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之大国博弈的中国战略 (2014-07-23 09:10:33)转载(ZT)

大趋势之大国博弈的中国战略 (2014-07-23 09:10:33)转载▼

标签: 大变局 大趋势 大战略 大国博弈和中国战略 一品周     

                                                                     大国博弈

一、全球五大国

随着世界从单极向多极过渡的过程中,全球五个大国都希望有所作为,争夺多极化世界的区域或全球的主导权。目前最活跃的大国有五个,分别是美国、德国主导的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二、各国优劣比较和博弈

(一)美国。

   1、美国目前是世界霸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霸权的两个支柱是美元和美军,美元支撑美军,美军保护美元;

   2、美国经济比较强的是金融和军工,以及相关的航空航天、信息特别是网络技术、文化等领域;但美国经济已经日益空心化、虚拟化,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美国企图振兴制造业,扩大出口;

  3、美元的霸权基础是控制石油,和世界银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两大全球金融组织,以保障其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的地位,美国对全球经济的主要影响就是美元货币政策,美联储是世界央行;

  4、美国影响和控制全球的工具:美元、美军、网络监控、文化或价值观的双重标准、舆论宣传、市场。

    1)美元。

   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用其世界储备和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控制世界主要大宗产品的定价权;同时通过各种货币政策以谋取超额利润,同时转嫁风险;

    2)美军。

    保护美元的霸权,一旦美元遭受挑战,美国就通过美军干预,通过战争利用世界的避险情绪来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

    3)网络监控。

   美国要维护其世界霸权,充当世界警察,对全球进行网络监控理所当然;

     4)文化或价值观的双重标准。

          (1)即美国的软实力或巧实力。通过文化输出来影响他国的民众,以价值观所谓的人权民主、意识形态等来把世界化成三六九等,或丑化或抹黑等,分化、打压、削弱和它对抗或不听话的国家,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观来干预他国内政,通过街头政治、颜色革命来推翻美国不喜欢的政权;

           (2)美国的文化本身底蕴不深,同时,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给人感觉归总就是商人文化,所谓其它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5)舆论宣传。

    谣言千遍是真理。美国及西方牢牢控制世界舆论宣传工具,掌控世界话语权,一旦有人不听话,就群起而攻之,搞臭对方;

   6)市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经过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消费能力下降,随着其它国家消费的兴起,其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在下降。

 5、美国的对手。

     1)在美国人眼里凡是挑战其霸主地位,不顺从的都是对手,甚至是邪恶国家。所以美国的对手太多了,欧盟也是其对手,因为欧元挑战美元的霸权;日本也是对手,因为日本有野心,摆脱美国的控制,夺取东亚的主导权等等。

    2)美国的对手总结为三大国家,两个对手。

   当今世界上对美国霸权威胁较大的对手有二个中国算一个、俄罗斯和德国主导下的欧盟各算半个。

      (1)中国。是美国的一个真正的对手,且是全球对手,威胁美国的全球霸权;

       (2)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且是世界资源大国,算美国半个对手;

      (3)德国主导下的欧盟虽是美国的盟国,但欧盟作为一个欧洲整体,也在摆脱美国的控制,争取自己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特别是在货币威胁美国的霸权。

   3)美国对两个对手的态度。

       (1)对中国。

    利用日本这个中国最凶恶的真正对手作为其代理人,不断搅局中国周边,挑拨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特别是周国周边海洋国家,对中国进行全面围堵和遏制,遏制和迟滞中国的崛起。

       (2)对欧盟和俄罗斯。

   不断离间、挑拨、利用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加强对欧盟的控制,对俄罗斯进行分化、打压、削弱,破坏俄罗斯建立欧亚联盟、恢复前苏联大国地位的构想。

 6、中美博弈。

     1)中美博弈的实质是世界霸权之争,是世界地缘政治单极和多极之争,是世界民主和独裁之争。

   中美是目前世界唯一具有全球影响力,或者是具备全球领导力的两个国家,美国基本主宰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也日益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

