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神奇~从德国到佛罗伦萨到罗马又回到德国
神奇~从德国到佛罗伦萨到罗马又回到德国
2014-04-29 01:46:58
我们这次复活节去佛罗伦萨,之后到罗马朝圣,回到德国后, 安娜看家里的信件,发现没有紫衣主教的邮件。她习惯了,每次从罗马回来,回到德国的家,家里总会有一封来自梵蒂冈的信等待她,告诉她,宝贝好棒,不要伤感,重返罗马的时候不远了。
这次没有。安娜有些失望, 我告诉她,紫衣主教现在工作很忙,复活节和封圣仪式,他要安排接待来梵蒂冈的所有国家元首, 他没有时间忙这些小事情,我们这次到了罗马,大家都很爱我们就可以了,不要不知足。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能去一次罗马朝圣,你只有 13岁,朝圣五次, 多次见过了两位教宗,不许再期待更多。
安娜一路很累,就上床睡觉,休息去了。 我整理行李,发现今天的信箱邻家老奶奶还没有开, 就开信箱, 看到那里躺着一个熟悉的信封, Don Georg 的信。不早不晚, 我们回到家的这一天, 他的信也到了。安娜睡房里的声音, Don Georg的信 ?
我们这次出门,因为先到佛罗伦萨, 我不愿带很多东西, 该寄的都事先寄走了。 我们离开罗马那一天是紫衣主教的命名日, 安娜专门画了两只小鸟,背景是清晨的日出,非常美丽层次分明的色彩。(上次丹妹妹看我们的文章, 说这幅画是用心画的)我想, 那也许是那一年冬日,我们在西斯廷看到清晨的阳光缓缓透过玻璃窗,照在 500年的艺术上。安娜用心体现那时刻的感受。这幅画,比我们先到罗马。
上次和网友米子说, 如果我到佛罗伦萨, 只能看一件东西, 我会选择 San Marco 修道院, 要看那幅 Fra Angelico (1386-1455) 的壁画 L'Annunciazione天使报喜。那幅画让我心动,我盼望这幅画,没有任何理由。 于是在这个春天, 我们来到这个古老的修道院, 当我拾阶往上看是,看到心爱的女儿站在这幅画前。
这一刻我的内心非常感动, 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 非常满足的感觉。
当然这个修道院还有很多珍品, 每一个房间有一幅 Beato Angelico 的画,我以后再慢慢介绍。
离开之际,我非常心满意足的买了一张卡带回家。我也告诉 Fra Angelico, 我回到罗马后, 会在他最后归宿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那里看望他。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非常有名,就在万神庙旁边,前面有那个著名的小象方尖碑,教堂里面有 Michelangelo的基督背负十字雕像。
在佛罗伦萨最后一天, 我们去了最后一个教堂, San Spirito, 那里点了最后一根蜡烛,离开了,临出门时看到右手边那个基督背负十字雕像, 和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的一样, 我告诉安娜,安娜说妈妈昏头了,不可能。上前一看,的确是, 是 Michelangelo的基督背负十字雕像的复制品,也是中世纪时的作品,比原作晚50年。 我说, 那是 Beato Angelico告诉我,别忘记在罗马看他。嗨, 我怎么能忘记呢。
就这样到了罗马。 这些天我身体一直不是很好,那天傍晚一个人到了万神庙附近, 进了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 先在那具很神灵的圣母像前点了蜡烛, 然后到 Michelangelo的基督背负十字雕像前, 我不知道 Beato Angelico的墓地在那里,这时候发现,他的墓地就在这座雕像的旁边。
于是点上一根蜡烛, 这里一共只有三根,不像其它地方很多香火。我告诉他, 我来了, 从罗马到佛罗伦萨,再回到罗马。我去看过你曾经生活修行过的修道院,走过你的十字回廊,那棵千年古树还在,那一天缠绕古树的玫瑰有三朵红色的玫瑰在春天的骄阳下绽放。 我来了,谢谢你。你见过天使长, 谢谢你的画笔, 600多年前的作品, 让我看到那神奇的天使翅膀, 天主的神奇色彩,让我重新看到了天使长。
于是,我以为这个故事划上了句号, 很完美的句号。
