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GPS,早已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目前,美国的GPS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独此一家。其他国家也开发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伽利略系统外,其余系统都已投入运营。
卫星导航系统是名副其实的“烧钱”项目。以伽利略系统为例,运行时间被屡次推迟,其根本的原因便在于缺钱。该计划的初步设想是,项目2/3的资金由私人投资者提供,其余1/3由欧盟和欧洲空间局分担。但私人投资迟迟不到位,而项目预算则从最初的77亿欧元飙升到200多亿欧元。现在的计划是2019年全部完成。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资金依然没有着落的话,系统完成的时间还有可能继续推迟。
目前,美国已经将GPS投入民用领域,并向全世界免费开放。用户只需购买GPS接收机就可以免费享受该服务,甚至连外国军队都可以使用。为什么放着免费的不用,非要投入巨资搞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呢?
首要的便是军事安全因素。GPS系统研发的初衷是为美国的核打击力量提供全球定位和导航。从诞生之日起,GPS就与美国军方密不可分。美国也没有公开GPS的顶层算法和星座参数。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国防部负责向全球提供标准的GPS定位服务,同时要防止对GPS的“敌意”利用。美国拥有限制GPS信号强度和精度以及彻底关闭GPS服务的权力。其他国家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就极有可能会被掐断GPS信号。所以,自己研发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防止受制于人。
卫星导航市场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各国不得不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一般民用领域的定位导航是免费的,但精度都不太高。想要更高精度的定位就得花钱了。欧盟正在研发的伽利略系统就分为两个版本:基本版和精度较高的收费版。此外,导航设备相关的开发与生产也是一个利润很大的市场。
由于美国GPS在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其他国家要想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除了要投入巨资,还要想尽办法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政府就规定,在俄罗斯境内销售的导航设备必须兼容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否则将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包括诺基亚、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在俄罗斯销售的产品,已经使用了格洛纳斯系统。目前,俄罗斯国内已经有23%的飞机、87%的船只和80%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自己的导航系统。
当然,要打破垄断,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只能是一种选择。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卫星导航系统这个庞大的“战场”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这里的“战况”也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