,根本没有像希腊人那样以为每一法律皆为神所拟定的观念。同时,我们的法律也不曾依赖巫术宗教的力量来维持。另一方面,世俗因素则因此成为了法律的主宰,决定着法律制度的世俗思想,其所追求的,不会是宗教理想在世俗社会的实现,而只能是纯粹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或者控制。

 

在现代某些学派中,“非人格化的神”,建立于当时当地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基础,而几乎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精神。这种思维模式,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人很难理解。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作用,“仁慈的,公正的,全能的,非人格化”的神,在理论上聚集了一切真善美,毫无迷信或神秘色彩,更无法律的约束效应。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的因素,在理解这一精神的时候,还是存在差异。而“人格化的神”在理解上虽然也存在这种差异,但因教会组织的统一思想,每一流派的“精神”还是一致的,即使不同宗教流派的“精神”不一致。

 

总之,在一神教中,“人格化的神”可能导致的就是统一的神、一人独大的神、绝对权威的神;在多神教中,“人格化的神”可能导致的就是分散的神、各自为政的神、和平共处的神。而“非人格化的神”,本身也可能是某种信仰中的“神”,但她通常是独立存在于某人或某些人心目中,而很可能不与众人共享,或者没有统一的宗教组织。因此,与具有权威性、威胁性、畏惧性、法律性的“人格化的神”相比,“非人格化的神”的权威性、威胁性、畏惧性、法律性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或保护,并且主要来自大自然本身,或者不被人类认识的未知。

 

以上仅为本人自己理解。欢迎探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