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什么抵制哆啦A梦?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

    党报从动画人物身上也能发现新的斗争动向。。。




 
我们拿什么抵制哆啦A梦(机器猫)?

神通广大的哆啦A梦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中国遭遇一次媒体的“围剿”。几天来,不仅成都当地的三家主流媒体率先发难,连大名鼎鼎的《环球时报》也加入了战团。这些媒体评论的观点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不再赘述,就看看这些标题吧——《国人不能盲目追寻“哆啦A梦”》、《别让哆啦A梦稀释我们的痛点》、《警惕“哆啦A梦”蒙蔽我们的双眼》、《国人决不能让“哆啦A梦”轻易收服》。如此看来,这只蓝色大脸机器猫的罪过,委实不小。

    好吧,就算哆啦A梦有罪过,是“日本输出国家价值观和实现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好吧,就算哆啦A梦的背后隐含着“极强的政治意义”,对广大中国人民的影响“到了让人害怕的程度”,我们怎么办?按照几位评论作者的意思,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拒敌于国门之外”。可是,哆啦A梦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很多中国人喜欢,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很多人民也喜欢,你拿这个世界级的动漫形象怎么办?总不能指望几篇来势汹汹的文章就抹去一代人两代人的集体记忆吧?总不能求助哆啦A梦,从他那无所不能的口袋里掏出一个记忆消除器吧?

    在我看来,义正词严的背后,隐藏着的实际上是一个“怕”字,是一种“文化不自信”,再上纲上线一点说,是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辨别能力的不信任。纵观这几篇评论,不可谓不苦口婆心,不可谓不语重心长,但人民群众不是三岁的娃娃,看什么不看什么、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真的不用几个媒体评论员来从旁指导。谁比谁傻多少啊?

    当然,对哆啦A梦,你可以批评、可以抵制,甚至可以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彻底封禁,但你不能握着我的手,替我操控遥控器。你有你发表言论的自由,但请你尊重人们喜欢哆啦A梦的权利,同时,也请你尊重人们童年时代的记忆。

    一个国家可不可以输出自己的国家价值观、可不可以实现自己的文化战略?同时,一个国家可不可以抵制另一个国家输出价值观、可不可以阻止另一个国际实现其文化战略?答案显而易见,都是可以。但真正的问题是,人家输出了价值观、实现了文化战略,你拿什么来抵制、来阻止?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你是做大禹的爸爸还是做大禹?如果你选择做大禹的爸爸,那么,在洪水袭来的时候,你所拥有的是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长堤还是处处管涌的“豆腐渣工程”?

    哆啦A梦为什么会走进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两代人的集体记忆?这问题最终还不是得怨我们自己?当我们电视荧屏上的少儿动画节目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哆啦A梦、阿童木、圣斗士、变形金刚、米老鼠、唐老鸭这些“外来户”填补了空白,给很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童年印迹。现在再来指责人家“文化侵蚀”甚至“文化侵略”,你怎么不同时指责一下当年允许这些片子进口、播放的广电总局?

    日本是动漫大国,也是文化大国,搞“动漫外交”是他们当然的考量,这与我们当年搞“乒乓外交”、现在搞“孔子外交”是一个道理。谁出门做客不穿自己最好的衣服呢?有评论员甚至指责哆啦A梦做首位卡通大使的仪式由外务省主持、“而不是由主管经济或文化的部门去推动”,这简直是贻笑大方。首先,哆啦A梦做的是“大使”,这个“大使”不是我们这里经常所说的那种“形象大使”,而是日本的“首位卡通大使”,且是无任所大使,搞的是“动漫外交”,由外务省来办理,合规合距;其次,说明日本人对“动漫外交”的重视程度,真的是把哆啦A梦当成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事儿也轮不到经济产业省或者文部省来操办。两相比较,我们其实应该汗颜,毕竟孔子学院的操办者只是教育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国家汉办。差距摆在那里,评论员先生怎么好意思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我们可以讨厌日本,甚至可以仇恨日本,但首先你得知道日本是怎么一回事儿。也就是说,你可以不“亲日”,甚至“抗日”,但你首先必须“知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样简单的道理摆在那里,怎么还能拿起嘴来就说?