这张小鸟的画是复印件,羽毛和色彩比不上原件, 紫衣阁下写这封信的时候,是我们离开德国往佛罗伦萨的途中。 当我们收到信时,是我们回到德国的那一天。这次在佛罗伦萨和罗马, 我们看到了天使翅膀里的所有色彩。
打开信封,看到紫衣阁下的信,还是手写,这次没有写歪, 我们母女都笑了。一页半,很善良真诚的人。 别的我不在乎,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写安娜, „聪明,多才多艺,孩子,你继续下去“ 我很感动, 安娜把他的话当圣旨,这句话,给了安娜何等的鼓励和勇气。 一个小时前, 我还唠叨,说安娜是丑小鸭,笨小鸭,笨鸟要先飞。再看看孩子的笑脸,如同鲜花绽放。
谢谢 Don Georg。
再看到一张卡,熟悉的天使翅膀, 我赶紧翻看背面, 是的, 又是 Beato Angelico。 这张卡是荣修德国教宗 Papa Benedetto 的复活节贺卡。 非常珍贵的卡, 老人家不再公开,而是寄给一些最亲近的人,他不愿外界说他和现今教宗对立。没想到,我们收到这份恩典。谢谢 Papa。
文章是拉丁文, 我一时没有理解, 后来和安娜探讨,得到了答案。非常美善的语言,发自内心的爱和虔诚。(我以为我们翻得很好了, 昨天安娜给她的拉丁文老师看,老师说是教宗的语录, 有些文字还要推敲,我的译文明天再放)
这时候, 我突然想起安娜那幅画, 说, 你画的太阳的色彩,和 Beato Angelico的天使长翅膀的色彩是一样的, 安娜说, Papa Benedetto的复活节贺卡就是妈妈在佛罗伦萨最喜欢的壁画同一位作者。安娜突然叫道, 这次复活节, 她收到一件珍贵的礼物,那条专门为她而作的小小玫瑰经链,那些石头的色彩就是天使翅膀的色彩。
神奇的色彩, 神奇的故事,其实也不神奇,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简单同样奇妙的世界中。
谢谢阅读,衷心祝福!
版权归文学城博客安娜晴天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12 03:02:40
回复 '丹三撇' 的评论 :
是的,画的时候都没有注意, 等到最后,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桌上,才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细节。谢谢你喜欢。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12 03:01:31
回复 'chaojiang' 的评论 :
谢谢你, 都好了! 大家都要保重自己。
丹三撇 发表评论于
2014-05-11 22:44:27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我真的没注意Maria头上有那么一条红色带子,但安娜画里的鸟儿的红色确是非常惹眼的,我一下子看到。并且和左边的做了比较。这幅画我非常非常喜欢,简单却有细节。
chaojiang 发表评论于
2014-05-08 10:58:46
安娜,身体好些了吗? 保重!
京燕花园 发表评论于
2014-05-06 19:53:53
谢谢晴妹分享这么多美丽和神圣,看到小安娜在壁画前格外感动,我有一本书的封面就是这幅画,天使报喜,圣母领报,那谦卑和温柔,让我想唱gentle Woman, peaceful dove~~♫♫
请听http://www.youtube.com/watch?v=85tfBBmbuMc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03 04:57:18
回复 'mizi' 的评论 :
好可惜,那些欧洲画室你没有看到,不过你还会重返这个城市的。
关于宗教题材的作品,比如一幅画,你说的对,含义不同,感受不同。我见过最慈悲的圣母的双眼。安娜是小不点,她的话往往最真实, 这次复活节的罗马其实是她一定要去的,她说,希望再次看到圣母的眼神。当然不仅仅是圣母那幅画,她如此爱她在罗马的家人。
是的,我们用心码字,生活是自己走出来的,过下来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也不在乎别人的话。
希望你写下佛罗伦萨的教堂,不要考虑我,我希望看到你的观点和感受,我们交流,都是淑女, 胡怕胡呀~~~~周末愉快!
