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的逻辑真让我大吃一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辅导女孩子学习,我感觉比较吃力,女儿经常有抵触情绪,为此,老公自告奋勇地承担起辅导女儿功课的重任。

   最近,偶然看见了小女的数学考试题,在试卷顶部用红笔显示出B分成绩。我迅速把整个数学考题都看了一遍,认为小女完全可以得A分的成绩,为什么会是现在的结果?

  带着疑问,我跟小女进行了以下的对话:

  “妮妮,这次数学考试,你完全可以拿A的,为什么才得了B?”我非常好奇并小心地询问,小女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她低着头说:“我不愿意拿A!”

  什么?还有不愿意拿A的孩子,太奇怪了?!我在心里想。

  “妮妮,能不能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不想拿A?”

  “我不愿意因为A的成绩而失去朋友们(其实是同学)的友谊。”女儿小声回答道。

  这是什么逻辑,真的让我大吃一惊!

  我接着问:“那你们班里考试有没有得A的孩子?”

  女儿说:“有,但很少。”

  “有多少呢?”

  “只有几个人。”

  “这几个人在班里都没有朋友吗?”

  “他们的朋友很少,我不愿意像他们一样被孤立。”

  哦,我明白了,女儿学校里的风气跟中国学校里的风气不一样。

  想当年的中国,谁要是在学校成绩好,那可是一件非常光荣、非常自豪的事,不但老师喜欢,同学们都还很羡慕呢。我老公就经常在孩子们面前吹嘘,自己中学时的成绩如何如何好,是老师的得意门生。

  没想到,在文明的西方国家,学校里的风气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学习好的孩子遭遇孤立。为了不处于被孤立的地位,小女情愿放弃A。对此,我真的耿耿于怀。

  后来跟其他中国朋友们说起,他们都深有同感,因为他们的孩子都不愿意在学校冒尖,怕被嘲笑、怕被孤立。

  一位女友特意跟我讲了她女儿在学校里的遭遇:

  她女儿以全优的学习成绩从小学毕业,进入一个她最想去的女子中学。

  刚开始的两年,她女儿就在数学、英语、生物等好几门课程里显示出了实力。每次考试她都拿A,有的甚至是A加

  没多久,她的同学们就开始嘲笑她,用语言打击她,还孤立排斥她。为了随波逐流,她女儿放松了学习,结果成绩单上出现了B,为此,朋友俩口子很严肃地批评了女儿一顿。

  顺便介绍一下,该女友是数学本科、经济学硕士,她老公是工科博士。他们俩口子还是套用中国试的教育方法要求孩子,希望女儿功课门门优秀,争取以后上个好的大学,找个好工作。

  于是,她女儿听从父母的教诲,重新鼓足学习干劲,在家接受妈妈的数学辅导,变成班级里乃至学校里的数学尖子,还经常参加数学竞赛。

  没想到她女儿越学越勇。在课堂上,跟数学老师叫板,说老师的验算方法不对,推理思路跟自己从妈妈那里学的不一样。她还很勇敢地站在黑板前面为同学们做示范题,讲解题思路。

  本来孩子争强好胜的举动应该被提倡,可结果是,她遭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群体刁难,多次被老师讽刺打击,被同学们嘲笑捉弄,经常在学校哭涕涕。没办法,她女儿只有含泪离开,转去另外一个学校。

  这是我家小女最不愿意经历的事,所以她能得B,决不争取A。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不愿意做将会被孤立的人。

  唉,我家小女的逻辑真让我吃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