    我们当然要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但首先我们要学会兼收并蓄、学会吸收人类文化的先进成果。文化自信,靠的不是抵制,而是包容;文化软实力,靠的不是拒哆啦A梦于国门之外,而是看我们的金刚葫芦娃、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光头强能不能输出到日本或是其他什么国家的电视荧屏上。喊口号是容易的,做世界级的动漫是困难的;禁绝哆啦A梦是容易的,阻止它受人欢迎是困难的。这道理很简单,但却不是砸下大把银子搞“文化大发展”就能一蹴而就的。

    抵制哆啦A梦,没问题,但问题是,我们拿什么来抵制它?靠呐喊、靠批判、靠评论员文章,很显然不行。这才是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

    最后顺带说一句,在哆啦A梦问题上,先别着急批判日本的价值观输出、文化战略以及批评广大喜爱哆啦A梦的人民群众,还是先想想是谁让这只蓝色大脸机器猫走进了国门吧。

作者:林海东
搜狐博客  2014-09-26




2013年8月,日本申奥特殊大使“哆啦A梦”参加申奥活动。



附:2014年9月25日,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日报》在第二版头条刊发署名为“程锦坪”评论文章:

警惕“哆啦A梦”蒙蔽我们的双眼
 

    近年来,“蓝胖子——哆啦A梦”(机器猫),带着日本政府柔性推广自己的使命,出现在许多中国城市的街头,展现日本所谓的核心价值——“尊重和友谊”。在这一文化推广活动背后,我们必须清楚其背后隐含的极强的政治意义。
    2008年3月,日本外务省在任命卡通人物哆啦A梦为日本首位卡通大使的任命状上写道:“希望你身为动画大使,代表日本,将日本的动漫文化介绍到全世界,并且让全世界的人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培养更多的日本友人。”2013年4月6日,东京2020申奥委员会选定哆啦A梦为特殊申奥大使,日本官方表示,“哆啦A梦展现日本的核心价值——尊重和友谊”。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哆啦A梦是日本输出国家价值观和实现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认识到这一点,当我们在亲吻“蓝胖子”面颊时,就应当更少一些盲目,更多一些冷静思考。
     在“蓝胖子”不遗余力培养“更多的日本友人”时,日本一直有着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另一面。日本安倍政府上台以来,无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要求日本反省历史的正当要求,一再极力掩盖、漂白侵略历史,引发国际紧张局势。今年8月,在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日本政府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再次颠倒黑白,鼓吹“中国威胁论”,声称考虑设立一支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部队。如果说哆啦A梦代表了善良人们眼中的日本,安倍政府代表的同样是一个真实的日本。
     要赢得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礼记》中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69周年,作为战争加害方,日本不但没有认真做出深刻的历史反思,反而屡屡上演篡改历史教科书、右翼政客等到靖国神社参拜二战甲级罪犯的丑闻。美国当代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花与刀》中认为,“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这样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情感,尊重历史真实的国家,怎么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要获得友谊,首先要获得他人的认同。《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更需要真诚以对,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菊花与刀的矛盾结合,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言,日本是个矛盾的民族,既忠诚不二又背信弃义,他们有庆贺幸运的仪式,但没有赎罪仪式。“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试问一个自身价值观矛盾的国家,一个“负恩于历史和社会”的国家,怎么可能获得别人的认同?
     历史的作用在于为当下社会及其发展提供借鉴,文化的作用在于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刻,我们沿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轨迹,深层反思“哆啦A梦秘密道具展”背后隐含的内容,不是在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而是希望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更多人冷静看清日本文化中的暧昧本质,永远铭记历史,并在铭记中开创中日关系新的未来。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的座谈会上强调,“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认真坦诚面对历史。这样的日本,才能获得世界的尊重,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



相关文章:
     有关日本
    
中日两国

     
遥望故国
     
日本国歌与中国哀乐还有那无知的孙杨
     
一生拥有两个祖国的“夜来香”(图/视频)
        
回顾日剧三十年 你观看过几部?
         用《菊与刀》解释当今日本合适吗?
     
与日本有交点的中国人和无交点的中国人
         
历史时代的划分 亚洲诸国各持己见
         
如何看日本?如何看中日关系?     
         日本将迈向军国主义老路?
         
日本解禁的集体自卫权到底是什么
         
回顾:中日这些年的和解与反目
     
微博上发现:中国游客去日本要买的12种药品
     
访日与反日一样汹涌 中国访日游客时隔两年再创新
    
中国游客在日本最喜欢买什么?
    
游客大过天 读领事馆两篇告示有感
     
从图表中看到中日两国最真实的差距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不再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的日本人(图)
     
日本最近的奇闻轶事一、二
    
日本是充满噪声的国家吗?
    
“提前5分钟行动”:日本的常识,世界的非常识
    
中国记者:东京的垃圾哪里去了
    
日本女性的晚婚与晚育  
     
孙文的女人
    
日本基督教血泪史 和一个中国人的传闻
    
前中超主教练冈田谈在华执教感受
    
走进鲁迅日本留学时的阶梯教室 
    
日本大学的学生食堂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反正不能拿:红宝书和革命语录、领导讲话来抵制。
民族解放 发表评论于
习胖子说“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这应该是说给天朝人听的。
阿留 发表评论于
混球时报时常放屁!这个片子20多年前就引进了,小人书甚至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现在的“自信”还不如那时候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