mizi 发表评论于
2014-05-02 19:25:46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晴,我想在你有幸看过教宗府那些外人看不到的珍宝后,许多“名作”在你眼里可能也就是so so了,这很正常啊。中世纪的圣母图我从来都看着没什么感觉,在我眼里,最美的圣母像是拉斐尔的,还有就是西班牙画家Murillo邻家女孩形象的圣母像,我也非常喜欢。
你提到丢勒的画,我去Uffize的那天,是欧洲换夏时制的那个周日,我大清早去的,所以Uffize里人倒是不多。但是走到2楼时,陈列所有“外国画家”的那一半不开放,等我参观结束后,我问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他说理由是那天是周日,缺少工作人员,所以关了那个展区,而且说在周日这是很平常的事,那可是Uffize里1/4的展区哦。不可思议吧?我和那个工作人员还聊了好一会儿,意大利人虽然可爱,但也真挺不靠谱滴:))
晴,我和你一样享受我们之间的“话唠”:))谢谢你的坦诚,我说过我们都是为自己的心而码的字,写下的也是我们自己最raw的感受。 对我来说,如何的“虚名”都没有自己踏踏实实的日子来得可靠,我想你一定懂我的意思:))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02 07:03:16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好,你真厚道,谢谢。我写那一段是因为我在这次在梵蒂冈吃了一亏。以后再讲。
我今天起来还想忘了写两段了,谢谢你回复,这样有机会把忘记的话写出来。
关于那张拉斐尔的自画像,真的是走过几步,仿佛他突然把我叫回来一样。
还有有一张画,安娜看到后说,是丢勒的爸爸画像,她小人家还记得,应该是两年前,在纽伦堡有一个丢勒的大画展,爸爸画像在佛罗伦萨,母亲画像在纽伦堡,分开500年,那几个月又相聚在一起。安娜记得了。这次偶然看到,她又回想起来,我特别为她高兴和感动,你明白我的意思。这一点像你家阿宝。
第二个我忘了,就是达芬奇的天使报喜,我知道这幅画不和谐,但是我还是被它吸引征服了,下一次,等我再去,还要仔细看。
好, 接着说Cimabue的圣母没有表情,好像带着面具,Giotto的圣母让我半夜看会做噩梦,不像女的,不善,是我的人文感受。无论是表情还是身材,怪怪的,怪诞。俺实话实说。
欧洲的圣母像,究其梵蒂冈内的都很大,其实教宗府里有很多珍宝,他们没有公开而已。
我见过最慈悲的是在那个山丘上,那个不公开的圣母像,那是写新约的Lukas亲自绘制,他见过圣母玛丽娅本人。也许,我写完所有的罗马篇再专门写这篇,这不仅仅是一幅画像,而是梵蒂冈不公开的圣物。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Michelangelo Bernini是雕塑神匠,所以他们。尤其Michelangelo的画笔让人难忘。
能理解你对提香作品的感情。米子,有时间记录你的足迹和感受,记着,咱们两个人都是不为了文章博点,而是为了留下自己的记忆,过些年回首。相互回复也不是客道虚伪,所谓礼尚往来,而是由感而发,真实的话唠。
真要感谢你,和你讨论,提高我的知识和一些见解。
mizi 发表评论于
2014-05-02 05:47:26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晴,你太可爱了:))你怎么会想到我会“误读”涅?我不会的啦。但是,不给你当老师(小的也不行),那是肯定滴,因为我会误人子弟的:))
很奇怪耶,你怎么会有“诡异”的感觉呢?Giotto的那幅我原来在博客里写过,但是看到时我很惊讶,居然那么大的尺寸。Cimabue和Duccio的是很典型的中世纪的风格,我看着没什么感觉的。但是纽约Met里一幅Duccio的圣母图据说是40million的收购来的,可只有一张打印纸那么的,所以看到那么大的一幅,我还真吓了一跳。
米开朗基罗的画中人物都有一种“雕塑感”,他和Bernini, 在我看来,都是雕塑作品远远胜于他们的画作。
Titian的那幅画我很有“感情”,是因为以前上课时,我曾经写过一篇文是关于这幅画和Manet的那幅"Olympia"的比较,当然Manet是从Titian这里汲取了灵感,可创作出来的风格和解读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这也就像你说的,同一幅画,不同年代的人看,感受也是不同的一样。