    2)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两国不相邻,没有领土争端;同时都是国土巨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大国,无非美国是世界霸主,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国家,美国为维护其霸主地位,把中国看作是其最大对手,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不能打败的敌人是朋友”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现在只是个概念,实力还达不到,所谓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是实力相当,才可能地位平等。

   3)斗而不破。

    现在中美两国在没有建立起新型大国关系前,双方对对方都是两手,特别是美国,既要围堵遏制中国,但又不能引起正面对抗和冲突,同时很多方面还要和中国合作,即斗而不破。

   4)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平衡和再平衡,斗而不破到新型大国关系。

(二)日本。中日之间的博弈已经发展为两国间的全面对抗。

1、把日本列为大国的原因。

  严格上日本不能称其为大国,国土狭小、人口少、资源缺乏,靠出口过日子,不具备全球大国的资格,在这里姑且称其为大国,是因为:

  1)美日同盟,日本是美国在东亚的代理人,打狗看主人,给日本一点面子;

  2)同时,由于这条恶狗的阴险凶残、侵略成性和孤注一掷的个性,以及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

  3)再加上其经济、技术和军事能力。

2、中日全面对抗的实质除了历史恩怨外,本质是争夺东亚的主导权和领导权。中国真正的对手是日本。

3、中日全面对抗是持久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1)目前中国的劣势是技术,是战术层面的,随着时间和投入是可以改变的;日本的短板是国土面积小、人口少、资源缺乏,是战略层面,是很难改变的。

    2)日本善于做规划,善于开局,开局也做的不错,但由于其天生的短板和日本人的个性,其中局和后局就不行了,毕竟大国博弈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4、中日全面对抗是持久战,拼的是经济,更是经济战。

  1)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核心是装备制造,装备制造的狠心是技术跟进,决定国家产业水平的高低,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2)现在日本技术强项是汽车、芯片和机器人,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逐步取代,这是中日经济战的重点战场。

5、中日全面对抗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中日之间的优劣势越发明显,特别是日本的战略短板就充分暴露了,时间站在中国一边,日本很焦虑,紧随着中国到处搅局,以遏制围堵中国,说明了日本中国的仇视和恐惧,中日博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三)俄罗斯

1、俄罗斯国土面积最大,世界上资源大国,世界上第二军事强国;但人口较少,依赖资源出口;

2、俄罗斯的崇尚武力和极强的民族自尊,决定了俄罗斯不甘做二流国家,也不甘在与人合作中屈居老二的地位;但俄罗斯崇尚武力、侵略成性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让其他国家恐惧和担忧,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中暴露无遗,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合打压,俄罗斯企图通过建立欧亚联盟,复苏前苏联世界大国的梦想基本被终结,俄罗斯不得不沦为一个区域大国。

3、与俄罗斯做邻居,是不安全的,需要实力威慑;现在俄罗斯在欧洲面对西方的联合打压,虽然还有资源和军事技术这两张王牌,不愁世界上找不到买主;但经济上发展低迷,迫使其不得不向东看,与亚洲,特别是中国合作,共同应对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在这点上中俄有共同的利益。

4、中俄可以为了应对共同的威胁联手,但不会成为同盟,中苏关系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中俄合作的最大目的是维护双方边境安全,特别是中国,北方历来是中国最大的威胁,其它就不要有太高期望了。

5、中美俄三国历来是个互相牵制、构成力量均势的三国关系,任何力量的变化和组合都将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强大,那是中国的噩梦,也不希望俄罗斯被过分削弱,使得美国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到中国身上,中国需要时间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四)德国主导的欧盟

1、欧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联合体,虽然每个国家都不如中美俄,但集体的力量就不一样了,欧盟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文明最发达的地方,技术先进;但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对外依赖性很强,特别是依赖俄罗斯;

2、德国和中俄德合作。

   1)欧盟虽然有德国、法国和英国三驾马车,但德国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成为欧洲经济的引擎,德国主导欧洲的经济。

