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曾经不可或缺的老行当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鲁迅先生在他那篇《弄堂生意古今谈》的文章中,曾对弄堂里的叫卖声有过这样的描写“这是四五年前,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假使当时记录下来,从早到晚,恐怕总可以有二三十样。而且那些口号也真漂亮,不知是他从‘晚明文选’或‘晚明小品’里找过词汇呢,还是怎么,实在使我们的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就有馋涎欲滴之慨” 。鲁迅说的弄堂内外叫卖声是指那些卖零食的,其实在弄堂内外的叫卖声又何止这些呢,一种行当就有一种吆喝声。 
 

 



老鞋匠

 
清晨,等待买生煎馒头的人们
  
 
掏耳朵,修脚

 

 石库门弄堂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社会上有的在这里也基本能找到。从泡开水的老虎灶到修自行车摊,从夫妻老婆开的胭脂店到修皮鞋修阳伞铺,从卖大饼油条粢饭糕到修钢精锅子配钥匙等等等等,当然还有每天推着车挑着担走街串巷的商贩和手艺人,凡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大都能一一对应。  

   所以,石库门弄堂从清晨倒粪工第一声吆喝“马桶拎出来嗬”开始,各种吆喝声就川流不息,常常听见的有:“削刀——磨剪刀”、“箍桶嗬”、“阿有坏格棕棚修筏?阿有坏格藤棚修筏?”、“栀子花——白兰花”、“甜酒酿——小圆子”、“爆——炒米花喽”,……。


修棕棚磨剪刀,弄口修水壶、铝锅的师傅老虎灶.可以想见,那些回荡在石库门弄堂各个角落里的吆喝声是一曲多么美妙的生活交响曲,给曾经生活在弄堂里的人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和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行当已经消失,有的也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不管岁月如何,这些弄堂里曾走过的老行当不会淡出人们的记忆之中,因为文字还在,图片还在,它依然会勾起人们的弄堂情怀。

 

 


 
剃头修面



箍桶匠



爆炒米花

 
穿街走巷吆喝”修洋伞“的就是这个营生,不过现在业务扩大了。摄于90年代望云路



修家用电器

 
弄堂口的公用电话。
(信息收集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