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代大讨论:大学生张华救老农牺牲,到底值不值?

山哥的见闻和人生感悟,与华语世界的朋友们分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八十年代大讨论:大学生张华救老农牺牲,到底值不值?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西安)79级大学生张华为救一位陷入粪池的69岁老农,牺牲了他自己24岁的年轻生命。

四军大校方迅速追认张华为“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官方媒体在报道张华舍己救人感人事迹的同时,把张华树为新时期共产主义道德的新楷模,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向张华学习。

与此同时,一股意想不到的“逆流”出现了。以杭州某大学生给文汇报来信为代表,不少人质疑张华牺牲是否值得,一些人对官方的老套作法表示了厌倦与不满。

在随后的三个月里,全国的主要媒体和大学,都或多或少卷入了这场大讨论。山哥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学生干部,对这场讨论印象深刻。因为潘晓的“人生的道路为何越走越窄”的讨论虽然在社会上波澜壮阔(见吴言博客: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八十年代青年的大讨论

但在刚刚恢复高考后牛气冲天的大学校园里,天之骄子们很难有类似共鸣。

三十年后回首这场大讨论,还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是关于“舍己”牺牲的问题。八十年代初刚经过文革十年和历次政治运动的折腾,知识界开始反思生命的价值。存在主义等西方思潮也开始在中国大学校园传播。有些人开始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某些英雄模范的意义,如为了保护公社羊群而致残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以及保护公社的辣椒牺牲生命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等。有人质疑张华身为高年级医学生,却在缺乏必要防护的情况下跳入充满有毒沼气的粪池,是否有欠考虑,都是有价值的思考。赖宁事件后,中国当局也发文劝诫少年儿童不要轻易作出为抢救财产而牺牲自己,应该是一个进步。

 

但是在讨论年轻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否高于老农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国大学校园陷入了分裂的两派:以那位杭州大学生为代表,坚持张华的生命价值高于老农,所以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另一派则认为人的生命价值是平等的,在救人的要紧关头权衡个人身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共产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社会已经完全式微。发生在1994年12月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中官员们牺牲小学生们的宝贵生命,保护“领导同志先走”的事件,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中“范跑跑”以身为老师不救学生,自己率先逃跑为荣的案例,反证了当年张华救老农牺牲事件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中国社会重建一个存天理,合人意的社会文明与人生价值体系,或许还是任重道远。

相关博文:

范跑跑耐克鞋广告之真情演绎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ser_blog_diary.php?did=22505


 

-

alsoRun 发表评论于
For the love of your family, do not do it.
brent2008 发表评论于
救人是正确的,舍己救人是不正确的. 自己的命永远比别人的命值钱. 这和是不是大学生没有关系.
故园寻梦 发表评论于
年轻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并不高于老农,但活人的价值绝对高于死人! 当时那个老农掉进粪坑已经淹没基本上没救了,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跳进去救等于再赔一个活人进去,绝对不值!
知道你再说 发表评论于
我只记得,当时我妈很难过,她说看了那个照片,很聪明英俊的好孩子,太可惜了,要是我,我一把就会把那个孩子推开,不要救我,不值得呀,这么好的孩子应该有更多的事情可做!!这是我妈当时看到新闻时说的,我记得很清楚。

她转过来对我说,不是不让你救人,下次,要是你看到了,可以去喊人,可以想办法一起解决,不要自己还不能安全的情况下,太可惜了,张华的父母可怎么活呀!!
紫萸香慢 发表评论于
回复TZMAN的评论:
经历过这事,一直认为命题有误:大学生张华救老农。
应该是一个人救另外一个人,结论就简单了: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
一个人救财产:不值;
一个人救另外一个人:值!
TZMAN 发表评论于
经历过这事,一直认为命题有误:大学生张华救老农。
应该是一个人救另外一个人,结论就简单了:值!
懒黑熊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救任何人都应该是同样值得的.

