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晚间彭博社财经频道的“Studio 1.0”节目播出了一段黑莓的采访录音。黑莓CEO程守宗(John Chen)曾在今年7月份表示,即便是收到了中国公司的收购要约,他也不能接受,因为使用黑莓手机的西方政府不可能批准这笔交易。
这段录音在今年7月23日录制。当被问及他是否会将黑莓出售给中国公司时,程守宗表示:“我们可能无法这么做。我们的最大用户群之一就是‘五只眼’情报联盟中的政府。我认为向中国出售公司将会引发大量监管问题和担忧。”
在财经网站Benzinga引用匿名消息称联想将向黑莓发出收购要约之后,黑莓股价在10月20日大涨8.5%,创下自今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五只眼”,是指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五国达成的一项情报共享协议。黑莓专注打造其安全声誉,以赢得企业和政府的移动设备管理合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都曾被发现使用过黑莓键盘设备。
程守宗上月参加APEC CEO峰会。他说,有兴趣与中国公司合作,以增加黑莓在中国智能机市场的影响力。与会期间,他曾与联想的杨元庆、小米的雷军会面。谈论相互对市场的看法和合作的可能。
现在,程守宗表示:我的办公桌上没有任何收购要约。“会面、谈市场,都不是要约。在考虑出售前,我宁愿让黑莓拥有重大价值。”
黑莓目前的市值为58亿美元。
2。黑莓的现实与未来
向中国出售黑莓确实会引发政府的大量监管问题。这点联想、小米都心知肚明。这也是前年,黑莓尝试出售时,为何以失败告终。当时,联想确实是收购黑莓交易的兴趣者。后来联想退而求次,从古歌手里买了摩托的硬件/生产/销售/市场等和约,希望与google一道建立全球通讯平台。
黑莓不能出售,市场又打不开,因此备受折磨。程守宗上任后的第一尝试就是节流:解雇人手,包括很多高层。第二尝试就是加大与政府和情报部门的合作,开发专有的保密平台。效果有,但见效慢。和当年惠普买下Palm一直不赚钱的情况类似。
有点很讽刺。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和行踪被监视,这是老美干的最赤裸裸的一次。这也是黑莓平台的情报“付”作用吧?
黑莓要突破现实,还有一个尝试就是前半流程的节流,这一点小米最有效。他们有机会合作,但目前不大,只是一种未来。
今年7月,苹果与IBM达成合作协议,借助于IBM在大数据和企业软件方面的优势,苹果将向企业发售可定制版的iPhone和iPad。8月份,谷歌与惠普协商推进Android进军企业级市场,推广基于Google Now的信息搜索引擎服务。过去三个月,微软的“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就是要捍卫它的企业移动解决方案。就是说,目前“全球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厂商都开始了企业级业务移动时代的争夺。这就是说,就国际市场来讲,这对黑莓的未来是很“frustrated”,它的突围很困难。
3。再说联想的收购整合之路
“世界上有各种品牌,每个品牌走着自己的路。世上的路,本来就有很多条。
1)华为与3COM合作是一条路,华为成功了;BABA和YAHOO的合作中,BABA成功了。也有失败的:长城与IBM合作,最后长城没有突围,IBM也失败了。这是合作的路。
2)还有别的路,自创路:小米的路,格力的路,浪潮的路,曙光的路,鸿海的路,海尔的路。他们都是从抄袭、改造、到自创。就这“路”来讲,他们走的和苹果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管是从实业到互联网,还是从互联网到实业。最后就是如何使自己可持续发展。
3)还有一条是联想的路:收购路。自己有了钱,就收购,从而打开了国际的大门。联想可以这样,以国内市场养出了国外天地,那小米为何不可?它比联想的自创专利可多多了。”
这是我在两个星期前写的一些看法。现在接着多写点:联想的收购路、整合路。
随着联想收购IBM的THINKPAD,花了两年才整合成功。现在不论桌式还是手提电脑,联想都稳坐一、二把交椅。去年,联想收购IBM的THINKServer,到上个月花了一年多一点就整合成功,全球开始大面积销售服务器。这个季度的业绩会很好。
在这一年的整合中,联想花了很多心思。尤其,与IBM达成“一账通” --- IBM的任何客户,只要用IBM的帐号,就可以在联想的渠道购买任何的联想开放产品;反之亦然:联想的任何客户,只要用联想的帐号,就可以在IBM的渠道购买任何的IBM开放产品。---这是一个企业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大步骤,对IBM,对联想都至关重要。
那么,联想的手机呢?按THINKPAD花了两年,THINKServer花了一年两个月,那联想的摩托手机应该也是一年到一年半的磨合期。我认为明年春夏交接时分,联想的摩托手机应该在某个海外大洲上市。反应好的话,应该会在全球推出 --- THINKPAD,THINKServer均是在全球各大洲同时推出的。这次手机显然不同,有50个国家的三百多个移动营运商要测试、合约、入网,不比电脑,只要和微软合约了,和各国的“安检”合约了,和各国的维修商合约了,由全球三大Hub就搞定了。
关于和Google,有些人看的太严重,主要是对实业的运作不通而过分担心。联想手机给古歌的License费,如同联想手提/桌式电脑要付给微软us$40大洋一样的道理。只要你开发出自己的“BIOS”,界面自我,剩下的全部License给Google,就可以全球50个国家开卖了。
联想手机的走出去,箭在弦上,指日可待。当然,走出去不见得就一定能赚钱。只是一个路子。不走,如何知道?
未来中国公司的合作路、自创路、合并收购路的案例还会很多。
----------
国外收购合并之路,还有一个意义:他们不是为走出去,而是为关掉某些对手:
例如,硬盘Maxtor买下Quantum,一年后就把Quantum给关了;Seagate买下Maxtor,两个季度就把Maxtor关了。几年前,HGST(Hitachi)把IBM硬盘买下,两年就没了IBM硬盘。三个月前,WD买下HGST,也是为了自己在SAS领域与Seagate抗衡,HGST的名字还会留多有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