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伏,人从犬,貌似是说天太热,人像犬一样趴着,因热而须潜藏的时节。英语中,伏天被称为“Dog Days”,很传神。
古人说,“夏至三庚”即入伏,所谓“夏至三庚”,即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
按照天干地支的计算,每一天都有一个代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日期“代码”就来自于天干地支的排列组合。
例如2014年6月21日夏至那一天为“癸亥日”,6月28日为夏至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午日,7月8日为夏至之后的第二个庚日—庚辰日,7月18日为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庚辰日,于是2014年7月18日入伏,即初伏开始。7月28日为庚子日,进入中伏;8月7日为庚戌日,进入末伏。2014年的三伏天总共是30天。
初伏,是“夏至三庚”;末伏,是“立秋一庚”。也就是说,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开端,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起始。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那么三伏共有30天;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那么三伏共有40天。
以2013年为例, 2013年6月21日夏至,为己酉日。夏至后的第三个 “庚日” 是 7月13 日,庚辰日,入伏。7月23日,庚寅日,进入中伏;8月2日,庚子日,但尚未立秋,中伏继续。8 月 7 日立秋(2013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 “庚日”是8月12日,庚戌日,进入末伏。
所以2013年的伏天一共40天,即: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2014年8月7日立秋,这一天恰好是“庚日”—庚戌日,末伏便从这一天算起。从前这种现象被称为“伏包秋”。实际上,更多的还是立秋之后数日进入末伏,即“秋包伏”。古人有:“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的说法。不敢奢望“凉悠悠”,只要别“热得哭”既可。
转自宋英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