这几天比较忙,上个礼拜还去了趟南部。我一般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过也想把有感受的那些快点写完,一拖拉的话,可能就不想写了。就像写伊斯坦布尔一样,很多当时想写的内容,拖着拖着就没有激情写了:))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01 15:21:11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好,谢谢你的回复,你的文字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哈哈。
关于紫衣主教,我不想说太多,也许是缘分吧,我们能从我们的角度鼓励他一下,给他人间的温暖,我是不会考虑什么的。他的职位和工作不是我们世俗可以想象的,那是他的使命,他生下来就是侍奉主的,可以为此牺牲一切。所以,不可怜他,要支持他。
安娜是幸福的,她还小,看到的是蓝天和彩虹。
咱们再说Uffizi, 你描述得太对了,Botticelli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灰蒙蒙的感觉,我因为是那天我的状况不好,都不敢在这里写灰蒙蒙。所以到了下一间房间看米开朗基罗的那幅“Holy Family" 眼睛一亮,很厚实的感觉。我觉得圣母玛利亚很男性化,其实Michelangelo雕像和绘画中的女性都很男性化,但是那色彩太棒了,过目不忘,像吃了鸦片一样。那幅画应该在2005年复修过。
Titian的那幅"维纳斯我觉得过于肉欲,中世纪的男人会觉得是维纳斯,21世纪不会了。
Raphael的那幅自画像是我走过后,仿佛他看了我,把我拉回来了,和梵蒂冈雅典学园一样,所以我回头一看,就告诉小宝,慢步,你梦幻大师的画房,重新看起。看过梵蒂冈拉斐尔画室后,真的很少有地方让我再感动了。行家,还有教廷,他们把拉斐尔画室放在西斯廷之前。
Cimabue, Duccio和Giotto那3幅在同一个房间的圣母图,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之前去过一个地方,教宗宫的某一个大厅,去过那里,没有什么震撼了。不过Uffizi这间画室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诡异,我觉得圣母化的很诡异。
你最后那段话,让我今天写了最后的晚餐,不知道你看过其中的一幅吗, San Marco和 Santa Maria del Carmine的那两幅应该看过(我看了你文章的细节)最后那段感想不是说你,而是说那些人云亦云的人。你走路很认真,看法独特,非常有思想和艺术水平, 是我的小老师 (不敢说老了)。
和你神侃挺开心的。
要睡觉去了。
希望继续看你在佛罗伦萨的浪漫脚印。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01 14:58:59
回复 '尼斯' 的评论 :
亲爱的尼斯姐,看了你的新文,你对亲人的回忆,和对故人的祝福,很感动。我们都是有信仰的人,我没有觉得我们有什么不同,内心向善就可以了。不虚伪,不伪善就可以了,对吗。
我没什么,一切都会好的,也祝你们全家周末愉快!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5-01 14:55:19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谢谢松松一贯的真诚,其实你不留言也没有关系,我明白你的心。祝你们全家周末愉快!
尼斯 发表评论于
2014-05-01 10:38:25
亲爱的晴,你这次与安娜之行辛苦中收获不小吧。
我们虽然信仰不同,心中对信仰的执着与虔诚,我们是相同的。
看到你病了,又要出差,很为你担心,好好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问候晴和安娜,祝你们顺利快乐!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17:56:22
安娜的画,紫衣阁下的信,朝圣的经历和感触,都让人感到神奇和温馨。
谢谢晴的分享,问好!