   2)但欧洲外交和军事的主导在美国人手里,欧盟希望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摆脱美国的控制,世界多极化,控制与反控制是美欧博弈的本质。

   3)美国在欧盟最大的对手是主导欧盟经济的德国。德国为自身和欧洲经济的发展,为欧盟能获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积极和中俄合作,欧亚大陆中俄德三国合作,会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领导权构成极大的挑战,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

3、中欧。

  1)中欧博弈。

  (1)中欧之间没有本质的冲突,更多的是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2)还有就是经济方面的竞争,如中欧对外资源依赖性都比较大,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欧在出口商品上会同质化,形成竞争,这是中欧博弈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领域。

  2)中德合作从经贸走向融合,显示中欧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需要德国的技术、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中德从原来的简单、低层次的经贸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中国战略

一、对内战略:提升经济实力,为大国博弈打下牢固的经济基础。

    中国在对内通过实行稳增长、促改革(反腐败)、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快高新科技产业,尤其是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经济整体实力,应对世界的挑战。

二、对外的向南向西战略

(一)风格。

 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风格,中国的对外已经改变了原来以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主的外交风格,转向稳健、务实和亲和的风格。

(二)向南向西战略

1、远交近攻的向南战略。

   1)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是中国对外的基础;

   2)通过中非、中阿和中拉三个合作论坛,发展和非洲、中东阿拉伯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

2、避实击虚的向西战略。即“一路一带”。

   1)对美国亚太再平衡实行再平衡,突破美日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围堵遏制;

   2)整合亚欧大陆,形成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世界经济中心;

   3)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核心,其地位日益凸显,其原因:

    (1) 是因为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2)是因为产品结构的轻便化、高附加值化;

      (3)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

     (4)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亚欧大陆中俄德三个国家的合作,形成亚欧大三角,保障中国资源,特别是能源,通道和技术安全。

    (1)能源安全:中亚、西亚、俄罗斯,再加上拉美和非洲;

    (2)通道安全:以陆权对付海权;

     (3)技术:中德合作(制造业)、中俄合作(军工)。

 5)向西战略的三个关键点,决定向西战略成败的关键。

     (1)中亚(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同时控制了中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亚欧大陆;

      (2)南海(海上):是世界主要海上通道,特别是东亚的主要海上通道,控制了南海,就获得了亚洲,特别是东亚的主动权;

      (3)乌克兰(东欧):牵制俄欧和美国,促使俄欧与中国合作,有助于中国向西战略。

 其中中亚和南海对于中国是生死攸关的两个点,不仅关系到中国的能源、通道安全,还关系到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6)中国对外风格的改变和对外战略的调整,对很多区域和国家在中国这个大棋局的地位产生影响,特别是东盟国家。

      (1)中国对南海势在必得,加上美日越菲的搅局和挑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东盟的关系,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特别是越南、缅甸等国,加快向美日靠拢;

      (2)随着中国向西向南战略日益清晰,东盟对于中国已没以前那么重要了,特别是缅甸,中国把重心集中到中亚和南海,缅甸的地缘位置战略地位就大打折扣了;

      (3)随着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搅局亚太,一方面鼓吹中国威胁论,离间挑唆和中国有海洋争议的国家挑衅中国,一方面大搞政治民主;再加上美国退出QE,东盟各国的经济都不景气,这样导致很多东盟国家陷入动荡;

     (4)越南和缅甸给中国的教训让中国明白了一个道理:靠钱是交不到朋友的,善良忍让克制是换不来和平的,靠的是实力和实力的运用。使得中国在对待东盟态度上更加稳健、务实、鲜明。

3、向南向西战略形成中国对外格局。

 1)向南向西战略的关系。

     (1)向南是为了给向西战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余地,使得中国向西战略更稳健从容;

     (2)向西战略的成功使得中国实力壮大,更有力的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更有利促进和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向南战略的实现,使得中国在大国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三、中国和周边国家

