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丽雅分享 声图文并茂说音乐剧大片《悲惨世界》

  标题上本来用的是“悲催”二字,是我给出的中译,原名:Les Misérables,法文读音:擂迷贼哈不了。我的中译虽最贴切原文,但丽雅认为广大网友可能反应不过来,建议还是采用大家熟悉的《悲惨世界》,她说这么好的音乐剧,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Prologue

  没读过很正常,没听说过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的,在七零后及之前的大学生们当中,即便囊括极个别愚昧乏味人文脑残的理工文科生在内呢,想必也是屈指可数的比例。同名音乐剧问世32载,在四十几国家的舞台上连演27年不衰,全球人口平均每百人中有一人走进剧场观看过。如今被拍上银幕,于本月25日圣诞节全球正式公映,本哥提前三天在Kawasaki小意大利的Cinecittà先睹为快了。

  电影的开场改编了原著的土伦采石场,换以视觉冲击效果更好的运河作为音乐剧的序幕,镜头切换节奏极快,每秒钟至少坚决切换三个镜头。
  待搬运木头的苦役们合唱过Prologue之后,我就觉得声乐音效部分没那么好听,有点儿单薄发干,与以往被拍成影片的音乐剧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Evita(艾薇塔)》等在录音棚后期配音兼声轨音频调整加工的效果不一样。查看影院印发的小册子,才知这部电影绝大部分用的是现场实况配音,演员一边演唱,一边被藏在衣服里的微型麦克现场录入,声效虽欠理想,却感情充沛、声情同步逼真,显得真实,让观众忘了是在表演。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要人物就是三男三女,三男角是冉阿让、警长沙威、学运领袖马里于斯,三女角是女工芳汀、她私生女珂赛特、赖皮小市民家的女儿艾潘妮。剧本浓缩合并了原著中的很多场景,在银幕化了的这部新片中,还突破了以往音乐剧影片或歌剧影片中的舞台痕迹,采用很多生活语气对白、大批量大场面外景和电脑CG制作。


芳汀:我有过一个梦

  上述演员中,除了男一号冉阿让和配角德纳迪埃出乎我之读过小说先入为主的脸谱想象外,其他几位的脸谱和气质,尤其芳汀,简直和脑海中的想象雷同。回来一查,原来芳汀扮演者她妈退休前也是悲惨世界舞台音乐剧组里演芳汀的。另外没想到的是警长沙威扮演者罗素•克劳的歌剧功底。至于男一号冉阿让,倒是出乎意料的帅,和雨果基于19世纪初历史真实刻画的那个法国农民不同,比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拍出的所有N部故事片《悲惨世界》中的男主角还帅。


警长沙威

  还有一对儿配角值得一提,就是德纳迪埃两口子,爱贪小便宜的巴黎泼皮小市民,是贯穿全剧的两个重要的喜剧配角。
  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过了十来年,为饥不果腹的家姐一家偷面包被判苦役十九年后的冉阿让获假释,出狱找不到工作,在教堂借宿偷银器溜走被警察抓回,但被以德报怨的主教感化,下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八年后,他在法国北部加莱海峡一带奋斗成为珠宝企业家,在蒙特勒伊设厂投资建医院办学校什么的,被政府任命为该市市长。
  剧本改编的女工芳汀在冉阿让的工厂里因被曝料有私生女遭辞退,为给收费寄养她女儿小珂赛特的德纳迪埃家里按月交钱,不得不卖头发卖牙齿卖身,最终患上那个时代的妓女职业病肺痨。丽雅看过《悲惨世界》音乐剧旧版录像,认为它是所有音乐剧里最悲情的一部,很喜欢里面那首I Dreamed a Dream──我有过一个梦,那是芳汀被送到教会医院在病床上一边思念三年未见过的女儿一边等死时的咏叹。

  直到闭上眼睛,芳汀也不知道她女儿珂赛特自打5岁起被付费寄托在德纳迪埃家里以来这三年,一直被那两口子当童工使唤,还受尽德纳迪埃自家闺女艾潘妮的挤兑。

  第一次聆听到这部音乐剧的音乐,是在上世纪末安大略省城一个寒冷的冬天,决定回流前,去城东一个叫Warden的地铁站外停车场对面一家很大的音像商店,花一百多刀买了音乐剧《悲惨世界》自1985年由法文改成英文在全球公演第十周年时的纪念音乐会专场原声带,天天坐在孤寂的房子里听。整整一个半世纪前雨果小说《悲惨》出版前,曾拟名为《苦难》。我们都能从下面的音乐中听出芳汀的苦难、芳汀的悲催、芳汀的向往和芳汀的死:

芳汀之死(Fantine's Death)


