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年,德国绘图者马丁•沃西姆勒(Martin Waldseemüller)根据意大利人亚美利哥•沃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在探险并描述“新大陆”之后,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把西半球的大陆以那位探险者的名字命名为“阿麦瑞卡”(America,音译),即“亚美利加”,或美洲。
1776年初,华盛顿的一位副官在一封讨论美洲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信中首次提到“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用语。美国独立前三个月时,即1776年4月6日,位于威廉斯堡的《维吉尼亚公报》(The Virginia Gazette)上,刊登了一篇匿名文章,里面出现了“﹒﹒﹒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洲多国/地联盟国)”的字句。1776年6月,汤姆斯•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将“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用大写标在凌乱的草稿抬头。在7月4日最终定稿时,标题部分宣读为:“13个‘美洲(大陆上)州/邦联盟’一致宣布﹒﹒﹒”。
1777年,《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中宣布:“邦联国家”的称谓正式定为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亚美利加合众国,其缩写“United States(合众国)”也同样适用。其它常用格式包括全名的字母缩写“U.S”,“USA”或简称“America”(亚美利加,美国)。口语中有称“U.S.of A.”,国际上有简称“The States”。
“United States(多州/邦联盟)”最初是复数,描述多个州/邦联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后指最早独立的13个殖民地州。1865年南﹑北战争末期,经过修正后变为一个统称的单数个体。由以前的组合概念转化作一个名称单元,本身也发生质的变化。
清朝时期,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中,将当时的美国写为“大亚美理驾洲合众国”。这个最早的官方称谓应该也是最正确的,因为“America”原本就是指“美洲”,而非后来的“美国”,只是将之用于国家名称中后,才逐渐多出了“美国”一意;随着其声势日隆,在今天,此America(美国)俨然已经盖过位列“父辈”的彼America(美洲)了。在纽约曼哈顿上城的哥伦比亚大学西侧,临哈德逊河的格兰特将军陵墓后有一棵当年李鸿章种的树,树旁的碑文里还会看到“大亚美理驾”的字样,那已是1896年的事了。
19世纪后叶,逐渐演变为“亚美理驾”﹑“亚美利加”﹑“弥利坚”﹑“美利坚”及现在的简称“美国”。可以说,直到汉语里的“无尚级”字头“美”(Beautiful)的出现,后来的翻译趋势是越来有些“走调”并“浮华”了;其它“英﹑法﹑德”等诸字也感如此。“弥利坚”和“美利坚”大凡音译自“American”(America 的人化及所有格),严格意义上或为偏误。只是“美利坚”这三个汉字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栓释了旧时代对这个西洋强夷的思维臆想。
另外,清朝时期“因其船掛花旗,故粵东呼为花旗国”,源于美国红﹑蓝﹑白三色多条纹花样的“星条”旗,遂有“花旗”参,“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蜜橘等衍生称谓。受影响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南洋”)一带称之为“米国”,是“亚米利加”﹑“弥利坚”和”“米利坚”一脉相承简单转化而来。曾国藩也曾称之“米夷”。而越南语中至今还将美国表述为“合众国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