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存折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稿费存折   刘振墉

June 14, 2013 01:25 PM

一九九五年,我初次来美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有一天,吃过香喷喷、甜蜜蜜的烤山芋后,产生了许多联想,将当时的感想写下来,标题就是「烤山芋」,寄给了世界日报家园版,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投稿,结果被采用了,心情很是振奋。后来一次派对时,朋友带来了一盆鲥鱼,这才知道美国也产鲥鱼,而且味道不逊于长江鲥鱼。几天以后,自己去商店买了一条回来,半条清蒸半条红烧,真是多年来难得的享受。高兴之余写了篇「烧鲥鱼」,再寄给世界日报,不但被刊载,事后报社还转来几封读者来信,这给了我更大的鼓励,增强了信心。

我就这样从写美食开始,以至于域外见闻、往事回忆等等,从国外写到国内,每年都有十几篇短文印在报纸副刊的边上。偶尔会收到稿费,不过是几美元到十几美元,或者是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人民币,我女儿曾经感叹:「除非是名作家,靠稿费是活不下去的。」这点钱可怜巴巴的,也就没当成回事儿。

我儿时家贫,常常食不果腹,幸而有祖上传下来的几间房屋,才得以避风挡雨。几年前,我卖掉了这座多年无人居住的祖屋时,心中却惴惴不安,「不肖子孙」影子总是不时显现。自己辛苦了一辈子,依然没有象样的财产可以给子孙继承,实在令人羞愧。有一天突发奇想,可以把稿费聚集起来给孙辈们做大学学费,也算是遗产啊!稿费即使很少,却是我的一份心意,小辈们会理解的。

我到银行去开了专用存折。大外孙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我特地带他同到银行办存款手续,并教给他两个成语:「聚沙成塔」和「集腋成裘」,目的是让他留下较深的印象。以后,每收到一笔稿费,就存成定期储蓄,还在存折的这笔记录下,用铅笔写上发表的报刊和文章名称以便回忆。有时收到的稿费太少,达不到银行存款限额的下限,只好等收到下一笔稿费时,合并存进去。所以每收到一笔稿费,总能带给我一阵喜悦。

我当年心中曾多次嘀咕:能等到外孙进大学的时候吗?彼时外孙才十岁,而我已年逾古稀,风烛残年,命运难测。幸运的是,一年又一年,我顽强且健康地活着。去年夏天,终于等到了外孙进入大学,我将两本存折交给他。不过在此期间,我的老伴已经等不及了,留下我一个人孤对青灯黄卷。

我现在旅居北美,这里有三个外孙和外孙女都聪明可爱,我给他们每人都开银行账户,我将继续笔耕,要给他们留下一些些纪念。也许我再怎么样努力,稿费也不够大学里一门课程的学费,但就尽心尽力而已。最小的外孙女还不到十岁,正在读四年级,不知我能不能看到她进大学,老天爷还肯给我足够的时间吗?



Read more: 
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华商信息 (世界日报家园版2013-6-14)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it/22895507/article-%E7%A8%BF%E8%B2%BB%E5%AD%98%E6%91%BA?instance=wjbk3

 








 

ay3530 发表评论于
您的精神财富不是钱能比的!您真伟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