mizi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17:28:59
回复 '安娜晴天' 的评论 :
晴,怎么病还没有完全好透吗?出差远吗?行程安排得紧吗?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这个我不啰嗦你也一定明白,争取早日完全康复啊。
谢谢你写的关于紫衣主教的话,我知道在他这个位置的,一定是有许多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他的人生阅历也一定不同常人,甚至很少能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我在想,其实他在给安娜写信的时候,也可能是他最放松的时候,安娜和他交流中所带给他的纯净的温暖大概是他所处的环境中很难得到的。 而他对安娜的关爱也给了安娜成长中非常珍贵的爱的呵护。其实人呢,无论是位高权重的,还是平凡普通的,都是在与人的交流中找到心灵上的沟通(就像我们俩话唠一样:))),所以我说安娜真的是个福气的孩子,但是遇到安娜这个小天使,我想也是他的福气。
你提到Uffize,我就好好和你818哈。Botticelli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我这次带着满心期望去看的两部作品,但结果是很失望。你有没有觉得那两幅画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那个灯光也很惨淡,我当时恨不得去找块抹布来给它们擦擦。当然,画还是很美的,只是第一次发现维纳斯有点忧郁:))而且我觉得我是第一次发现画册上的画比真迹要好看。达芬奇呢,从来不是我的茶。米开朗基罗的那幅“Holy Family"应该是Uffize里唯一一幅他的作品吧?我挑个刺哈,那幅画的condition我觉得太完美了一点,很难想象500年前的油画还能这么光鲜明亮,不知道是不是修复过度了?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小人之心哈,人家本来就保存得很完好。
我很喜欢的是Titian的那幅"维纳斯”,还有Raphael的一幅自画像,Cosimo I 太太和儿子的那幅肖像画也是印象深刻。对了,Cimabue, Duccio和Giotto那3幅在同一个房间的圣母图,非常震撼,因为没有想到是这么大的尺寸的画。
说到宗教感情,晴,我明白你不会每件艺术品都带着宗教感情去看,我指的是,如果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像耶稣蒙难,你有信仰的也许会很自然在作品中找到精神上的共鸣;而对我来说,哪怕我知道这个故事,但我也不会产生那种精神上的共鸣。这里没有对错高低,就是我们欣赏感受的角度不同而已。
好了,巴拉一大篇了,偶得去陪那个刚回家的吃饭啦:)) Hug, hug, 早点康复啊~~~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14:04:36
回复 'mizi' 的评论 :
忘记说了,在艺术面前, 俺没有宗教感情, 所以我最爱的就是Bernini 的大卫,真正的男人。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14:03:18
回复 'coolmom' 的评论 :
抱抱酷妈,很久没见,知道你们忙。祝福全家,健康平安,宝贝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oolmom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10:37:57
Dear 晴:
Thanks for sharing. Wish all the best to you and 安娜!
Hug hug...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04:37:59
回复 'DUMARTINI' 的评论 :
杜姐好。一切可好~~希望你们那里也春暖花开,天气暖和起来。我们回家了,一切都好,朝圣归来,收获多多。 安娜很喜欢佛罗伦萨的静美,我们争取今秋再去一趟。
我也非常喜欢米子的人和文, 她的才华,见解和为人。
回来后就上班,不过争取多休息, 下周要出差,好在安娜渐渐长大, 为妈妈做很多事情。
谢谢杜姐感谢Don Georg, 你还记得上次说,需要我在梵蒂冈许什么愿吗, 你说那架失事的飞机。Don Georg在一次弥撒专门为机上的人和他们的亲人的祈福。他心地善良,在德国教宗时期积极发展和中国外交方面的联系。希望在新的时代,天主的爱有一天能照耀中华大地。
亲爱的杜姐,永远的祝福!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04:28:30
回复 'eaglewings' 的评论 :
非常感谢, 也衷心祝福鹰翅!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04:27:53
回复 '丹三撇' 的评论 :
丹妹好,我写得太杂了, 要理清次序不容易。 文字简单, 那些宗教和文化人文再加上我们个人的经历,主观意识,放在一起有些零乱,不过真实, 来自内心的坦荡。
你注意到安娜的那两只鸟了吗, 右边的头上有一条红色的带子,Beato Angelico的 Maria头上也是相似的带子, 你再观察这两幅画的对比,安娜画的时候她还没有看到过Beato Angelico的壁画。
