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沿途小镇
2014.12.31.雨转阴,阴转晴。
早晨8:00,在凄厉的雨中离开酒店。走2号国道,穿越瑞姆塔卡山(MT RIMUTAKA),沿塔拉鲁阿森林公园(TARARUA FOREST PARK)、鲁瓦汉尼森林公园(RUAHINE FOREST PARK)东麓,奔耐皮尔。这条路是著名的‘新西兰经典葡萄酒之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
惠灵顿的高速公路有她的特殊之处,为充分利用空间,出口都开在右边(小镇的方向)。我按GPS的指引直行,走着走着,不小心就上了右边道口,无可奈何地转下高速进了小镇。抬眼看到麦当劳的招牌,正好解决民生问题。吃完早餐继续上路,这回有经验了,紧靠着左边走。但也是经验之谈,仔细听GPS详解就不会出错,而最新版本的GPS在这一路都是相当给力。
走过一段弯曲平坦的路段后,开始穿越瑞姆塔卡山。在南岛有穿越南阿尔卑斯山脉的经验,不该对爬山有什么大惊小怪,但这段坡路,可以和我们走过的任何一段山路相比。其陡、其长不必綴叙,因为是没有森林植被的草坡,可以清楚地看着整个大山,看着汽车像蝼蚁爬地球仪似地沿着S型轨道向上攀旋。不要说乘客,连我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司机也有点眼晕。但毕竟是‘老江湖’,控制速度、理顺情绪、集中精力把好方向盘。顺利的上山,刺激的下山,然后走进开阔的怀拉拉帕谷地(WAIRARAPA)。
走过南岛的坎特伯雷大平原,其他平原都可以视而不见,但今天走怀拉拉帕谷地的特殊之处在于,除了一望无际的牧场、葡萄园外,就是鳞次栉比的小镇。‘鳞次栉比的小镇’用在新西兰也许不太恰当,但刚从人烟稀少的南岛归来,走不多久就能遇到小镇,而且是超过三条街的千人镇,确实令人振奋。
10:00,到达有4000人口的“新西兰水仙之都” 卡特顿镇(CARTERTON),信息中心不开门,转了一圈后离开。
14分钟后,到达有20000人口的剪羊毛之都,马斯特顿镇(MASTERTON);
33分钟后,到达有580人的畜牧小镇依卡塔胡纳 (EKETAHUNA);
23分钟后,到达有2600人的钓鳟鱼小镇帕希亚图阿 (PAHIATUA);
14分钟后,到达有1480人的枢纽小镇(连接玛纳瓦图、霍克湾和怀拉拉帕三个地区)伍德维尔 (WOODVILLE);
23分钟后,到达5350人的北欧风格(丹麦、挪威移民带来的斯堪的纳维亚SKANDINAVIEN传统)小镇,但尼沃克(DANNEVIRKE);
20分钟后,到达另一个北欧风格小镇诺斯伍德(NORSEWOOD)。
下午1:00,到达77400人的著名果都哈斯丁(HASTINGS),这可是在新西兰上数的城市。路过一家寿司店被里面的美食吸引,午餐就在这里解决。
下午的目标就是酒庄。老伴告诉四姐:如果只领你看了南岛那几个酒庄,我会觉得有遗憾。今天这两个看完,你参观酒庄的心愿就圆满完成。
2.醉美酒庄
2:00,来到内皮尔著名的教堂路(CHURCH RD),访问教堂路酒庄和使命酒庄。
教堂路酒庄(CHURCH ROAD WINERY),由卢森堡人于1897年建立。卢森堡人返回家乡事,酒庄交由一位年仅19岁的酿酒师管理。他就是被尊为新西兰精品红酒之父的汤姆•麦克唐纳(TOM MCDONALD)。他从十几岁便从事酿酒工作,1949年首次发售赤霞珠葡萄酒,随着红酒品质的提高,逐渐受到鉴赏家青睐。汤姆退休后,酒庄一度关闭。1989年,教堂路酒庄作为新西兰优质红酒产地的核心重建。
如今,它处于新西兰优质葡萄酒生产的前沿,它的霞多丽酒和波尔多红葡萄酒广受赞誉,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这些高级而复杂的葡萄酒结合了成熟而独特的霍克斯湾葡萄的特性,还使用传统酿制技术进行细微的调色。
这个酒庄每天都有葡萄酒参观团(WINERY TOUR),工作人员为你详尽的讲解从采摘、酿造、储存的整个过程,告诉你许多“背后的故事”,带你参观酒窖、酿造工场及葡萄酒博物馆。
走进酒庄的感觉就是幽深、厚重,老伴的评价是:“贵而不华。”三姐、四姐要买两瓶酒作为新西兰的特产带回中国,就问了一下比较高档的种类。一位老绅士走过来告诉我们,这些葡萄品种都是从法国引进,在当地生长的。不同品种的葡萄酿出的酒就能品出不同味道,有草香味,有花香味,而且不是每年都能出酒,要看当年葡萄的质量。对于三姐最感兴趣的问题:“到底哪个好,”老绅士不置可否。
使命酒庄(MISSION WINERY),是新西兰葡萄酒诞生地。她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队法国玛利亚修道会传教士,带着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一些葡萄藤来到新西兰,创建了使命酒庄。自1851年酿造出第一批葡萄酒起,以酒庄名字命名的‘使命’(MISSION)系列葡萄酒,经历了沧桑变化,如今已成为新西兰葡萄酒的标志,受到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的追捧。