冉阿让和小珂赛特

  我是在校园时代用同班同学三张借书卡从图书馆同时借出《悲惨世界》上中下三册精读的,且精读过两遍,所以对这部鸿篇巨著的时代背景大小情节较为了解,以致于后来欲罢不能地读遍了雨果的几乎全部的小说。记忆深刻的是,当躺在床头读到8岁小珂赛特在德纳迪埃家里享受不到一丝快乐的童年,被当成童工天天去河边打水,河水结冰的冬夜,就得去闹鬼的小树林里去蒯池水,望着黑夜听着犬吠害怕的直打哆嗦那几页描写时,心情恻隐,郁闷难眠,脑海中反复催生镜头式的想象。傅雷翻译法国文学时向来走笔拘谨,缓笔而行,一天的翻译量不超一千个汉字,在傅雷家书中说译得快了就会影响深度,然而即便如此拘谨的中译,仍将原文感人的描写情怀折射得剔透,可见雨果能怎样把浪漫渗入纪实,把纪实铺垫出浪漫,实不愧为浪漫主义文豪大家。

  冉阿让在芳汀弥留之际答应领养珂赛特,又被调到该市的警长沙威渐渐认出他就是8年前不按规矩每月一次向警局报到的失踪的假释犯。冉阿让心惊肉跳地带珂赛特连夜南下逃往首都巴黎,隐居在距离浮日广场不太远的一处花园豪宅内。

  ......
  多年后,跨入十九世纪30年代,不知不觉,珂赛特已被冉阿让养大成了白富美青春大姑娘。
法国大革命都过去快40年了,就连拿破仑百日王朝称帝梦碎也都过去半代人了的这年代,法国王朝那帮太子党还在继续恋权,要搞终身一党制,遭到共和党人反对,该党领袖拉马克将军的去世便成了点燃学运的导火索。

  学生们在阁楼里开会议论,认为泥马政府还在搞专制搞七月王朝,说这国家只能由它那个保皇党派领导,不能换别的党派坐庄,谁主张换就让警长沙威找喝茶,惹急了送土伦采石场做苦役。学运领袖之一帅哥马里于斯发言说这泥马也忒没劲了吧,跟几百年来波旁王朝那种“朕即国家 -- l'Etat c'est Moi)”的独裁习性又有泥马本质区别呢。


马里于斯和珂赛特

  马里于斯被也来参加学运的德纳迪埃家的屌丝闺女艾潘妮倾心逆追,却和珂赛特在花前月下一见钟情。艾潘妮一旁看着他俩卿卿我我,面对打小曾被自己鄙视过的寄养女而今却成了资产阶级布尔乔亚大小姐的珂赛特,痛苦地咏叹,别提有多羡慕嫉妒恨。我觉得艾潘妮这个在偷鸡摸狗贫民区长大的角色在新版影片中被女演员演绎得演技最到位。

艾潘妮

马里于斯、珂赛特、艾潘妮的三重唱:内心充满爱

  从学生时代读完雨果小说那一刻起,我对巴黎的街巷,对拉丁区产生了有朝一日去寻址的星愿,没想到很快地于十多年后兑现了。上篇完。

下篇:悲惨世界阿芳牵走阿让 你可听到他们的歌声?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Dear meg,好推荐,我会留意这个系列的。

谢谢分享。我要出门了,Hug!~~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丽雅的评论: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确实唤起了人们对当时已破旧不堪的巴黎圣母院修复的热情。

巴黎是哥特式建筑的摇篮。欧洲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建于巴黎的北部叫 Cathedral of St Denis。

丽雅,如果你对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感兴趣的话,有一套由 Rolf Toman 编辑,Ullmann—Konemann 出版的系列书非常不错。我曾向很多朋友推荐过这一系列,反响很好。你有兴趣的话也试试看?它们的价格和书的质量相比是极不相称的(性价比极高)。

Gothic: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Neoclassicism & Romanticism: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Drawing

Baroque: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meg,十九世纪一位年轻建筑师Eugène Viollet-le-Duc狂热地爱上了《巴黎圣母院》这本书,他花了23年的时间,主持这座教堂的修复工作,并得到民众的赞助。大教堂的修复,得归功于雨果这本书的影响。这些建筑与修复历史,我想你会清楚的。~~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古埙,我也喜欢巧克力啊,你看骚客兄以meg爱苗条为名,其实他和我一向,都想分到一份滴。:)

meg,我的小点心跟古埙的巧克力,可要把你喂得饱饱得了,一直到2013年都不会饿了。~~~

是的,Graham Robb 写了《巴尔扎克传》和《维克多·雨果传》。雨果的爱情婚姻颇为传奇,他爱上了青梅竹马的阿黛尔,但他母亲反对,他俩偷偷订婚,等母亲去世后才结婚,后来一共生了五个孩子。

有趣的是,雨果知道《悲惨世界》会成为自己的legacy,早早就把小说的出版权拍卖到最高价。小说出版时,雨果正好出国,他打电报问它的出版商,只用了一个符号:“?”,出版商也用了一个符号回他“!”,创最短电报的记录。~~
hdz131 发表评论于
谢谢老哥XD的博文的分享!

