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鱼与獭

  


读书笔记——鱼与獭


 


 


 


去年无意间读到一首乐府,说的是淫祠里供的美貌男神——“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江庙里奉白石郎,山村里供枫子鬼,足够李贺吟咏。


 


 


 


似乎在古典志怪小说里,白石郎——鱼神,总是美貌的男子,而那些急于为女儿求得如意郎君的父母,也基本是外貌协会成员。“有少年,姿貌玉洁,自称江郎……父母爱其容质,”以女妻之,而后女子怀孕,生下的是白色素绢里裹着的白鱼子,而后江郎终究被道士化出原形,六七尺长的一条白鱼,在床下泼刺——在那些鱼怪化为男子的故事里,总带着冷月的清辉,是极静的春日夜晚,风静静地生长出来了,是一种冷色调,就像白鱼的冰肌,像谪仙,大约是南北朝的余韵。


 


 


 


而那些女子,就丰润生动多了,她们可以是龟蛇獭鼋——总之姿容冶艳,带腥臊之气,然后这样的羝气,也是能勾人欲望的,是活生生的人世间。比如说到无锡上湖的堤坝,江南春日雨盛,有小娘子,青衣青裙青伞,软软行来,唤:“初掾待我!”(掾:官吏之通称),那叫初的男子却不是解风情的,急忙避开。那时天一定要渐渐暗了,阴雨和着软风,不怕人,初郎的白袴也一定被雨打湿了,贴在腿上,却不冷,因是春风。小娘子赶得无趣,呸一声,扑通跳回河中,“衣盖飞散”,不过是荷叶,女子也只是大仓獭罢了;又有一男子,夜晚见到一女子,衣服都臭得有味道了,却美貌,来自荐枕席,他便笑纳了。月光莹莹的夜晚,他闻到臊气,又摸到女子的手指头甚短,起了疑心,结果那女子果然又是一只獭,出户,扑通,跳入水中。


 


 


 


随着水花四溅的,必定还有那女子诡计得逞后咯咯的笑声罢。


 


 


 


我想到这些魅物,毛茸茸的,也并不伤人,只是没有心的,没有情感的。——志怪小说总是短,初读,会觉得流于表面,单单“容止端丽”四个字,好像就说尽了,其实,情感全在字里行间,在用一个字形容月色,一个字形容春雨,再多一点,他们会讲“离情难遣,不能便去”,讲“明当更来”,也是为了肌肤之欢,止于此。没有荡气回肠,却自有一付缠绵缱绻。词语的磊落,大约是短暂生命才能孕育出来的潇洒风骨。


 

吉庆有余 发表评论于
最后一段有同感。一个字就说尽了,情感都在字里行间,这得多大的本事才能做到呀。挺佩服这样的人,还有那些字用的读特别清丽,看着就美。我最近忙着看狐狸,你这可好水獭都上来了。我见过真的,味道不好说,看着不怎么顺眼。我还是喜欢大白鱼。你也别手写了,还是打出来跟俺看看呗,特喜欢。问好啦?脸瘦了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