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不该…”的代价

            尽管科学一再强调关注孩子的情感发育,但正如读者“心境”指出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讲规矩设限制的太多,却总是否认孩子的感情:你不该生气不该不该。心境担心这种否认对方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评判(judgement),会造成对孩子长久的情感伤害。事实上,不仅仅会造成对人的情感伤害,还会破坏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不鼓励表达情感,而是重视道德教育。所以,对于许多的中国父母,很难跟他们解释否认孩子的感情,纠正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对错,会对孩子的情感发育造成伤害,进而影响他们的家庭关系和幸福的质量,乃至造成生活的悲剧。

就拿最具中国特色的家庭问题---婆媳关系来做一个例子。许多时候,人们完全不考虑有些婆婆的病态心理,尤其是那些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老人,无论儿媳怎么努力付出,也无法维持好关系。但不管婆婆如何伤害儿媳,丈夫永远站在他妈一边,有的丈夫会说:“不就不能让着点吗?”“你就不能让老人高兴点吗”等一通“你应该、你不该”的教导;还有一类丈夫,维护母亲的形象就像一个忠实的卫兵:“你敢说我妈?!”即刻如火山爆发跳起来。有的像敏感的猎犬,只要嗅到妻子的话里跟他母亲的形象有关,又像一只乌龟,立刻把脑袋缩回去,一言不发,用他们看似理智的沉默对付妻子!结果,妻子的心渐渐失望,即便不产生矛盾和冲突,俩人的爱情也像那“昨日的东流水,一去不回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些事情好像不对劲,但是不知道遗憾的结果是怎么造成的。

其实,很多时候,妻子并没有想要跟婆婆对垒,也不存在对婆婆满心仇恨,更没有要判谁对谁错。她们期待的,是不过是丈夫的一句话:我知道你感觉心里痛。只为这句话,她们可以甘愿为夫家牺牲;遗憾的是,有多少大丈夫有能力认同妻子的感受?又因为这个原因,有多少原本恩爱的夫妻最后成了“搭伙过日子”的所谓“和谐家庭”?

认同对方的感受,不以自我为中心论断对方,这是一个从小需要培养的能力。你想,如果一个人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不懂得他的感受,而只会教训他“应该这样、不该那样”,你想他长大以后还能有这个功能吗?他的情感系统都关闭了!不能说这人不好,他不是不爱妻子,想爱不等于有能力爱。他们心里装满对母亲的害怕、负疚感等,没有能力面对现实,只会逃避问题。假如他小时候,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惯于用冷漠和拒绝来惩罚他,以此来获取父亲或者母亲的微笑,你觉得他在面对妻子令他不满意、不舒服的时候,他会与妻子沟通吗?当然是给妻子一个冷板凳。这个代价,冻死了“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亲密关系。

            我们都已经体验过得到认同的感受,和被人忽视情感、被人论断和教训的感受;我们也都见到过太多太多否认对方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论断让人付出的代价。难道我们还不愿意拿出勇气,从中学到功课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