欣赏了这一版《悲惨世界》,难得一个好电影,Bravo!!!!

想加两点:

看之前,我很是怀疑HUGE JACKMAN这个英俊潇洒的人会演好冉阿让。错了!他颠覆我的看法,他诠释的维克多•雨果的冉阿让比前几版的最情感丰富一个。HUGE 值得一个OSCAR

Eddie Redmayne 这个Cambridge大学毕业生诠释的学运领袖马里于斯最是我幻想中的雨果小说里的这个人物。.....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茅斌骚客,谢谢你的提醒。你害得古埙赶紧解释“我自己爱巧克力,可可都在80%以上,我吃到现在也没胖过,所以才给Meg的,绝对塑身的巧克力.就不知Meg喜不喜欢啦---”呵呵呵,我喜欢巧克力,谢谢你。

谢谢丽雅的“古诺作曲的《小夜曲》,就是以雨果的诗谱成,是我最喜欢的小夜曲之一。”-----看来这里不仅有老哥的大餐,还有许多可口的小点心和甜点。真是美不盛收,让人留连忘返。

有一本得过奖的关于雨果的传记 Victor Hugo: A Biography by Graham Robb, 在这本专记中,对雨果的定义是:

Victor Hug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France: leader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revolutionary playwright; poet; epic novelist; author of the las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masterpieces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 among them Les Misérables and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He was also a radical political thinker and eventual exile from France; a gifted painter and architect; a visionary who conversed with Virgil, Shakespeare, and Jesus Christ; in short, a tantalizing personality who dominated and maddened his contemporaries......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茅斌骚客的评论:

我自己爱巧克力,可可都在80%以上,我吃到现在也没胖过,所以才给Meg的,绝对塑身的巧克力.就不知Meg喜不喜欢啦---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我有点庆幸是先看电影后读的书,要不然不知道会不会变得很挑剔."---百分之三百同意.对于浩如烟海中外文学史上鸿篇巨著改编成的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呈现,总是先怀揣着一腔热诚,而后又怕和原著的预期相差悬殊,究竟是看还是不看,有时的确很让人纠结的.像前阵子根据陈忠实的巨著[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影,就让人大跌眼镜,没有那把金钢钻还非得去揽瓷器活,结果把好端端的一件精品给捣腾得面目全非,可悲可恨!

将名著改编成观众认可的水准,太难太难.整个创作团队的水平都要在同一个高度是改编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像[围城][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像雨果为了真实再现滑铁卢战役,曾亲自到圣约翰高地作实地考察,并在比利时皇家图书馆化大量的时间收集研究相关的历史资料.今天会打开你提供的链接,煮好一壶咖啡,让自己完完全全穿越到那个年代里去.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meg,你那块儿有“天堂电影院”,能天天跟Toto一起吃大餐,哪能和你比呢?你就使劲馋我吧。~~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就对这座教堂的建筑做了精彩的描写。如果没有建筑学的造诣,这部小说可能就会失色。人物塑造固然鲜活,但读完小说,看完电影,会让人觉得这座“巨大的石头交响乐”才是小说的灵魂。

雨果还被誉为法国第一诗人,古诺作曲的《小夜曲》,就是以雨果的诗谱成,是我最喜欢的小夜曲之一。

雨果真是一位unlimited 大师.
茅斌骚客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哈,你有冇搞错,你当Meggie是小孩?人家那么苗条,你不要把它弄胖,那是没有回头的路来的。那块巧克力奖太小了,要给就给真的大奖,例如Lotto的头奖之类的,才过瘾。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骚客兄,你去看这部电影了吗了吗?我昨天没买到票,今天还是没看成。这里下了一天的雪,都快半尺深了。”-----丽雅,你到处叫嚷还没看到这部电影,很可爱啊,呵呵呵,希望你早日如愿以偿!

古埙, 我有点庆幸是先看电影后读的书,要不然不知道会不会变得很挑剔,很难去喜欢任何版本的电影,因为书实在是写得精彩。我送过一篇以前写的小文给丽雅看,叙述的就是在读过《傲慢与偏见》后,在五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中寻找完美的 Mr Darcy 的过程。 很辛苦啊!

说到雨果,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是个大文豪,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一个好友曾管理过巴黎下水道,雨果因此下去过并画过巴黎下水道的建筑图。要不然,他不会在书中长篇累牍地描绘巴黎下水道,把冉阿让救助马利尤斯的过程写的那么详尽和惊心动魄。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丽雅的评论:

明天找时间欣赏.

