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中的心理释放

人生旅途,岁月记忆,边走边记,随意歇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常常要开车去看儿子,一个多小时在高速公路上的狂奔,心中的很多急躁、冲撞的情绪像是有了个突破口,随着脚下的油门,奔突涌出,开完了车,自己都有心理上过瘾般地畅快。看到老朋友同学微信上不停发出的跨年烟火,突然有一种另一类的明白,过年放烟花对于中国人的重要。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已经提到了净化“katharsis”,也即通过情绪强烈的活动,如诗如艺术活动,使得压抑或者潜在的心情得以宣泄,如同倾倒般地清空,因而使人获得平静、舒缓的轻松。他其实是看到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的情绪,常常是坏情绪,困扰又难缠。到了弗洛伊德,他更是将此种情绪归到了性本能“libido”上,认为出于社会、道德以及人与人之间需遵守的种种规范,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被迫压抑起自然的性本能。姑且不论他将这种压抑归为性压抑是否准确,但是种压抑是存在的事实。长此以往,可以想象若无无可疏通的渠道,内心许多淤积的情绪可能就会外化为暴力的冲突。


在此种意义上,宗教的存在和其作用在此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充足的存在理由。也即人是需要在情动于中又无所释怀时,有个机会或理由去释放,达到安宁。因此,基督教有忏悔与祷告,唱诗圣颂来抒发缓释。佛教无边的慈悲与修行终身,为的都是去执着断苦恼。然而无宗教的中国,情形会怎样?当情不能自己,基督教会将愤怒列为七罪之一,要感恩顺从以抑制;佛教会将怒气列为七情之一,要明辨正见以解脱;可是对于无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全年最大心动归根的仪式,就是春节,而春节的鞭炮,每个人都要亲自上阵,手中的鞭炮仿佛是,其实就化身为危险的武器,亲手点燃,抛向假设的厉鬼与晦气,巨响中心结霎时挣开,烟消云散。这是全民的狂欢和发泄。


声声鞭炮,囂嚣烟尘,枪林弹雨般地在演示着战场般地心理的冲锋陷阵、攻坚突围,短短的跨年一小时间,多少的龙蟠虎踞、顽强堡垒纷纷土崩瓦解、坠落无形。满眼的硝烟弥漫、满地的红粉碎屑、满耳的炮火轰鸣、充鼻的火药气味,与战场的血腥震撼、摧枯拉朽别无异样。这是一次成功的移情和宣泄,这是运用起人们所有的身体器官的一次热血沸腾。如果是净化,这很够彻底了;如果是满足,这也相当如愿了。中国人需要这一年一度的歇斯底里,与心中的悱恻缠绵,做一次的开怀与了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