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的暇想

文字的力量, 是幽禁的梦给了心最自由的飞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后的晚餐”的遐想

没有艺术天分的我,却对艺术文化及历史情有独钟。
漫步于艺术走廊,是一份莫名的惬意和暇想。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集艺术和科学于一身。2年前在米兰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站在他的大型壁画“The Last Supper"前!
需要在半年前预定的门票,幸运的我们在网上投得。经过严格的保安系统,当眼前呈现的是几个世纪前的被称之为人类绘画极品的“The Last Supper", 心中泛起的是一生也知足了!但这无限知足的背后却是一丝莫名的感慨。
作为发明家的达•芬奇打破常规壁画颜料,而大胆采用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万万没有想到这种新颜料是绝对不适合于壁画,在创作后五十年后因湿气而开始严重剥落。如今壁画所在的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每天都严格限制客流,并禁止拍照,且只能在壁画前逗留十分钟,而在历史上更从来没有停止过修补,如今只有壁画的42.5%是真实保持着达•芬奇的原作。长期的修补,在评论家的眼里,作品已被清洗的太过明亮,而在我的遗憾里更多的是流失的原味。
然而正是这种流失的遗憾,在这集科学,艺术和哲学于一体的“The Last Supper"中,不断体现着“宁愿在探索中失败”的精神,也正如他所言,
“Learning is the only thing the mind never exhausts, never fears, and never regrets.”
遗憾中流失的原味,不正是精神上体现的不断创意,不断实践的人生哲学?
I believed more than birds could fly.


iwend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龄龄妈妈' 的评论 : 是大女儿, 4年前的
龄龄妈妈 发表评论于
照片上的是你还是你女儿?
iwend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闲磕牙' 的评论 : 我朋友几年前去,没有预定,扫兴而归。我是3年前去的,已经是很难预定票了
iwend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上海土人' 的评论 : 谢谢留言!
闲磕牙 发表评论于
很多年前,我去过。 那时不用排队。里头大厅是女子修道院的饭堂。里面有3到4个立式座,以前是来处罚不听话的,两手要吊起来的。二战中为了防止被美军炸毁,用沙袋夹住画。后来美军真炸垮了整个建筑,但这幅画没炸到。
上海土人 发表评论于
不错,不错。
iwend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知无为' 的评论 : 谢谢留言!在我的字典里,停止思想等于停止生命。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建议你上教堂这样你的遐想真的可以飞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