晚安!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茅斌骚客的评论:

骚客兄,你去看这部电影了吗了吗?我昨天没买到票,今天还是没看成。这里下了一天的雪,都快半尺深了。

新年快乐!~~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古埙新年好!我以前曾上了一个有关罗丹与拉蜜尔的小帖子,不是很完整: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229/201009/28731.html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丽雅的评论:

这老哥挥挥洒洒做好一席圣诞大餐,馋鼻子馋眼馋嘴的把人四面八方引来,却自个儿腾云驾雾天上人间快活逍遥去了,害得丽雅忙着清理炉台收拾杯盏,过分过分滴---

说到罗丹和他的情人(也是他的学生)卡密儿克劳岱尔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是让人唏嘘不已透不过气来,伊莎贝拉阿佳妮传神传魂演绎出了深陷绝望情爱中的崩溃和疯狂.不禁想起那句名言: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丽雅,等着你给我们上一道"罗丹的情人"的大餐,如何?
丽雅 发表评论于
meg提到冉阿让的那一段真是神来之笔。主教对冉阿让盗窃行为的原谅,被没有让冉阿让立刻转变,冉阿让还是本能地抢走了小孩的硬币,不过,他随即意识到自己伺强凌弱,为之羞愧,这才是他真正觉醒的转折点。雨果不愧为人道主义理想的大师,这小小的插曲,令人无比佩服大师对人性的洞悉力和写作功力。

雨果是言行一致的人道主义者,他曾发表抗议信谴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开放自己的住所收留巴黎公社战士,并呼吁赦免他们。

古埙提到冉阿让下水道救马力尤斯那一段戏,想象力丰富,扣人心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如果雨果知道他笔下的巴黎下水道这个迷宫一样的“神秘的场所,可怕的大地窖”,今天竟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馆,旅游观光胜地,不知会怎么想呢?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非常开心你找到了58版的链接,劳苦功高劳苦功高,多奖一块巧克力!

[悲惨世界]1862年正式出版至今中译本历经好几个不同的译本,最早李丹的全译本共五本也是在1958年完成的,和旧版电影几乎同步,我把它看成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巧合(没时间铺开讲,省略一千字).该书封面构图简捷明快色彩温馨雅致,内附多张黑白插图更是和各部分的故事叙述相辅相承,光是看到这些插图就会让读者的心跳进每个字里行间,让人百看不厌百读不倦.当下潘丽珍的译本改成上下两本,许是考虑到降低出版成本的需求,书中所有精美的插图荡然无存,遗憾!

58版电影---"无疑是几个版本中最忠实于原著,最富于人文精神,最精致的."说得太对了!这部影片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旁白的运用.旁白用得恰到好处,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本身就要影片具备厚实深刻的功底.尤其对一部约125万字的煌煌巨著压缩成仅仅3个多小时的电影,其旁白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影片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还要回到原著本身来说.

全书共分五大部分:[芳汀][珂赛特][马里尤斯][普吕梅街儿女情.圣德尼街英雄血][冉阿让].每个章节都对当时的社会背景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叙述和探讨.举几个例子:对1815.6.18 滑铁卢宏伟悲壮战役的详尽叙述,不仅还原了拿破仑这一灭顶之灾的历史画面,重要的是为马里尤斯的父亲和德纳迪埃的生死相遇埋下了伏笔;再比如,作者对密如蛛网的巴黎下水道的复杂结构和历史成因,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剖绘,目的是为写冉阿让如何历经艰辛背负不醒人事的马里尤斯,在险像丛生的下水道躲避追击,最终将马里尤斯成功救出作铺垫.等等等等.

小说的每一个故事叙述紧扣读者心弦,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故事间互相交汇推进,又像电影拍摄时导演手中的一个个分镜头剧本. Meg 和你不同的是,我是先读过原著好几遍才看到58版电影,但你--- 一直觉得这些演员不仅"像"书中的角色,而根本就"是"书中的角色---太对了太对了(今晚请你吃大龙虾)!

98版竟然将冉阿让拯救珂赛特的初衷进行了如此自私的改编和丑化,只能说明编导人员驾驭原著能力的贫乏和对原著思想精髓的亵渎.我拒绝看这样的版本!

丽雅 发表评论于
meg,很精彩的评论,谢谢分享。

说起大文豪雨果,我也顺便提一下他的叛逆女儿阿黛尔,为爱疯狂追逐一生,命运非常的悲惨,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由伊莎贝拉·阿佳妮主演。阿佳妮就是扮演罗丹情人《卡蜜儿·克劳岱尔》的演员,有着精致迷人的脸庞和深邃绝望的眼神,气质有几分神似苏菲·玛索,但似乎比玛索有更多的内涵。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古埙,刚刚读了丽雅的跟贴才知道老哥不在,让我陪你玩玩。

