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诞生不过60年的国家,为什么能从一个农业国家快速变身为现代化国家?
一个人口不足1000万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炮火和战争的阴影中实现人均GDP超过18000美金的经济奇迹?
一个国土面积不足中国600分之1的国家,为什么能完成从“农业立国”到“科技立国”的成功转型?
一个除了沙子外几乎一无所有的弹丸小国,为什么能在世界经济论坛国家排名中遥遥领先?
以色列外交部亚太司副司长Amos Nadai说:“以色列崛起的秘密,就在于一无所有。”
贫瘠的自然资源,让以色列人在建国之初,就意识到“科技立国”的意义。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告诫人民,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追求,不能仅仅是抽象的知识追求,更应是关系民族存亡的关键因素。
以色列耕地少,人均0.88亩,人均水量仅仅260立方米(中国现在是人均2300立方)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由于科技兴农,是农业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为此,早在30多年前以色列就研究并广泛实施滴灌技术,由于以色列的农作物大量出口欧洲,于是便有了“欧洲水果篮”,“欧洲的厨房”之美誉。
以色列创造农业神话
把以色列农业称为神话并不为过。这样一组数字足以反映以色列农业的效率:西红柿每公顷最高年产500吨,沙漠地区柑桔每公顷最高年产80吨;鸡年均产蛋280个,奶牛年均产奶量1万公斤;在花卉生产上,温室大棚每公顷每季度生产300万支玫瑰……
以色列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9%。一个农业人员可以养活90人,农业出口占据全国出口总值的9%。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3倍于现在的人口。
这样的成绩背后却是以色列贫瘠的土地和缺水的现实。以色列驻华使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以色列国土面积27800平方公里,而且仅有20%的土地可以耕种,其中一半必须灌溉。以色列一半的地方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
像爱孩子一样爱作物
在以色列的玫瑰温室里,你可以见识以色列的高科技。从外面看,玫瑰园没什么特殊之处,但以色列的农业专家艾特玛介绍说,温室不是普通的塑料围成的,而是特 制的材料,既可以过滤掉阳光中对作物的有害成分,又可以更好地保温。温室里的玫瑰一垅一垅开得正艳,垅下面有一条直径约5厘米的黑色管子通过,看来这就是 著名的滴灌设备了。温室里挂着几块黄色的布条,像是中国古代酒馆前面的幌子,艾特玛说,这是专门黏飞虫的东西,园子里从不打农药。
在温室里你会发现一个比普通家用电表稍大一些的设备,上面显示着各种数字。它是负责检测作物的环境,包括温度、营养和水分。”而在一株玫瑰下面还会安装一 个龙须一样的物件,这是传感器,作物的生长情况会通过传感器传到这台机器里,技术人员据此对肥料、灌溉和温度进行调节。
艾特玛她特别强调说:“花也和人一样有感情,有感觉,这台机器通过传感器和花儿进行交流。植物就是我们的孩子,它饿了,我们给它养分;它渴了,我们给它喝水。你不能把水和食物一块灌给它,这样它会不高兴。”
离开温室时,艾特玛女士脸上渗出了汗珠,她看到一片枯叶,小心翼翼地摘了下来,又拍了拍那株玫瑰。玫瑰晃了一下,好像在点头。此时,你会发现以色列农业奇迹的创造者决不仅仅是拥有滴灌技术、高科技材料,而是还包括爱心,你把作物当孩子养,它能不茁壮成长吗?
让奶牛舒服 “她们”才多产奶
在奶牛基地,你会见到以色列专家设计的牛场和整套来自以色列的设备。
奶牛没有被绳子栓着,一排排地站在那儿,看起来很惬意的样子。一辆大型拖拉机开过,草料就撒在牛的面前。来自以色列的奶牛养殖专家亚里奥说:“天气如果太 热,我们给它们安装特制的空调。”挤奶车间实行半自动化控制,奶牛被赶进去后各就各位,工人把一个专门的挤奶器放到奶牛的乳房上,挤奶器后面连着一个比掌 上电脑略大的设备,可以显示挤奶的时间和数量。再后面就是一个电脑,这台电脑接受所有挤奶器传过来的信息,可以统计奶牛每次挤奶的数量。挤奶器上面还有传 感装置,可以探测奶牛的身体状况。
这套设备还可以判断奶牛何时发情,技术人员据此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牛怀孕。
产量增加,诀窍在哪呢?亚里奥先生说:“要想获得,必须先付出。你想让牛多产奶,就必须让它舒服。我们所作的,只不过是最大程度地让奶牛感到舒服。”
外部合作和内部合作缺一不可
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具备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体系。通过研究人员、推广服务人员、农业经营者以及工业部门的协作,农业生产才得以持续而稳定地增长。从科研到设备生产,再到推广、应用,有一条成熟的链条。
以色列的农业经营者,有基布兹(公有制集体农庄)、莫沙夫(合作社)和莫沙瓦(个体农户)三种形式。基布兹类似于一种公社,是人们在“平等、公有、自愿” 的原则下,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衣、食、住、行全部包干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形式是1909年东欧移民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而在加利利湖边创 建的。这种模式发展迅速,现在以色列有270个基布兹,每个基布兹平均有600 700人。基布兹内部的负责人均由庄员直接选举产生,直接接受庄员的监督,选上来的一般是德才兼备者,缺德少才者既无利可图也无立锥之地。因此,集体财产 受到强有力的保护。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庄员个人依一定的程序有入社和退社的自由权利,农庄全体成员依一定的程序有惩罚(非暴力的)偷懒者的权力。虽然以 色列人生性勤勉,这些权利和权力并不经常使用,但为维持一个经济组织长久生存,这些是根本的制度基础。
以色列就靠这些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创造了以色列的农业神话。
滴灌的发明
1962年,一位以色列农民给庄稼浇水,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 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年后,闻名世界的以色列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公司诞生。从此,词汇表里出现了滴灌(dropping irrigation)这个词;从此,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量却翻了5番。滴灌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让水均衡地滴渗 到每颗植株的根部,但实施起来却需要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高科技产品。据以色列使馆官员介绍,滴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 的大地遍布着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一米多直径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渗入植株根部。
以色列农业发展三阶段
缺水和沙漠条件下的以色列创造出的农业奇迹,得益于政府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多年来,以色列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 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 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持续增加,农业面貌根本改观。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 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 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
关于以色列的农业今天就介绍到这,看完你会对全世界唯一的以色列基布兹农庄有向往吗?那里可是培养了不少的总理,政要和企业家哦!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继续关注接下来的关于以色列的系列报道,也可以联系我们亲赴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