但救人要量力而为. 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ahniu 发表评论于
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是基于基督教的教义。
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没有这种基因。
恩雨 发表评论于
虽然马克思设计的共产主义方式失败了

但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点出了资本主义的要害。对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结果,现代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越来越像社会主义了。

而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发展成了封建社会;而马克思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实践中成了奴隶社会。

北欧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问题的深刻揭示。


现在中国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这场危机,其持续时间和范围,影响会很深远。也许是变形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中国如何应对,最终才能避免日益迫切的经济危机?

看完这个帖子,你就能够拨云见雾,找到解决方案,请看: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67751-1.shtml


《效率与公平的逻辑关系》
杨帆 新浪财经 2006年05月18日

抽象谈论效率与公平的文章,浩如烟海。我们需要的,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把二者关系做具体的,历史的说明。理论上的真问题,必须结合实际中的真问题,才能具有实际意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基本关系。所谓效率,主要指经济微观层面,企业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但经济效率也可扩大到产业层面,指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等;还可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总体效率,即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波动的减少,防止垄断,过度竞争,倾销和重复投资,改善对外贸易条件等等。不能仅仅把经济效率理解为单个企业的眼前利润,即使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率,也离不开长期发展战略,市场的占有率,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社会贡献与社会形象等多种因素,不是单纯的利润指标可以代替的。企业的效率,前提是符合社会效益,如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社会等,在现代生产中,企业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已被尖锐揭露,脱离社会效益的企业微观效率不能被社会承认,这一点在财务上也将体现出来,即把企业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打入企业成本以降低利润,企业的虚假效率必然被剔除。

至于“公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派经济学家长期所忽视或者有意排斥的问题,他们的学术理由之一就是:效率有明确的指标可衡量,而公平的概念太泛,不能量化。其实,国际社会对于公平越来越重视,并给出了明确概念。2000年10月,180个国家元首签署的《千年宣言》概括了世界银行奋斗目标:消除饥饿和极度贫困;普及小学教育;消除性别歧视,赋予妇女平等权力;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消灭爱滋病、疟疾等疾病;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扭转环境资源的耗竭趋势。根据中国青年报采访世界银行专家邹恒甫,社会公正至少包括四大内容:

第一,机会均等。每个公民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发展机会。机会均等要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向机会最少的那部分人倾斜,以增加他们的发展机会。例如,教育是影响人们发展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共政策应该保证穷人也能享受基本的教育。

第二,过程公平。虽然公民的先天禀赋,如身体状况、智力、家庭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但公民利用自己的禀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回报的过程必须是公平的。人们不能因居住地、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例如,农村居民必须同城市居民一样,完全平等地参与竞争,同样的付出应该得到同样的回报。

第三,按贡献进行分配。根据每个成员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多努力者多得回报。

第四,确保基本生存条件。社会必须给每个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避免一部分公民陷入绝对的贫困和被剥夺状态。这就是说,政府必须调节资源的配置结果和收入分配格局,以维持每个公民最起码的生活标准。

四个内涵之间可能出现冲突,例如为实现机会均等和避免绝对贫困,必须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会影响过程公平。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社会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体现取决于每个社会自己的选择,只要社会的决策过程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正式渠道、政治决策机制能综合每个公民的意见,社会选择的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

依据国际上中等偏下的水平,中国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应各占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共占50%;按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0%计算,应达到GDP5%,三项共占15%。

国际思潮可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划线,主张效率优先的为右翼,主张公平优先的为左翼。我以此为依据,又加上手段的激进与温和,把中国社会思潮划为温和左翼,温和右翼,激进左翼,激进右翼四种思潮。我主张温和右翼与温和左翼合作,既反对激进左翼(原教旨计划经济思想),也反对激进右翼。中国思想界的思维惯性实在太严重,许多人至今把“左倾”作为最主要的危险,对于新的“激进右翼思潮”缺乏警惕,甚至作为“改革开放大方向”加以维护,这就是主张以腐败为机制,将权力与资本相结合形成“精英联盟”,进一步买办化,走对外妥协,对内剥夺大多数人民的“拉美化”道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改革开放自1995年以后,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忽视了对腐败的控制和对受损阶层的补偿,正在一步步滑向这一方向。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方面可以归纳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公平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均等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经济有天然的公平取向,忽视微观效益;市场经济则重视微观效率而使收入差距拉大,这是效率与公平背后的体制因素。