我们俩都喜欢的版本是1958年的法意德合拍版,80年代初在国内公映过这个版本的电影。我看从电视上看的,还录了影。58年的电影,画面和表现手法上肯定是没办法同几十年后的相比,但这个版本无疑是几个版本中最忠实于原著,最富于人文精神,最精致的。影片用了大量的旁白来交待背景,看似刻板老套,但对用三个多小时的电影来表现一部宏篇巨著起到了高度概括的作用,同时对电影无法表现的人物背景作了交待。影片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致,譬如在米里哀主教把银烛台送给冉阿让,并把他从警察手中解救出来后,旁白说冉阿让开始“思潮翻滚”,然后画面中呈现了一个场面:冉阿让捡到扫烟囱的小孩掉的一个钱币,并恶狠狠地占为己有,此时旁白道出冉阿让对做“贼”,欺负比他还弱的人感到真正的“于心有愧”,并要开始另一种生活。这样,就很合理地、有层次地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并且也交待了社会环境。类似的处理还有很多,譬如马利尤斯的出场,遇到珂赛特和艾潘妮等细节。总之,这是个很文学的电影改编。不知是不是因为先看电影后读书,而且因为熟悉这个版本,又不熟悉这些演员(除了德纳迪埃的是《虎口脱险》的油漆匠)的缘故,一直觉得这些演员不仅“像”书中的角色,而根本就“是”书中的角色,一直把冉阿让的形象固定成了让加班饱经沧桑又内敛的样子。此外,芳玎、珂赛特、马利尤斯等都很漂亮养眼-----这点我很喜欢。
  
另外,这个版本的中文配音不能不提。该片的翻译应该算得上是电影翻译中的上上品,剧本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教研室翻译,虽说不是从法文原文翻译,但译得很精确,而且文字质量高,所谓信达雅也不过如此吧。我很喜欢旁白的译文,文艺但不造作,非常符合原著的风格,“她们喜爱他的清寒”、“芬芳而又辛辣的鲜花”等,现在的电影字幕中永远看不到这样的用词。德纳迪埃和艾潘妮那段经典的关于“绝望”的“绝”字怎么写的对话,实在是神来之笔。配音演员也是超豪华:毕克(旁白)、胡庆汉(冉阿让)、尚华(沙威)、刘广宁(芳玎)、童自荣(马吕斯)、邱岳峰(德纳迪埃)、赵慎之(德纳迪埃太太)、丁建华(大珂赛特)、程晓桦(大艾潘妮)、伍经纬(安灼拉)、还有李梓、苏秀、杨成纯……。我有个感觉,好像当年上译厂的这些声音本身就是为《悲惨世界》准备的。单听这些声音都是享受。

附上这个版本的连接:
http://tieba.56.com/v/tn-832000

这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土豆网上的看不到,这让我又奇怪又气愤:对我们屏蔽什么?难道法国人会看上译的版本?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玄米的评论:

这个版要比1998版忠实于原著得多,平铺直叙地交待故事,虽说该有的都有,但总觉得缺很多东西,细想一下,其实缺的就是原著的精神。但可能是由于拍电视在资金投入等方面无法和拍电影相比,这个版本在摄影、场景、灯光等方面都不讲究,比较毛糙,氛围营造得不到位。

“大鼻子”版冉阿让从外型上俺就接受不了,一堆大肉山上面架了一个白乎乎的大肉头。另外,除了John Malkovich的沙威还凑合外,芳玎和马力尤斯的演员都很难看,尤其是马力尤斯奇丑无比,偏偏这个呲牙咧嘴的小生还让两个女孩着迷。这个版本虽说不像“辛德勒”版那样让我彻底失望,但是粗制滥造,甚是乏味,分好几次才看完。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breda的评论:

在那一版中,让人受不了的改动就是冉阿让爱上芳玎,因此才有了收养珂赛特的动机。

该版本因何去掉了部分重要人物:爱潘妮、德纳第夫妇,这使得电影显得很单薄,原本厚重的题材变成了典型的好莱坞大逃亡模式。冉阿让像是古装版《亡命天涯》中的哈里森福特,悲天悯人的色彩却几乎荡然无存。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各位网友好!老哥XD倾情为我们介绍这个音乐剧后,就回国探亲去了。因国内不能上文学城,他无法回帖,但他非常感谢大家的欣赏和讨论。

在此,借老哥XD的宝地,祝各位网亲圣诞、新年快乐!~~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老哥,圣诞大餐过后还是回到你这儿,期待你的视频和图片.

是不是在巴黎九曲十拐的街巷随意闲逛的时候,就像一个十足的外省人,蓦然回首,那条"维克多.雨果"的街名就在眼前.这位大文毫在巴黎的故居就在不远处街心花园的拐角上,有一排镶着拱形门廊的石壁房子,斑驳沧桑稳重结实,雨果当时就住在其中一个6号单元.出门约百来米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小咖啡馆,小得仅容二个人进入,但外面放置着几张桌子,可供路人小憩闲聊,似乎每一个"雨果"街的人都能如数家珍说说他们心中的[九三年][钟楼怪人][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等等等.

