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宁巨流河读后感的读后感

简宁宁的读后感 bbs.wenxuecity.com/rdzn/3693339.html

错过了宁宁的读后感,今天才得以一读。我读后最大的感想是这充满感情的文字很美。相信齐邦媛(女)先生的巨流河一定也很有感情的文字,但鉴于它的部头,与我已是另外的空间,也许退休后有机会再读吧。而现在我忍不住要抒发下在宁宁在读后感里的到的交流的快感。

宁宁的读后感我只看了一遍,因为我怕多读一遍会破坏它的味道。我已开始断篇的意识流里回味最多的,是在那个战火的年代激发的做中国人的骨气,弦歌不辍。这 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人很容易因为外因而异化,因为自己受到了虐待,所以要虐待别人。民族因为被粗暴实用的文化侵略污辱,所以就以加倍的粗暴实用来对待别的 民族。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这在战火的岁月,尤其难,在我看来,这样的坚持是骨气的深层定义,需要真正的精神先驱、领导人物来引导。而异变到 粗暴实用,虽然短期也许成功,但本我已死。

其实我并不是5千年中华文化底蕴的疯狂粉丝,相反觉得那有些阴沉。但是在民国这个时期,我觉得在文化反省和传承上有可圈可点之处,是一种新生,而到了共产 党的阶段,就一头扎进粗暴实用了。民国的问题多多,这个也毋庸讳言,但总的来说,相对于共产党的文化,民国的文化氛围更开放自由,也更多传承,这是我的一 个印象。

命运的安排我们大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预备队的氛围中呈长起来的,粗暴实用几乎成了我们的特征。宁宁读巨流河那份感动,可能是来自血液里的归宗愿望。在生存 和坚守理念之间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想我还是会选生存,但我会诚实于自己和下一代,终要拾回理念,而非沉迷膜拜于粗暴实用,因为那样的生存已经没有人 性的意义。

我的这种想法肯定有偏颇,因为我们一路走来的坐标定位一直有偏差,顾城那句诗特别让我感慨,觉得总结了我们这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也许我们心目中的光明只是臆想,但我们的经历注定我们终生寻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