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愁格格
太行山脚下,一个古老的小山城,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是建国初期第一批支援山区建设的城市青年。这里是著名的抗日革命老区,人们很穷,民风很淳朴。小城里的一个女疯子引起了青年们的注意,小城的人叫她疯妈妈,她人已经很老了,骨瘦如材,破衣烂衫,脸被风霜折磨成铁青色,头发披散着,脏的一缕一缕的。她其实疯的不厉害,晚上知道回家,只是白天在街上到处乱走,见到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喜欢追着看,见到身强力壮的男青年,有时会突然拉开自己的衣服,说出她唯一会说的一句话:“要我吧,你们要我吧”。青年们吓得躲开了。后来有一次,一个男青年骂她伤风败俗,另一个假装要动手打她,被小城的一位老人严厉地制止了。老人给青年们讲述了疯妈妈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疯妈妈就住在小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她的两个儿子都出去打日本了,先后死在了战场上,家里只剩她和老伴守着一个最小的女儿。疯妈妈当年人长得很漂亮,但更漂亮的是她刚满十六岁的女儿。女孩一天天长大,破衣服挡不住女孩的美貌,漂亮的让人揪心。女孩不知道妈妈担心的是什么,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给她穿最破的衣服,有时甚至用炉灰抹她一身一脸。
兵荒马乱,鬼子经常进村扫荡。妈妈担心得睡不着觉,和孩子他爹商量,想个法子让孩子进山躲躲。一天,孩子他爹领来了一个壮实的山里人。妈妈给女孩收拾了一个小包袱,对女孩说这就是你的男人,跟他走吧。女孩不认识山里人,不舍得离开爹娘,哭了,赖着不走。妈妈竟然动手打了女孩,然后又心疼地哭,觉得对不住闺 女。妈妈给女孩洗了脸,给她换上自己出嫁时穿的一件红上衣。女孩从来没穿过这么漂亮的衣服,终于破涕为笑了。 “你俩在这屋里磕个头,就算成亲了”。妈妈用最后一点面,给女孩烙了一张大饼,塞进包袱,催女孩跟山里人快走。
就在这时,鬼子进村了。房门被踹开,鬼子发现了还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兴奋地大叫。妈妈用胸口挡住鬼子的刺刀,推女孩快跑。但来不及了,没跑出几步,女孩被闻声赶来的鬼子团团围住。鬼子们兽性大发,光天化日之下,把女孩的衣服扒开,如狼似虎地扑上去。
妈妈冲上去,要和鬼子们拼命,但一把把刺刀把她拦下来。妈妈破口大骂,骂他们是畜生。骂完又苦苦哀求,“放了她吧,她还是个孩子哪”。妈妈捶胸顿足,“闺女呀,是娘害了你呀,娘不该给你穿红袄呀”。刺刀后面,传来女孩的惨叫声,还有女孩喊娘的声音。妈妈迎着刺刀扑过去,但被更多的刺刀团团围住。妈妈急了, “放了她吧,你们要我吧”。鬼子不懂, 妈妈解开自己的衣扣, “要我吧,你们要我吧”。妈妈一把拉开自己的衣服,“你们要我吧, 要我吧”。还是没人理她。
鬼子发泄完兽欲,仍不罢休,要把女孩带走。妈妈求乡亲门帮忙,没人敢帮。山里人被刺刀扎伤了,血流了一身。孩子他爹在刺刀上撞死了,留下一句话“死了干净”。女孩被架上了汽车,汽车扬起一路灰尘。妈妈苦苦地跟在后面,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跟。妈妈衣衫不整,嗓子都喊哑了,“要我吧,你们要我吧”。后来妈妈晕倒在路上,醒来后就只会说这句话了。
人们后来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小城多了一个女疯子,人们都叫她疯妈妈。她每天在街上疯走,走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小城人都认识她,经常接济她。有一次她走远了,走出大山,到了外乡,吃了很多苦,坏男人糟蹋她,好男人骂她,女人们朝她吐唾沫,孩子们追她,甚至打她。后来多亏一个好心的同乡把她送回来。
故事讲完了,年少轻狂的青年们,鸦雀无声。两个男青年惭愧地低下了头,角落里,传来一个女青年轻轻的啜泣声。这个女青年年龄最小,平常就爱哭,尤其最近哭得厉害,因为她妈妈刚刚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本来就该结束了,但后来这个爱哭的女青年到处打听疯妈妈的事,学说当地的话, 还经常偷偷跟着疯妈妈。然后就有一天,女青年穿上了一件旧式斜襟红棉袄,梳大长辫子,站在路口。疯妈妈一路走过来,远远看到红衣服,脚步就加快了。等疯妈妈跌跌撞撞跑近了,女青年开口叫娘,一遍一遍地叫,轻轻在疯妈妈面前跪下了, 她一遍遍地用当地的口音说:“娘,你可找到俺了!”。 后来两个人就紧紧地抱在一起了。
女青年让疯妈妈拉着回了家。村里人和青年们一起动手,帮疯妈妈把破房子修好,倒了的院墙垒起来。后来疯妈妈让闺女给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不到处乱走了。她经常坐在院门口,给闺女梳辫子,一脸的慈祥。
(谢谢欣赏,欢迎评论-----莫愁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