和你一样也是在校园时代初次看到[悲惨世界]这部鸿篇巨著.那还是李丹的译本,只是最初的一,二册,李丹的版本共有五册.后来其他的译本陆续出版,上次回国在新华书店看到的都是潘丽珍的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发行,统共上下两本.我还是偏爱李丹的译本,每部章节都配有黑白插图,让人爱不释手.

最新版歌剧影片还没看,是否故事情节有所改变?因为在你的介绍中有---"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过了十来年,为饥不果腹的家姐一家偷面包被判苦役十九年后的冉阿让获假释" 又"冉阿让在芳汀弥留之际答应领养珂赛特,又被调到该市的警长沙威渐渐认出他就是8年前不按规矩每月一次向警局报到的失踪的假释犯."

原著和老版影片中,冉阿让因为在狱中屡次试图越狱被抓回,刑期最后加到19年,他是刑满后正式被释放的,怀揣着一张黄色的释放证离开土伦苦役场的,不是假释犯.他被沙威再次追捕是由于他出狱后又抢了一名捅烟囱的男孩子的硬币,他再次成了一名抢劫惯犯而负案在逃.

[悲]的话匣子打开就没法收了,先停住了.

借老哥的一亩三分地,问大家节日快乐!
breda 发表评论于
我覺得還是1998年Liam Neeson演的哪一部最好。
玄米 发表评论于
冷静点,这部片子拍得很一般。我看了比较失望。
倒是想看看2000版的,谢谢大家的介绍。
茅斌骚客 发表评论于
老歌XD,你写得很好,丽雅女士的文章一出,我更不能说什么了,不过我真的很喜欢里头的合唱,雄壮悲戚地诉说心中的激情,可以说是绕梁三日,久久难以忘怀。其实我们以前所接触的小说,评论大都是抑英美,扬法俄(苏)。所有你的《悲催》,肯定很难从我们手上跑走的。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老D、谢谢介绍!

以后多干点儿这样的正事。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古埙你好,很高兴看到你在这里。

“让.加班的冉.阿让无法超越.不多的台词,较少的面部表情,心中的汹涌波涛却在让.加班的来回踱步中雷霆万钧地传达给观众(例如他考虑是否向沙威自首救出被误认栽赃的假冉.阿让,同时又该如何将珂赛特从德纳迪埃夫妇的恶魔中拯救出来).”-----这段点评太精彩了。我看过很多版本, 但唯有让.加班的冉.阿让在我心中分量最重。

“艾潘妮是贫苦中一朵绽开的红玫瑰.”----是啊。她的死让人无比心痛。这个人物被雨果塑造得很丰满。柯赛特这个人物与之相比,倒有些苍白。
古埙1223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

是的,1958年旧版电影最后的旁白,画面定格在冉.阿让绿荫环绕的墓碑上.这个在苦难底层挣扎的小人物,历尽悲惨的一生,努力拯救一个个比他更为悲惨的灵魂,把珂赛特们从地狱带进天堂!

Meg,片尾的旁白和开头遥相呼应 :只要由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惩罚依然存在,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制造地狱,在神赋的命运之上人为地妄加噩运;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贫困而犯罪,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黑暗而愚昧得不到解决;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着愚昧和贫困,像本书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益的.

和你有一样的认同,让.加班的冉.阿让无法超越.不多的台词,较少的面部表情,心中的汹涌波涛却在让.加班的来回踱步中雷霆万钧地传达给观众(例如他考虑是否向沙威自首救出被误认栽赃的假冉.阿让,同时又该如何将珂赛特从德纳迪埃夫妇的恶魔中拯救出来).

旧版影片中尤显功力的几个角色还有为统治阶层行使"律法"的警长沙威,阴险狡诈凶狠的客栈老板德纳迪埃.特别一提的是戏份不多的德纳迪埃的次女,爱上了马里尤斯并最终在巷战中为心上人挡住子弹的艾潘妮.这个在寒风中飘零的十六岁少女如此苍白羸弱枯瘦却又是顽强而乐观的,她生命过早地凋零让人非常非常心痛,艾潘妮是贫苦中一朵绽开的红玫瑰.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丽雅的评论:

丽雅,很高兴看到你确实是《悲惨世界》的发烧友之一。雨果生前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非常高,这与他创作的《悲惨世界》是分不开的。他死后下葬时,巴黎万人空巷人们都涌上街头为他送行。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悲惨世界》,雨果就配得上这样的崇高的地位和人们的尊敬。

