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胸透检查?
胸透全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果X线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很小。近十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射量已经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胸透,是动态X片(fluoroscopy),普通X片(plain radiograph),是静态的。胸透的放射线量在X线检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就相当于拍10次X光照片检查。但胸透检查一般也在数十秒,所以对人体的危害十分有限。成年人做一次胸透几乎没有明显危害。
儿童应慎做胸透
随着X光仪器不断改进,其放射剂量越来越小,加上胸透检查一般也在十几秒以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微小,基本可忽略。
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如体检)项目。儿童应尽量使用拍片检查。
尽量用拍片检查代替胸透
胸透时所采用的电压、电流都大大弱于拍片,由于强度弱,射线不能像拍片时那样迅速穿透人体,因而经过人体的时间相对更长,被人体吸收的剂量也更多。而且,胸透的清晰度、准确性也不如拍片的效果好。但胸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一次一般6至10元)、可立即得出结论的特点。
哪些疾病检查要做胸透,如何防护
胸透主要用于检查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的大小、肋骨、胸膜、胸壁纵隔、支气管。为减少X线的损害,患者做胸透检查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做多次重复检查,特别是在胸透时不要一味地要求医生看久一点、看仔细一些。
X射线检查(如胸部透视拍片、胃肠钡剂造影拍片等)是医生检查、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患者是免不了要接受X射线检查的。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有较强的穿透人体组织的能力,能清晰地看清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活动状态。同时还可使人体体液和组织细胞产生一些物理与生物化学的变化,因此,X射线能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
X射线对人体的有害效应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随机效应,主要指致癌效应(含白血病)及遗传效应(即由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影响到受照者的后代)。随机效应发生的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受照的剂量相关,但不会存在剂量的阈值,也就是说,并非一个人受照的剂量达到某个值,就一定会发生这种有害效应。而是受照的累积剂量越高,发生的几率就越大。
另一类称为非随机效应,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包括放射性皮肤损伤、白内障、生育障碍等。
常规X射线检查,可引起随机效应的发生,但几率非常小,而非随机效应是可避免的,一般不会发生。
第一原则:该照的才照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对射线有害效应的深入认识和科学的发展,辐射防护的工作也日趋完善,目前X射线检查是在照射条件最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给患者带来的利益完全超过了其不可避免的辐射危害。像一次胸透检查不可能导致明显的非随机效应,即导致皮肤损伤、白内障、生育障碍等;就随机效应(致癌、致基因突变)来说,一次胸透的总危险度也不过百万分之几。
此外,评价医疗照射是否安全,不能单纯以患者受照剂量的大小为依据,而要对照给患者带来的医疗利益与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全面权衡。如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局部接受累积达数千戈瑞(剂量的单位)的照射,也认为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因为它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反,如果没有必要,即使给患者局部进行几个戈瑞的照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它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利益,只会因为照射而产生某种可能的危害。这是目前辐射防护的第一原则。
儿童孕妇:重点保护对象
放射线可使卵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或基因突变,继而引起早期流产,或者胎儿出生后出现智力低下、唇裂(即兔唇)、肢体缺损等先天性的致死、致畸、致癌、发育迟缓和遗传方面的疾患。因而对妇女,特别是怀孕初期的妇女,放射线的防护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X射线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在妊娠第2至12周之内,而在妊娠12周后接受X射线检查,几乎不会造成胎儿畸形,而在28周以后接受X射线检查则无影响。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凡育龄妇女接受X射线检查的,应在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的10天内进行,称为“十日律”。所以,婚后欲孕妇女如须做X射线检查,除病情急需外,一般宜在月经期10天内进行较为安全,否则,应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对于孕妇来说,在妊娠第12周内应避免做X射线检查,尽可能采用其他检查方法来替代。若在妊娠期进行X线射检查,其X射线剂量应尽可能小,检查时间和照射范围应尽量减到最低限度。孕妇应主动向医生说明。
目前有些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在组织学生进行体检时,检查项目往往有“胸透”一项,这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因为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中的第三章《受检者的防护》第十三条规定:对婴、幼、儿童、青少年(未满17周岁)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这条规定是从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必要的照射出发的。
对于孕妇、儿童等这些特定人群,确实应尽量避免X射线检查,但为诊断疾病的需要,也不必因噎废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