我不知道罗马近郊那个修道院的十字回廊是否是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我活着的每一天 都会为他们祷告。 当安娜收到这串玫瑰经链时,罗马爸爸就告诉她一个任务。后来有关这串玫瑰经链也有个神奇的小故事。
人间很奇妙, 享受,也感受那每一道独特的色彩。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2014-04-30 03:31:33
回复 'mizi' 的评论 :
米子好, 我非常喜欢你的旅行,育子,烹调系列,不温不火,视觉独特,不仅充满日常生活的温馨,也充满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 我是你的粉丝。
紫衣主教是公众人物,因为生活工作的环境独特,外界总是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看他。他年轻的时候敢说敢做,经历Pontifex Maximum Benedictus 他管理过全球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也看到了很多政治和人性的黑暗面,“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 这些难言之苦他全吞了下去。所以,当文学城的读者通过我的文章认识他的时候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刻, 包括退位的决定。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认识他, 其实我们在慕尼黑有几年的时间可以相识。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刻,他依旧关心一个孩子的成长,认真解释她提出的问题,是他人性的慈悲,内心的善良。我们会永远支持他们。 我周末和安娜说, 这次封圣弥撒我们没有出席, 但是过些年,如果Papa离开我们, 我开车也会开到罗马, 参加他的仪式。 人以心比心,不管在那里。
我也喜爱Michelangelo, 可以说是敬畏, 对Bernini是喜爱, 对拉斐儿更多的是怜惜。这两年看了不少大师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肌肉啊、线条什么, 也包括建筑作品, 每个人都保持他独特的风格。
Michelangelo雕像的精湛更来自于他通过作品表达他的性属向,500多年,依旧感受到作品的神韵。我来罗嗦一句, 在Uffizi 大家好评的春, 维纳斯, 我觉得还行, 最让我难忘的是Michelangelo的神圣之家和达芬奇的天使报喜, 这是我这次Uffizi最喜欢的作品,不过那天我身体格外不好, 告诉安娜,万一妈妈晕过去,要照顾妈妈。
回家了就马上工作, 好在我也喜爱这份工作。低烧好了, 病没有全好, 希望渐渐康复, 下周要出差。
喜欢你的佛罗伦萨游记, 盼望读到新篇,看你眼里的文艺复兴重镇。
DUMARTINI 发表评论于
2014-04-29 20:26:32
阿晴啊,我在米子聊托斯卡纳美食的博客里看到你,想你了~~~
回来了啊,这次收获这么丰富真为你高兴!只是身体要保重,既然在家,就尽量多休息,积累精力为下一次旅行。
也说这句:谢谢 Don Georg ! 每次通过报纸电视通过你的介绍,看到紫衣主教的形象哪怕一个侧身影,也非常有亲切感,想到他对你对小宝天使般温情的关爱。。福气!很有感受。。。
eaglewings 发表评论于
2014-04-29 12:45:42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简单同样奇妙的世界中
--- Amen sister!
丹三撇 发表评论于
2014-04-29 10:39:35
这篇文章的内容太丰富,我看了好几遍才理清前后关系。你的文字是一样出色,是我的问题,宗教,艺术,人文,放在一起,我的脑容量不够了。
读懂以后,才能体会世间的奇妙,每一件事都是前后关联。这让我想起你和安娜初次遇见紫衣主教,在那个山洞前,她画的欧洲龙。那好像是一个起点,然后就又了一个又一个串起来的故事,像是那串天使颜色的玫瑰经。
谢谢你分享给我们你的感受,我感觉到了,那神奇的力量。
mizi 发表评论于
2014-04-29 05:51:24
晴,因为你,“认识”了紫衣主教,但坦率地说,每次看到他的照片(包括现在有时在电视上看到他),就觉得他这几年苍老得很快(你前一篇博文更加深了这个印象),而且很忧心、很负荷的感觉。唯一看到他舒心微笑的是前一阵你贴的那张他和教宗“家人”一起的照片。但是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心思如此细密而且充满爱心,我想如果生活在俗世中,他应该是个很有质地的男人。安娜,无论曾经受过多少磨难,但她是一个真正有福的孩子。
我记得San Spirito里老米的那个木雕,在Bargello里也有一个他的木雕作品,同样的主题,但是尺寸小很多,只有2、3寸吧,罩在一个玻璃壳里。你知道我看这些没有你那样宗教的感情(希望偶实话实说不是冒犯哈),我纯粹就是盯着那些肌肉啊、线条什么。知道我当时的感触是什么吗?我除了感叹他如此逼真的、让木头都变得有生命外,就觉得他当年在San Spirito停尸房里研究那些人体的时间一点都没浪费,太值了。但再想想,还是因为他是旷世奇才的缘故,要不那么多医学院毕业的咋就没一个也能和老米一样整个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捏?
回来后工作忙吗?希望你的低烧是彻底好了,自己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