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有打算在后院盖此小房的,房子后院原来有一个8x10尺的铁皮房,但是已经破败不堪了,房顶已经坍塌。最开始的打算是把房顶修好,保持四周和基底不变,然后就凑合着用了,实际上是个棚子。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态,因为当时我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上都没有准备好盖一个完整的小房。
第一步是用木方搭起一个框架,之前参考了盖房子framing方面的资料。四个角是3根2X4,门框是两根,顶上再压两根(叫top plate),其它的地方按标准应该是每隔16寸加一根柱子。实际施工时我没有按标准,只是在中间一根柱子,然后两侧各一根,应该够力了,毕竟不是房子啊。
如果要是个平顶的房子,接下来就简单了,在顶上钉上木梁,再装上木板就可以了。但这样也太难看了,我最然不追求完美,但也不能说不过去。那就斜顶吧,但怎么斜呢?只能又去HomeDepot和图书馆看书了。首先要设计出椽子(rafter),也可以叫梁,如下图所示。椽子上要切一个豁口(bird mouth),这样可以使得椽子稳定地坐在顶部的木方上。这个豁口的角度在书上有一个特别复杂的公式计算,我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其实椽子两侧的斜角,以及这个豁口的角度,都是和房顶的倾斜角度一致的,只是角度的方向不一样罢了。椽子的长度和房子的宽度有关,但要考虑到倾斜角,很简单的三角函数,豁口和椽子端点的距离就是房子屋檐的宽度。
用这样的两个椽子在两侧对接,然后用钉子斜钉在顶部的木方上,在用一个横梁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房顶框架。之后就重复这样的框架,每隔16寸一个(真想用电脑里的复制/粘帖功能)。
小房横向的屋檐是通过延长椽子来实现的,而两头的屋檐则只能通过临近两头的框架悬挂支撑来实现,因为在房子的结构上已经得不到支撑了。
接下来就是封顶了,用了4块4X8的plywood。
下面需要做的就是铺沥青的瓦(asphalt shingle)了,在此之前还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铺一层油毡,材料也是沥青。铺瓦的顺序是从底到顶,第一行需要把每片的三个分叶裁掉,然后用顶边和房子的下沿对齐。每片瓦上都有一条沥青线,钉钉子时一定要把钉子订在此线的上面。因为这条沥青线在太阳暴晒后会融化,并把上下两层瓦片粘在一起,如果钉子钉在此线上面就可以保证钉子被封在里面,而不会生锈。
第一行完成后,以后只要逐行铺设即可,但要保证接缝要错开。我买的是分了三个叶片的沥青瓦,之所以买这种是因为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详细的教程。铺到脊时,要把瓦沿叶片接缝切开,然后横过来骑着脊钉上,这样可以把两侧的瓦都盖上。铺到最后一块时就不能再钉钉子了,但可以用沥青粘上。
下图是瓦铺好后的效果,天儿也凉了,雨也开始下了,工程也算告一段落了。基本上不挡风但遮雨目的是达到了,四周的围墙还是用的原来小房留下的。至此总共的费用是300出头,大部分是花在买瓦上了,还算是在预算之内。
但当时有一个问题被我忽略了,这个问题严重到差点让我之前做的工作全部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