酒庄从未遗忘自己的法国传统,多年来教会兄弟经常到法国学习传统葡萄种植技术与酿酒工艺。如今,酒庄运用学到的知识,融合传统酿酒艺术与最新科技,酿造出的葡萄酒既具有新世界的浓郁果香,又有157年酿酒传统带来的丰富层次感。
年初来这里品酒时,导游介绍说:这家负有教会‘使命’的酒庄,从不把盈利放在首位。她为玛利亚修道会全权拥有,酒庄的所有利润都用于资助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修道会活动。同级水平的酒这里价格会比较低,这里出产的顶级品牌,常常是不等上市,就被葡萄酒行家抢购一空。老伴当然是有备而来,绝不会错过机会。四姐在这里买了一瓶高档黑比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
虽然是第二次来,酒庄的华美依然令人震撼。这座由古修道院改建的酒庄,不仅有绝美的田园风光,还有著名的‘使命餐厅’和‘使命教堂’。有高高穹顶、拱形窗户和法式大门的小教堂是举行婚礼的理想之地,当然要提前很久预定。
浏览了酒窖、花园、教堂,站在草地扶栏远眺,霍克湾的美景尽收眼底。和葡萄园连在一起的大片草地,构成新西兰独一无二的圆形露天剧场,著名的使命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许多国际明星的捧场,使得音乐会名扬世界。
四姐此行的一个主要心愿是访问酒庄,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她,此行无憾!这里是新西兰十大酒庄之一,是世界级水平的综合酒庄。
我的感觉不单单是品了几杯酒,买了几瓶酒,参观了几个酒窖,深深打动我的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说不清楚,用酒庄的解说词结尾:
“我们的哲学是保护土地,提升土壤、葡萄树、葡萄园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对将土地、知识、经验传承给下一代,以及保护我们的文化、保护令我们自豪的传统来说,至关重要”。
3.又见耐皮尔
4:00,到耐皮尔(NAPIER)。年初来这里时写过一些见闻,曾有网友因为读了我的游记而爱上了这里。故地重游,我也有许多新的感受。
惠灵顿的雨不见了,葡萄酒路的阴霾消失了,耐皮尔的艳阳,永远那么灿烂。不同于年初的是,被库克船长称为大湖的那湾净水,今天似乎有了点脾气,掀起半米高的浪,有声有色地发出阵阵海的喧嚣;不同于年初的是,2014年最后一个下午,街上的人们不见了,四姐特别期待的穿着上世纪30年代盛装的绅士、淑女,也没了踪影;当时满街跑的老爷车也只看见一辆,由一个头戴皮帽,身穿皮坎肩的黑胡子大哥驾驶,乘客是穿着怪异的几个年轻游客。
我正在找上次没见着,但在文章里提到过的毛利传说中‘海的女儿’塑像,海边传来的悦耳歌声,引我们走向海边广场。舞台上,准备今晚跨年晚会的演员正在彩排。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听着无可挑剔的混声配器,原来只有一个贝斯手,一把电吉他,三个主唱。我想可能还有其他乐队加盟,否则的话,这几个人怎么撑的下五六个小时。我在不同角度照了几张相,老伴儿凑过去,和她们聊了几句,得知今晚的音乐会,就是她们五个人。
她们试唱完毕,准备吃晚饭了,我们也该回家喝酒了。今天住的地方很方便,离海边很近,很宽敞,我们在超市买了鱼,回家做了四个菜,我喝啤酒,她们喝今天在酒庄买的葡萄酒。
8:30,酒到微醉,饭至半饱,暮色中,我们沿着海滨走到晚会现场。
和小时候看大戏的场景相似,草地上以家庭为单位散座着一席观众,不一样的是,这些观众似乎不太在意台上的事。台上,晚饭前和我们打过招呼的妹子尽情地表演(不亚于春晚水平)。台下,有随着歌声起舞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坐在凉椅上,戴着耳机摇头晃脑的年轻人;有坐在石崖上,面对大海,晃着腿欣赏斜阳的看官;更多的是,不管台上表演什么,都保持一副发呆表情的木然观众。简单地说,这就是传承几百年的英伦习俗,今天如此,明天也不会变。
三姐、四姐听不懂唱些什么,远远地到海边溜达去了。考虑到明天还要赶路,我们也不能久留。
9:30,沿着市区内的街道回旅店,途中,拍下了夜幕中的路边花圃。
里程表读数:4036公里。
2015.1.28. 於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