“《悲惨世界》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或音乐剧,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关怀的力量,都是令人震撼的。音乐剧结合音乐和诗歌能产生一种别的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张力,但可惜舞台音乐剧只唱不演,所以期待音乐剧拍摄的电影能带来听觉以外的视觉冲击。XD老哥,你的帖子就像一个艺术大餐,让我今晚宴客的圣诞除夕大餐有了高标准了。~~”--------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本贴确实是声情并茂的艺术大餐。

“同意香雪的,电视剧制作恢弘,Gérard Depardieu 演技不错,但总觉得他眼神太犀利,神情略欠慈悲。”-----这句话真是画龙点睛。我就觉得他与让加班的冉阿让相比缺了点什么。当冉阿让把身负重伤垂死的马力尤斯从巴黎的下水道背出来,警长沙威竟失去了继续追捕冉阿让的兴趣,在反省自己的人生意义,最后投入塞纳河了此一生。可见冉阿让身上散发出的人格力量是何等强大。

看老版的冉阿让死去,我看一次哭一次,让加班演得真好:冉阿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都是仁爱。“有时我觉得冉阿让病重,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已经把柯赛特交给马吕斯了,使命完成了,没有了寄托,所以就病倒了。”--------他就是失去了柯赛特,才病重衰老死得很快的,所以后来柯赛特对冉阿让的哭泣和悔恨让我久久慨叹, 一个对她付出了这么多人格无比高尚的曾经的囚犯,就“正像白天消逝、夜晚来临一样”,熄灭了照亮过的她生命之光。
instein 发表评论于
演冉阿让的演员是非常好的音乐剧演员
弹指一瞬间 发表评论于
曾如此地被冉阿让的博爱、宽容及其高尚的灵魂深深地震撼过,那个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谢老哥XD通报,一定会在这个假期里去看这场电影。同时也谢谢丽雅的音乐剧大纲,并顺祝大家圣诞快乐!
丽雅 发表评论于
同意香雪的,电视剧制作恢弘,Gérard Depardieu 演技不错,但总觉得他眼神太犀利,神情略欠慈悲。对了,他在李安的Life of Pi里演一个凶狠的厨师(一个平衡hyena的角色),演绝了。:)

现在聊聊音乐剧。我听过勋伯格的10周年版本,看过25周年的版本录像,音乐主题鲜明,真是巨作!很喜欢它气势磅礴,史诗般的合唱,像一开始的 “Look Down”,让我想起了威尔第的《希伯莱奴隶大合唱》;还有”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One day more“ 也颇有冲击力,差不多可以与《马赛曲》媲美,听后让人热血沸腾。

10周年纪念版被人们称为梦幻组合,演员是在10年间上百演员中挑选出来的。饰演艾潘妮的Lea Salonga出演过《西贡小姐》,也曾为《阿拉丁》和《木兰》配唱,我俩女儿很喜欢她,她与演马吕斯的Michael Ball的二重唱A Little Fall of Rain 把人的心温柔地轻叩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OpEc7nywA

I dreamed a dream 自然也是经典了,“H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没有比这更令人痛心的人生了。苏珊大妈前几年一鸣惊人,假如她年轻几岁,说不定会入选方汀的角色。:)

特别喜欢柯赛特的 Castle on the cloud, 有一丝古典歌曲舒伯特的味道,给这部悲情音乐剧增添了几分梦幻,25周年版的小姑娘比10周年版的好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7j-pCvvfU

《悲惨世界》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或音乐剧,所散发出来的人性关怀的力量,都是令人震撼的。音乐剧结合音乐和诗歌能产生一种别的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张力,但可惜舞台音乐剧只唱不演,所以期待音乐剧拍摄的电影能带来听觉以外的视觉冲击。XD老哥,你的帖子就像一个艺术大餐,让我今晚宴客的圣诞除夕大餐有了高标准了。~~

丽雅 发表评论于
XD老哥,你好!来晚了,今天一大早去看验眼,刚刚回来。哇,写得淋漓尽致,激情满怀,谢谢分享!读到你和meg、香雪的精彩热论,好过瘾。《悲惨世界》小说还是大学的时候读的,旧版的电影(58年)也是那段时间看的,大爱!meg提到的那句旁白我也记得:比大海更为浩瀚的景象是蔚蓝的天空,而蓝天更为浩瀚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年轻时常常引用,做为座右铭,嘿嘿。我通常不喜欢电影旁白,但这部电影的所有旁白都很有味道。

雨果在序言写道:“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真是直击人灵魂最脆弱的地方,年轻时看了这本书,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悲观,对人性也有所失望,即便有冉阿让后来散发出的慈悲仁爱、人性的高贵,去抗衡整部小说(电影)充斥着的愚昧丑恶,还是让我隐隐担心柯赛特未来的命运。有时我觉得冉阿让病重,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已经把柯赛特交给马吕斯了,使命完成了,没有了寄托,所以就病倒了。而柯赛特是那么天真青涩脆弱,假如她与马吕斯走不下去,如果马吕斯被杀害了,柯赛特就会活不下去的。结尾必须是幸福的,我们需要一种理想的寄托,一份温柔的安慰,去相信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那么悲惨,人性还是有光辉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先聊到这哈。再次感谢分享!~~
老哥XD 发表评论于
回复杏林香雪的评论:Merci beaucoup ma chère amie. Il est très agréable pour vous de m'envoyer le URL. Je vais le regarder avec plaisir!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杏林香雪的评论:

