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拉契雅山径7日行 - (7) 穿越康州 第六天 3/20/2014

瞎猫爱思考喜读书,野猫善行动尚自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昨夜的大雨到了早晨停了下来,我们因小木棚的庇护,所有的背包,衣物特别是鞋子都是干干的。住帐蓬的人就没那么运气了,特别是背包客住帐篷已习惯把鞋放在帐篷的夹层之间,因为走了一天路,鞋的味道极大而且沾了很多泥土。下雨时却一定要放到帐篷里面,这位老兄大意了,鞋淋的透透的,不过有办法,俩个塑料带套到脚上再穿鞋。

 
野外活动总会遇到各种意外,徒步者也会想出N中办法来应对各种意外。 帐蓬虽防水但表层的水却不能马上蒸发,卷起来捆在背包上比起干燥的帐蓬要增加一倍的重量,今天共走7.5 英里。早上沿河边走,路途平坦约2英里非常轻松,然后爬山,遇上陡坡,幸好是上山,要是下山就更难了.



特别困难的是经过昨夜的大雨,山径的雪已荡然无存,但气温还底,积水的地方结成冰块。无雪的山径鞋上不必穿雪链,因为雪链上的铁爪踩到石头磨损的厉害而且打滑,但在有冰的路上则必须靠它抓紧地面防止跌跤。头几天我们在雪地上行走,出发前就穿上雪链直到露营地。而今天我们要不停的根据路况穿上/脱下雪链,对于年轻的姑娘小伙这不是问题,背着三十多磅的背包,一个金鸡独立就能穿上/脱下雪链,我则必须卸下背包才能完成这一连串动作。看过“Wild”电影的同学一定还记得女主角第一次把包搞到背上的尴尬,虽说很夸张但也真实的表现出把包背到肩上是最费力气,所以除非要加减衣服,途中停下喝水,我们宁可负重也不卸背包,或者靠着斜坡撑起背包,以便能轻便快捷的上路。沉重的背包一但由双肩背起,比提在手里或抱在怀里轻很多,背包的重量分散在俩肩俩胯加上腰部比常人想象的要好的多。现代户外背包设计很棒,材料轻防水还有金属架支撑使背包和身体之间透气,上下左右都有活动的背带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身材。徒步的第一天领导认真检查并调整每个人的背包,确保每人的背包处于最佳受力状态。而今天我们要不停的根据路况穿上/脱下雪链,背包卸包让我苦不堪言也耽搁时间,我的队友看不下去,让我站稳,伸出脚由她帮我穿上/脱下雪链,在此深表谢意,可惜她不懂中文。

途中最困难的坎是“挤柠檬” ,俩块巨石间一条小缝又陡又窄,胖子肯定过不去,中间只有个巴掌大的支撑点,几乎九十度,幸亏不长,踩在支撑点再跳一下就过了险关。



这里我就庆幸是下不是上,没有梯子我怎么能上的去?小小的刺激为我们的徒步增加了快乐,每当一个人通过,就是一阵欢呼。

 
到了露营地看到小木棚无人入住,李欧松了一口气,五天的雪地帐蓬,特别是昨夜的大雨,领导也吃不消了。今晚就和群众打成一片,挤在木棚里。木棚内可以摆开七张睡垫,八个人稍微有点挤,睡垫之间略有重叠。不过钻入睡袋后人的空间有限,多余的地盘实在也无大用。以我之见她早就该和我们挤在一起,身为领导她总是尽可能为我们创造好条件,令我十分感动。我爱旅行,无论与朋友还是家人出行,事无巨细都要我来操心,这次跟着组织,有专业人士带队,不必操心还 时时受到照顾,得以充分享受旅行的快乐。 

晚上7点半,又来了一帮,10个人。在这荒山野岭同类相见十分兴奋,相谈甚欢。他们也是学生,属于西康州大学,我们由北向南,而他们则是由南向北。西康州大学春假比我们晩一周,今天是他们的第一天,走了12英里,以致天黒才到露营地。每个露营地只有一个木棚,已被我们入住,他们只能点亮头灯搭帐蓬。他们当中只有俩人曾野外露营,其余8人都是第一次徒步,4天走40英里,而我们7天53英里。无论从经验还是组织协调都无法与我们相比,好在他们年轻,高涨的热情充沛的体力弥补了经验的不足,我要跟他们徒步那是死定了。去年康大第一次组织AT行,也是由南向北,越走越冷,途中遇大雪困在小木棚一日,增加了穿越的难度,以致今年改为由北向南。 去年我也曾想参加徒步穿越康州,只因家中琐事忙昏了头,错过了报名时间,令我懊恼不已,今年我在开始注册的第一时间上网搞定。由于去年的经验积累,今年的徒步行组织的更加周密合理,加上一周的好天气,除了一场夜间的大雨,我们一直走在阳光灿烂的山间,真有塞翁失马的感叹。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