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12月11日刚刚揭晓了其2013年度风云人物。
自1927年以来,每年年底,《时代》
前两天正巧读到一篇网文(链接),作者Howard Chua-Eoan 退休前曾任《时代》新闻部主任。
今年的年度人物遴选与往年相比,整个过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到底最后谁能胜出,
工作人员多半一头雾水,总编常常举棋不定。 如果一个不相干的工作人员能事先猜到谜底,那他肯定是到处嗅来嗅去的, 而过度的好奇心并不招人待见。比如1986年, 我从周围同事的言行举止中,猜到科拉松·阿基诺将会胜出。 本来我应该缄口不语,心里明白就行了,可我实在觉得自豪, 因为这位1952年以来的首位女性年度人物是来自我的出生地菲律 宾,就自告奋勇地去帮忙。那些负责这个秘密的人可不高兴了, 他们虽然接受了我的帮助,可那叫一个冷淡。 即使是那些认为知道结果的人,最后也可能是错误的。比如1985
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领导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 几乎无需动脑就能想到,他将会是当年的年度人物。当《时代》公司的总编Hen ry Grunwald 来检查POY项目进展的时候, 我所在的项目组已经基本准备好了宣布戈尔巴乔夫当选所需要的故事和 材料。Grunwald 在杂志社是所有老板的老板, 刚刚从中国访问回来。他宣称,中国在开始改革六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给他留下极为深刻印象,因此下令《时代》 周刊把邓小平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前功尽弃,一切推倒重来, 我们在一周内,把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拼贴画推上《时代》 年度人物封面。 那一年的POY项目庆功会是在曼哈顿中城最讲究的中餐馆举办的, 而戈尔巴乔夫不得不等到1989年,才成为了“年代风云人物”。
有时候,最显而易见的选项却完全不能入选。比如1997年最大的
新闻人物是戴安娜王妃,她的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一个世界上最有名的女人,被狗仔队追逐着,在巴黎街头车毁人亡,瞬间香消玉殒。作为报道她去世消息的那期杂志的责任编辑, 我已经准备好向总编游说,推举黛安娜参选POY。 可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告知,年度人物遴选的基本规则之一, 就是候选人必须在世,毫无争辩的余地。最终成为1997年度人物的是安 德鲁·格鲁夫,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 神的旨意介入并发挥作用,也算得上有过一次。1994年,推选纽特·
年度风云人物的出笼,还会伴随着其他的冒险和不走运。2006年金里奇(共和党众议院领袖)为年度人物的呼声很高。 我们那时侯属意的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因为自他1978年就任 教皇以来,年年是《时代》年度人物的竞争者, 却从来没能当选。这一次,他似乎又处在可上可下的边缘。有一度, 杂志社决策的指针已经指向金里奇了。可这时传来报告,我们 负责报道约翰.保罗二世的记者设法安排了一个小型的半私人会见,觐见了教 皇,而且竟然胆大包天地告诉教皇,他将是《时代》年度人物。 对于后方的杂志社编辑而言,要是《时代》被抓到向教皇撒谎, 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没办法,金里奇先生只能等到第二年再来了。 选出的年度人物是“你”, 即在蓬勃兴起的社交媒体中作为内容创作者的千百万网民。我的朋友 Arthur Hochstein(前《时代》艺术总监) 到处寻找合适的聚酯薄膜材料做那期杂志的封面, 希望那种合成材料能像镜面,反射出“你”(也即读者)的形象。这个了不起的尝试却饱受批评,因为部分成品杂志的聚酯薄膜封面效果不佳,看不出反射出的是谁。 但是这个创意本身确实很有先见之明,令人印象深刻。 它把杂志封面变成了一种自拍(selfie),而这个词在七年后,当选了牛津字典的“2013年度词汇 ”!
我觉得《时代》杂志2006年选出的这个年度人物,“你”,即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是一个很耐寻味的选择。纷繁的世界,行行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心中的年度人物。想想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你而言,什么人或事对你的影响最为显著深远?
(本文包括引文与原译,转贴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