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同一寝室里有七个女孩。食堂很挤,大家都喜欢把饭菜端回宿舍里吃,边吃边聊天。入校没多久,大家的饮食习惯就很清楚了:一个吃肥肉,六个不吃肥肉。那是八十年代,市场供应已经有很大改善,一般人家已经吃得比较好了,但那时还没有什么健康理念,只是觉得肥肉太腻,吃不进,而且女孩吃肥肉,有点不雅,没有淑女风度。那个喜吃肥肉的女孩,家里小孩多,条件差一些,不能挑肥拣瘦,从小习惯了给啥吃啥,倒也可以理解。
我自己从小不吃肥肉,一点点也不吃,坚决不碰。大排的一圈肥肉,吃前要咬掉,室友说像吹口琴。红烧肉的汤可以很油,捣在米饭里真好吃啊,但肥肉还是要咬下、吐掉。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向我父母告状,说我挑食,把肥肉偷偷藏在台板里。我父母也没有批评我,他们很理解我不吃肥肉。
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吃肥肉。
八十年代,猪肉还凭票供应,为了每次都能买到精肉,我母亲买通了菜场肉摊的小姑娘。每过一段时间,她就要送那小姑娘一包糖果,或一袋饼干,或一篮水果。行贿的结果是,每次排队买肉轮到我母亲,小姑娘就挑全精的那部分切下卖给她,而前后的顾客拿到的都是肥瘦搭半的肉块。
再说动物内脏。我们家那时只吃肝,鸡肝鸭肝,猪肝也吃一点。记得有一次,大概是读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一家饭店吃饭,点了一只葱爆猪肝。菜端上来,很香、泽色也很好。我父亲吃了一口,眉毛一皱,说,怎么口感不像猪肝?我母亲吃了一块,说,真的,有点不像猪肝。轮到我,越吃越觉得不像猪肝,同时脑子里开始发挥想像力,从猪的其它部位一直想像到猫啦狗啦兔子啦。那一盘猪肝,谁也没再去吃。
从此,跟猪肝说拜拜,再也不碰了。
*****
肥肉和内脏,对健康真的没有任何好处,这大家都清楚,不用多说了。只是,我觉得国内很多人对吃肉有个迷思,就是认为要减肥就得少吃肉,有心血管病就不能吃肉。
错。
应该说“不能吃肥肉,不能吃内脏”。各种肉类,是蛋白质最大最重要的来源,而人的身体不能没有蛋白质。关键是,尽量不要过多摄入肉类、禽类里面所含的动物脂肪。
因为动物脂肪在身体里转化成胆固醇,就会黏附在你的动脉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把你的动脉塞住,让你发心脏病、中风。
但是适量的瘦肉是好的。仅拿猪肉来说,不但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还有维生素B1,有机铁(血红素),等等,都是人体必需的。
除了宗教的关系和怜悯动物的原因而吃素以外,健康饮食并不一定要吃素,只要不吃肥肉,不吃内脏,不吃鸡皮鸭皮,做菜少用猪油鸡油,吃肉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
再回到大学寝室。那个唯一吃肥肉的女孩,到了大一的下半学期,就宣布不喜欢吃肥肉了。我到现在还坚信,她不是不喜欢,而是不好意思再在寝室里吃肥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