2000 版的是不错。可有一场戏就是打动不了我:让阿让临死之前跟柯赛特和马里尤斯告别时,我入不了戏。可看老版的,看一次泪流满面一词。所以都能背出旁白来。让加班的让阿让让我觉得难以超越。 尽管 Gérard Depardieu 也演得非常好。

John Malkovich 的沙威也有点脸谱化,尽管如此,还是觉得老版的沙威更可恨可怜。

我们都是这部巨著的发烧友,讨论一下很有意义。
杏林香雪 发表评论于
回复老哥XD的评论:
对不起,我今早稀里糊涂的把它但成电影, 2000年拍的实际上一开始是电视巨片,法国出品,比以前任何法国拍的电影版本如58年Jean Gabin,82年Lino Ventura , 95年Jean-Paul Belmondo主演的几部更震撼.( 见http://www.youtube.com/watch?v=WgAFcIqKD2Q)

Liam Neeson 辛德勒的名单里那位主演的是98年美国版,翻译成法文也翻得很美,但比起2000年的这部差些.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老哥XD的评论:

“我还记得德纳迪埃的配音好像是上海译制片厂的邱岳锋(也给简爱的罗切斯特先生配音)呢。”-----是他。演德纳迪埃的演员很棒,他后来在《虎口脱险》中演油漆匠,非常搞笑。旁白的声音是毕克。我录过这部电影,看过多遍, 所以记得还清楚。一字一字地记过旁白。2000 版是法语版的,电影表现手法较新,可我还是觉得老版的人物塑造更为感人和深刻。

你介绍的这部音乐剧已得了4项金球奖提名,非常值得一看。里面的艾潘妮太漂亮了点,呵呵呵。与柯赛特的外貌差别不大。马力尤斯唱得很好,但形象一般。可能我对老版电影中的马力尤斯印象太深。

再次谢谢分享!一篇非常棒的评论。
老哥XD 发表评论于
回复杏林香雪的评论:2000年电影版是否美国拍的?冉阿让的主演是否《辛德勒的名单》里主演辛德勒的那位?如不是那一版,我要补课。
老哥XD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是啊,看来megchen的记忆力很好,且感性,一部电影,听得懂主题音乐,看得懂演技,又对配音或者原声敏感的,才是具备了艺术感性细胞的人么。我还记得德纳迪埃的配音好像是上海译制片厂的邱岳锋(也给简爱的罗切斯特先生配音)呢。
杏林香雪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巨著的美丽就是让人百看不厌,个人觉得电影版应该是2000年由Gérard Depardieu (Jean Valjean), Christian Clavier (Thénardier), John Malkovich (Javert), Enrico Lo Verso (Marius)合作达到最完美高峰, Gérard Depardieu 无论在独白还是对话往往采用原著中雨果那些最美丽的原文, 而Christian Clavier也是精通原著精神的一个超技演员, John Malkovich 的冷酷从头到尾直到最后自杀把Javert表现的淋漓尽致, Enrico Lo Verso外表上很适合演很典型的具备脆弱心理的富家子弟,音乐剧我看过三次,舞台表演不可能要求与电影一样的效果,但也是很感人. 这次电影效果如何,我们前几天还讨论说不可能要求有2000年那部电影的效果,但也值得一看.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回复老哥XD的评论:

你评这部歌剧评得这么好,我插不上嘴,就只好说说电影了。等丽雅来跟贴吧,她像你一样也是行家。

电影主题音乐可好听呢。----是啊,让人难忘。里面的演员个个都很棒,从让阿让,到警长沙威,骗子德纳迪埃两口子, 暗恋马利尤斯的爱潘妮,纯洁美丽的珂赛特,英俊幼稚充满理想的马利尤斯。。。每个都塑造得极为鲜明活灵活现。配音也是一流的。
老哥XD 发表评论于
回复megchen的评论:谢谢你的跟评,58年那老版电影在京看过,电影主题音乐可好听呢。你还记得那么多的旁白。
megchen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部巨著确实确实有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看过歌剧,但也非常喜欢原著和老版的电影(1958)。

电影中旁白:比大海更为浩瀚的景象是蔚蓝的天空而不蓝天更浩瀚的是一个人的内心。

电影最后的旁白:他安息了,让阿让幸福地死去,因为他真正地活过。他把他的精力、他的爱、他的美德献给一个人,把这个人从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当这个人走进了生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逝、夜晚来临一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