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二)

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二)

我在《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里说了一些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的理由,简单的说所谓“甲午战争”是由5个小时的一场海战奠定基础和攻陷几个毫无战斗力的防守的城市而告结束的,而这奠基性的至关重要的5个小时的一场海战却几乎是全部来自一个军火商(英国)的舰船之间的战斗。

虽然有德国的船还有日本山寨英国的船,但是大家不要被德国和日本在二次大战的情况以为所谓“甲午战争”时期他们有多少实力和工业,因为那是1894年,距离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20年,距离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45年。

那么,认识到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有什么用呢?

我的这个帖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希望你读了这个帖子能有个感觉,因为事物的分类对于认识事物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根本的,比如说物质的分类,还有动物和植物的分类,等等等等。

因为,如果是战争的话,比如说抗日战争等等,虽然“战争”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但是,我以为“战争”的概念应该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一场战争的结果就不是几个情报可以改变的,然而所谓“甲午战争”就可以由几个情报决定,特别是“甲午海战”部分。

所谓“甲午战争”的“甲午海战”是可以由几个情报决定,而日本海军对于北洋水师是知己知彼的

具体到所谓的“甲午战争”及其最重要的海战部分“甲午海战”,由于“甲午海战“几乎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开着英国军舰的战斗,尤其是中日两国的海军都是英国顾问指导和训练的,因此,英国的态度就是决定性的了,因为英国完全了解中日双方的海军情况,所以英国可以使中日任何一方做到知己知彼。

我以为当时的日本海军对于北洋水师是知己知彼的。大家自己判断吧。

下面我简单说说所谓的“甲午战争”的背景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的1842年8月,满清战败,割地赔款;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从1856年到1860年,满清战败,割地赔款;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满清战败,又是割地赔款。

据维基百科:“1891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甲午战争”失败的问题和原因在鸦片战争前就有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一共54年左右,不仅满清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失败的问题都依然存在而且还可能更严重,期间又有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的战败,所以,满清时的中国,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就是满清的一拳没打开,百拳就必然来了,比如说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就是对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如法炮制,以后的“甲午战争”虽然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原因,但是那些问题和原因在鸦片战争前就有了。

所以,我以为如果人们一定要找“甲午战争”满清失败的原因的话,那也得从找“鸦片战争”满清失败的原因开始。

大家可以对比国军抗日自始至终的所有战斗、战役和会战,国军的战略战术基本没有变化,因此,虽然抗日后期国军的失利有一些具体问题和原因,但是这些问题和原因在抗日初期就有了,所以,找抗日后期国军的失利的原因就必须找抗日初期国军的失利的原因。

那么,所谓的“甲午战争”就没有值得一提的特点了吗?

当然有,“甲午战争”有非常值得一提的特点,那就是:认贼(英)作父!

“甲午战争”的特点是满清认敌(英)为友

满清在海防上基本是依赖英国的,虽然北洋水师有差不多一半的德国船,但是我前面提到了,那时的德国工业当然也包括军火工业是不可以跟英国相提并论的,所以不要以为那时的德国军舰在军舰中的地位跟奔驰宝马在汽车中的地位差不多,因为当年英国是第一号超级大国,法国第二,德国最多排第三,比利时当年都不差,波兰机枪也挺牛逼的,当然还有美国。

认敌为友,焉能不败?

因此,与其说所谓的“甲午战争”满清是败于日本,不如说“甲午战争”满清败于英国更准确。

所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后来的八国联军,等等等等,它们的性质都不是战争,而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系列战役,因为它们都是阶段性的,都是以签订各种割地赔款条约而结束的战役,所以,从战略战术上看,英法日和后来的八国联军的八国的做法还是属于有理(强权之理)、有利(不需解释)和有节(签订不平等条约,没有赶尽杀绝),至于原因可能是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知己知彼的,他们知道吃不下全中国。

这里,从日本人的对满清的要求也可以间接证明所谓的“甲午战争”是英国人指挥日本人打的,因为日本人知道不是他们打败了满清,或者说没有英国人的帮助日本人是得不到甲午战役的胜利的。

后来,随着日本的发展和国军的退让,日本人的野心就失去控制了,这个帝国主义侵华的战略战术上的战役性情况直到第二次大战的日本侵华而彻底改变了,日本要全面侵华,日本要占领全中国,日本要打败中国,日本要征服中国,日本要中国投降,因此,中国人民觉醒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

毛主席的原话好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人。”

