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食用味精的问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味精会导致体内某些细胞的癌变”;也有人认为“味精会影响大脑神经的活动”;在欧美一些国家的餐馆,顾客抵制放了味精的食品。实际上,这些说法和作法,都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也就是谷氨酸的钠盐。最初是从面筋、豆饼水中分解提取的,由于这些蛋白质原料来源较少,近年来研制了一种发酵生产的方法,把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再通过细菌发酵转化为谷氨酸,经过提取工序,制成味精。味精中的谷氨酸成分,具有十分鲜美的味道,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它易溶于水,加水冲淡三千倍,仍能品出鲜味。
人们食用味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本世纪初,日本出现“味元素”;中国工程师吴蕴 初,研究“味元素”所含的成分,经过多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的味精。197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味精是安全食品,地人体有益无害。
我们日常食用味精,要科学得法,在用量上要适当掌握,如果食品中放入的味精过量,不但得不到鲜味,反而会感到苦涩。另外,所以,做菜时,应在起锅时再加入味精。
用鸡精或高汤代替最好。(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加热后变成焦谷氨酸钠,是致癌物质。做饭时先关火,后放味精就安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