官员财产公示--瑞典240年前就已开始 民主并不是最先从美国开始的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75721-1.shtml
恩雨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毛主席能够领导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

蒋介石的军队主要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队,作战的动力就是对地主阶级利益的回报;

而毛主席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作战的动力就是人民的利益回报的盼望;

美国的军队就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军队,作战的动力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印度的军队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军队,作战的动力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这也导致了蒋介石的军队汉奸多;美国的军队的人怕死;印度的军队只会吹牛,而没有凝聚力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往往一个几千人的军队就能横扫全国,因为阶级固化和弱民政策确实方便了地主阶级的通知,但是导致了防御外地能力的不足。北方少数民族几千人的军队就能不断的掠夺拥有长城和天险防护,以及拥有先进生产力武装起来的上百万军队。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为了内部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不让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普及,也就影响了提高。导致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技术得不到传承,进步和发展。对优秀军事将领的防范,更甚于对外地的防护。

就是因为阶级斗争,阶级压迫,让社会失去了凝聚力。失去了一致对外的动力。而儒家文化提倡忠心,却培养了大量的汉奸,就是因为儒家同时是用礼法进行内部压迫严重的宗教。日本的武士道通过引进禅宗的心理学训练,表面看培养了大量的忠心的武士,但是这些武士背叛起来,同样是忠心的日奸,为美国军队效力的日本军人,在对付日本的勇敢和对美国的忠心,真是让美国军队叹为观止。

而北欧的军队,并没有太多的进行忠心的训练,然而因为阶级压迫的程度低,基础福利和社会保障比较好,所以全国人民忠心耿耿,往往以小博大,创造出很多战争的奇迹。

奴隶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权力和专政工具来控制劳动力,让劳动力无产。初期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但是长期会导致阶级固化,劳动力失去未来的盼望,奴隶主和政府失去进步的动力;

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是通过权力和专政工具控制劳动力,同时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效率。但是长期也会导致阶级固化,劳动力失去未来的盼望,地主阶级和政府失去进步的动力;

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完全是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效率。但是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疴疾;长期也会导致导致阶级固化,劳动力失去未来的盼望,资产阶级和政府失去进步的动力;

现代资本主义,可分为以美国是重效率型,北欧的重公平型和德国的综合型。是通过自由(公平)竞争,市场经济,来提高效率;而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反垄断,新闻自由来打破垄断和阶级固化,来解决经济危机,相对的抑制阶级固化,所以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制度。

中国现在是处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通过人口和规模优势,实现了竞争力和经济的腾飞。通过入世贸组织,给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带给中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已经接近饱和了,需要参考美国和北欧的经验,实现人均收入达到美国和北欧的水平。那么中国的GDP将达到美国的5倍以上。加上中国的产业体系完整,将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超级强国。
maycran 发表评论于
本人就是张华低一年级的校友,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依然心痛。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和重视是社会进步。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中官员们牺牲小学生们的宝贵生命,保护“领导同志先走”的事件是政治制度使然,与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无关。2008年汶川地震中“范跑跑”不顾自身责任,不救学生,自己率先逃跑,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放置在他理应保护的学生前面,与新疆那班官老爷一样丑恶。纯真年代的自我牺牲固然可敬,但追求生命价值,个人幸福是每个个体的天赋人权。
杨子 发表评论于

嗨,在那个还有点理想仍在追求的还算真诚的年代,张华的牺牲还有点值得;把她放到今天这没理想追求只有比钱比爹的世俗年代,对爸妈和或者兄弟姐妹来讲,实在太不值得。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帮人,多的就是啃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