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在你成为一个专家还是成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之间唯一的不同在于“专注”,仅仅这样就能变成天才吗?如果我们花些时间专注于某些事物,我们在这方面就都可以成为天才。至少那些大脑研究者是这么说的.最让人激动的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好好想想,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丧失了成为音乐家,高尔夫球高手,甚至围棋大师的机会,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从小开始练习?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天分? 这些人(大部分)想错了.按照一些脑科学家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开发并具有世界级的技能(或至少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他们在这方面没有受过物理创伤的话。显然上帝赐予的天分、大自然的"礼物",和遗传因素并不是他们以为的样子,或者至少不是我们中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样。事实上要成为一个“超级赛亚人”,并非靠的是音乐,数学,围棋或其他方面的天赋,相反,靠的是投.....

 

   在你成为一个专家还是成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之间唯一的不同在于“专注”,仅仅这样就能变成天才吗?如果我们花些时间专注于某些事物,我们在这方面就都可以成为天才。至少那些大脑研究者是这么说的.最让人激动的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好好想想,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丧失了成为音乐家,高尔夫球高手,甚至围棋大师的机会,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从小开始练习?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天分? 这些人(大部分)想错了.按照一些脑科学家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开发并具有世界级的技能(或至少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果他们在这方面没有受过物理创伤的话。显然上帝赐予的天分、大自然的"礼物",和遗传因素并不是他们以为的样子,或者至少不是我们中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样。事实上要成为一个“超级赛亚人”,并非靠的是音乐,数学,围棋或其他方面的天赋,相反,靠的是投入,专注,以及仅仅是简简单单要变得更好的愿望。理论上讲,我再重复一遍,任何人想要变得更好,那就会变得更好.

    也许一个"有天分的艺术家"仅仅是因为做了一般人无法忍受的大量练习,或者说刻意的做了这种练习.Anders Ericsson博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花了他2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神童,天才,"超级赛亚人",在The New Brain 一书中(这书现在在我的咖啡桌上),Richard Restak引用了 Ericsson的话作为结束:

对于"超级赛亚人"来说,目标并不仅仅是不断的重复同样的事情,而是力图控制对事物各个方面更高层次的掌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认为重复练习是件枯燥的事情,每次新的练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是他们比上一次做的更好的.


    因此关键所在并不在于你练习了多长时间,而是你怎么练习.基本上可以归结如下:

    我们大部分人总是想要练习一些我们已经擅长的事情,并且避免我们做的糟糕的.我们永远停留在业余的或者中等的爱好者的水平.

    然而调查指出如果我们愿意付出一些时间,并愿意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并不那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变得更好,更厉害,潜在的变得更加有才华。我们所需要的,就像Restak所说, “一种要掌控的激情”,这种专注引导潜在的专家做事时聚焦于其最敏感微妙的方面,并且从不满足.总会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并且他们想要去做那些可能不那么有趣的事情.Restak 引用 Sam Snead的话,后者是本世纪5个顶级高尔夫选手之一,他说:

    我也知道比起打低飞球,斜角球,或者在沙滩上打球让向后扬起的沙子弄你一脸, 在开球处挥动球杆则要好玩的多,但是这都归结于一个问题,为了成功,你准备付出多少?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的脑科学家们还做了很多很多研究,当然,我只是精选了一些,对于研究者来说花点时间做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X射线解析(PET)扫描是非常容易的,这使得很多新的研究成为可能.我进一步联想到,字面上来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棋手,小提琴手,数学家,程序员或者高尔夫球手等等,你事实上确实需要一些来自遗传的东西. 但是,那只是对于最好的来说,研究指出不管那特殊的"调料"是什么,这在使那些成为世界冠军的人们成功的原因中还占不到1%。其余的我们这些人,就算没有那特殊的“调料”,依然会成为世界级(至少国家级)高手,只要我们付出时间,并且遵循了正确的方法。

这里和热情洋溢者密切关联的是“努力吸收门槛”和“活力门槛”(又叫作“激情”)。人们总会属于图中三种类型中的一种:专家,业余爱好者或放弃.放弃者认为"我努力过了",并且觉得不值得再继续了.所以他们放弃.有什么值得你继续做的吗? 你知道你放弃的几率有多大吗?

不过最麻烦的--而同时又是我们最能控制的--则是业余爱好者满足于他们的现状.他们就是那些你经常会听到的,说下面这些话的人:"我当然知道还有更好的办法搞定这件事,但我已经掌握了另一种方法(更弱,更低效)而且它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简单以至于我可以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换句话说,他们通过了“努力吸收门槛”,但他们并不想努力学习更新更好的技能,他们不想再吸收了。但是这就意味着他们永远也无法跨过“活力门槛”,尽管跨过后他们大多就会对事物充满激情。能力曲线越是上升,用户的体验也就越发高涨。

我们是否能帮助大家使他们在成为专家的路途上更容易的坚持下来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能变得更好总是好的,无论是获得更多的快乐还是满足。丰富的用户体验,会带来更多的流量,这正是我们一直努力对我们的用户所做的。

当然,关于“从来不会太晚"...,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可以向奥运溜冰金牌吻别了,在5点4分的时候,我在想我的篮球生涯估计也基本没戏了。但想想吧,演员Geena Davis在几乎40岁的时候都获得了奥运的射箭项目的参赛资格。

而且如果神经方面的科学家是正确的话,你可以依靠学习(不是关在枯燥的小黑屋里)在任何年龄来促生新的脑细胞,想想吧,如果你现在30了,如果你明天拿起一把吉他,在你50岁之前你还能弹上20年呢。你还可以和一些牛X的乐队较量一番,而如果你已经50岁了,那没有理由不能在70岁的时候和他们较量一番呀。你还等什么呢?(全文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