但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和几个情报还是可以决定战斗或战役的胜负的,这也就是在战役性的事件上,如鸦片战役和甲午战役上英国和日本是有优势的,甚至是知己知彼的和有必胜的把握的。

所以,记得毛主席也说过“要打就大打,打世界大战”的话,因为小打,也就是如果只是打战斗性或战役性的事件,那么,一两件新式武器的优势和几个情报或战术上的选择(比如说突然袭击)就完全可以是决定胜负的了。

到第二次大战帝国主义侵华的战略战术上的战役性改变成了战争,那么战争的胜负就不是一两件先进的武器所能决定的了。

这一点可以从毛主席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略见一斑: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到建国(1919—1949),解释一下就是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人不再认敌为友了,中国人结束了满清“甲午战争”时认敌(英)为友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人不再认为一些欧美国家是朋友甚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友了;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到建国(1840—1949),解释一下就是从英国打中国的“第一拳”性质的鸦片战役开始,以后是“百拳来”性质的趁火打劫,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人争取独立自主的一场反帝反侵略战争,而鸦片战役后的等等等等都是这场反帝反侵略战争的一些战斗或战役而已。

写到了这里,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第二句:“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所以,认识到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日本虽然是我们在甲午战役中的敌人,但是日本背后还有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英国。

今天,在南海和钓鱼岛都是一样,我们必须看到日本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日本背后还有我们的“真正的敌人”美国,而且还必须“要打就大打”,至少要摆出大打的姿态。

最后总结一下,认识到了日本背后还有我们的“真正的敌人”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学习日本是不可能战胜日本背后的我们的“真正的敌人”的。

最最明显的事实就是,日本不仅没有能够战胜西方,而且也不可能战胜西方,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脱亚入欧”,“脱亚入欧”怎么可能战胜西方呢?

当然了,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的个人,你愿意怎么向日本人学习都是你的自由。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路线和方向,日本是没有任何值得中国学习的。

如果一定要找日本的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的话,那也是不要学日本认贼作父,不要学日本“脱亚入欧”。

再说了,日本可以搞“脱亚入欧”,成为西方在亚洲的代理人或马前卒,中国怎么搞“脱亚入欧”呢?

中国不可能成为西方在亚洲的代理人或马前卒,中国搞“脱亚入欧”就等于中国文明的消失。

微软的explore和文学城的编辑好像乱套了,为了不丢我刚刚写的这些,我就这样贴上去了,大家先凑合着看吧,容我慢慢编辑编辑。

×××××××××××××××××××××××××××××××××××××××××××

-bmw330i- 网友对我的《甲午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的回复很好,抄在这里:“其他的论点不说,时间短就不能称作战争?那第三次中东战争算神马?

战争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和战争持续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就像我提到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作“六日战争”他对现代战争模式的深远影响不是其他很多旷日持久的战争所能比拟的。

1588年只持续了一个夜晚的海战埋葬的不只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更埋葬了大航海时代以来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统治全球航道的霸主时代 ,迎来了“日不落”帝国时代 ,

英西的这场英吉利海峡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海战 。

而甲午海战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这种意义是不可取代的,而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第一次成功的吞并了琉球(冲绳)、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台湾 ,直到今天的钓鱼岛问题都是1894年的后遗症....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在华利益扩张严重威胁俄罗斯的在华利益,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日露战争”,而俄罗斯的惨败直接导至俄国国内革命为后来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建立打下伏笔 ,也为后来二战后期俄国回绝日本求和保留“伪满”的请求发兵全灭关东军挥师朝鲜,美国慌忙制定3.8线而引发的南北朝鲜分立和后来的“朝鲜战争”埋下引线....

具有如此深远意义的战争在作者眼里竟然还不能算一场战争 ?!?

50年前的今天中印之战又用了多久 ? 50年前的这个月差一点发生的那场有可能毁灭人类的战争如果真的打起来也许只需要几小时我们就完了,那时候我们也就不会再有机会去评论这算不算是一场战争了......”

我的回答:“明白!也同意你的所有观点!

人类的语言和概念有限,叫或不叫战争也不是什么奖牌或奖品,我这里说这些事件不是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从它们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这个角度看的。

我是从胜负,或者说完全从军事角度看这些事件的,因此我选择把一两件新式武器的优势和几个情报或战术上的选择(比如说突然袭击)就完全可以是决定胜负了的一个或几个军事事件叫“战役”,不说它们是“战争”,虽然他们的意义和影响可以非常的大。

我这样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我理解中国近代史,具体说就是从鸦片战争到49年中国建国,理解侵略者的优劣势和被侵略者中国的优劣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