   (一)严峻的周边环境。

  1、中国的周边是世界最复杂、最动荡的地区;

     1)东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军国主义潜在复活;

     2)东南亚:南海冲突;

     3)南亚:中印边境争端;

     4)中亚:三股势力的泛滥。

除北方相对稳定外,中国其他方向的局势都比较动荡,都很严峻。

  2、中国和周边很多国家都有争议;

    1)东北亚的日本(美日同盟、历史问题和主权争议)、韩国(美韩日同盟、海洋划界)、朝鲜(无核化);

    2)东南亚:经济上靠中国,安全防务靠美国。

       (1)南海声索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的海洋权益争端;

       (2)新加坡。好像没什么争议,但新加坡是美国和东盟的中间人,就是新加坡引狼入室,引入美国进入东南亚,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3)缅甸。对中国充满恐惧和不满,中国在缅甸投资的大项目屡遭挫折;

        (4)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和越南是特殊关系,有很多要看越南的脸色;泰国是美国的盟国。

    3)南亚。

        (1)印度。边界争端是中印关系最大障碍,同时在印度洋主导权上印度对中国一直报警惕敌视的态度。

        (2)巴基斯坦。和中国始终保持亲密良好的关系,是中国进出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通道,也是中国西北的出海口。

    4)中亚。中亚各国关系复杂,影响的外部因素也很多,主要是中俄,其次是土耳其和伊朗。中亚各国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对中国的态度都还比较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三个最重要的国家,和这三国搞好关系,基本就在中亚站稳脚跟了。

        (1) 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成员和欧亚联盟创始国,也积极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合作;

        (2)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是俄罗斯主导集安组织成员,受俄罗斯控制,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政局最动荡、最贫穷、最没希望的国家,对中国充满恐惧和敌视,是中国欧亚铁路互联互通最大的阻碍;

         (3)乌兹别克斯坦,仇俄,但有亲美倾向,希望用美国势力来平衡中俄;同时作为中亚的两个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争夺地区主导权也很激烈;

         (4)土库曼斯坦是中立国,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对外经济合作。

     从以上可以看出,周边国家,特别是周边海洋国家和中国都有或多或少的争端,而且都抱着经济靠中国,安全防务靠美国的企图,关键时候就站到美日同盟一边。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群殴的事实提醒中国,这些国家是靠不住的,其实中国在朝鲜、越南、缅甸的教训也够深刻了,且这些海洋国家很容易被美日这些海洋强权所控制;中亚各国就不同了,现在中亚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不可能团结起来对付那个国家,至于日本企图拉拢中亚国家平衡中俄、牵制中国的想法实在可笑,只有吉尔吉斯斯坦会为了钱才会这么做,美日在中亚的影响力很小,再加上中国在那里还有一个坚定的朋友巴基斯坦,中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同时中亚作为21世纪世界资源储藏地等诸多因素,结合中国的能力和需要,中国复兴陆权、复兴丝绸之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二)对待周边国家的抓手。

1、东北亚。

   除了南海这个重要的海洋通道外,朝核问题、日本历史问题、日本潜在军事威胁、中国市场等都可以平衡中国和朝鲜、韩国和日本的关系。日本在东北亚越来越孤立,中日已经全面对抗,中国对付日本的抓手是中国的市场,再就是控制南海通道。

2、中亚。

中国的市场,资金技术等,特别是能源市场。

3、东南亚。

    中国实施向南向西战略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无所求,但东盟国家需要中国的市场、资金,特别是市场;

4、南亚的印度。

    中国优越的的地理位置和南海通道的控制。

除上述外中国还有一个战略抓手,即水资源。

    21世纪水资源将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各国武装冲突的主要原因。争夺水的控制权是焦点。中国具有垄断般的地理位置,它对亚洲河流的上游形成控制,特别是流经南亚中印孟的雅鲁藏布江和流经东南亚中老缅泰柬越发源于澜沧江的湄公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