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猜测:运七装备机载预警雷达后或部署在航母上

  外媒猜测:运七装备机载预警雷达后或部署在航母上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潜望镜2”网站2月16日报道,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ZDK-03预警机副总设计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曹晨在接受《兵器知识》杂志2012年1月刊采访时指出,首型国产舰载预警机可能将在运-7基础上研制而成,从而成为第一位通过公开媒体证实相关传言的中国官方人士。

  俄媒称,在中国去年向巴基斯坦出口的3架ZDK-03预警机图片网上流传之后,该机副总设计师、中电科研究员曹晨接受了《兵器知识》杂志的采访,谈论自己对中国和世界,包括俄罗斯预警机发展趋势的看法,强调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关键元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个别技术方案已实现突破。可以说,他还是第一位在公开媒体上证实中国首型舰载预警机可能使用运-7平台的官方人士。但是他同时坦承,把运-7改装成舰载预警机,登上航母,确实面临许多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谈到中国预警机机载雷达技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时,曹晨表示,目前机载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使用有源相控阵,在此领域中国工业已经实现了从机械扫描到有源相控阵的跨越,完成了技术上的突破。中国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型有源相控阵三坐标远程预警雷达,能确保雷达波束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同时进行电子扫描,进而带动了战斗机火控雷达装备采用有源相控阵。中国设计师指出,以色列和瑞典是较早将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形成装备的国家,美国则是最早装备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的国家,装备在F-22上。欧洲目前也在装备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如英国的“狂风”。机载雷达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数字化,中国机载预警雷达的数字化水平已经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俄媒称,在谈到中国机载雷达元器件,如发射机放大管、微处理器芯片、程序软件等的国产化水平时,曹晨指出,中国机载雷达的所有关键元器件都已实现了国产化。雷达高速数据处理所要求的处理器芯片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在计算机方面,虽然采用商用现货是一个趋势,机载数据处理系统无需采用专门研制的军用计算机,可以在市场上直接采购,但是这无疑将会对中国武器装备的信息安全造成隐患。因此,中国近年来坚持推进计算机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中国已经以国产载机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出了“空警2000”、“空警200”、ZDK-03预警机。可以说,通过载机平台和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中国已经逐步掌握了预警机发展的主动权。

  俄媒称,中国设计师在谈到预警机研制时的电磁兼容问题时强调,“空警2000”装备部队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攻克了这个难题。随后在解决“空警200”和ZDK03预警机上的电磁兼容问题时就不再有技术难题。他还披露,从技术手段来说,主要有频率隔离、空间隔离、极化隔离和时间隔离4种主要解决办法。至于预警机雷达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问题时,特别是在巴基斯坦或中东国家炎热的环境下,曹晨指出,雷达耗电量较大,机载预警雷达峰值功率可达数百千瓦。对于无源相控阵预警雷达来说,热量散发主要通过机舱内的集中式发射机和顶罩内的移相器两个部分。前者发热量太大,一般采用液体冷却方法。后者可以采用强迫风冷。对于有源相控阵的预警雷达来说,舱内基本上没有发热大户。至于在顶罩内组成相控阵的成百上千个收发组件,如果功率较大,可以用液冷,例如“空警2000”。如果功率不大,可以用风冷,例如“空警200”。

  俄媒称,在谈到备受关注的国产航母舰载预警机的研发问题时,曹晨表示,美国E-2预警机最大起飞重量26吨,最早是搭载8万吨级航母。中国现在的航母平台约为6万吨级。相比较而言,最大起飞重量5.3吨、载重1.7吨的运-12显得太小,而最大起飞重量21吨、载重4.7吨的运-7虽然比较接近E-2,但是运-7的最大起飞重量比E-2的载机C-2A要轻不少,长度和翼展却要大不少,因此运-7在航母上的使用较为困难。而且C-2是专门为预警机上舰而研制的,在与母舰的适配性上做了很多特殊的设计,例如机翼可折叠、雷达罩支腿高度可升降等等。如果要想把运-7变成这样一种舰载预警机,除了必须加装其他特殊设备外,恐怕还要做与C-2相同的改动,由此带来的工作量可能不亚于研制一种新型舰载机预警机。但是在目前没有更好平台的条件下,他个人认为,运-7可能还是最为重要的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