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境内,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几乎都会有基督教(天主教与基督新教),而有基督教的地方就会有教堂,甚至在一个很小的村子里都会有教堂存在,而在有些地方简直达到了教堂林立的地步,真可谓“上帝与你同在”。每到夜晚,霓虹灯装饰的十字架闪烁着红光,成为韩国夜间的一大景观。
|
水原的基督教堂
|
我妻子刚来韩国时,见到小区中那么多房屋上都挂着十字架,以为是医院,还惊叹韩国的医学真发达,后来才知道,医院是绿色的十字架,只占少数,而多数是基督教堂的红色十字架。在韩国,基督教的宣传到处可见。基督教会有自己的电台、报纸、杂志。在街头和地铁内,经常有人宣传教义,散发宣传品,劝说人们信教,加入教会组织。教会还为来韩国打工的中国人提供帮助,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在火车站和商业街也有劝人信教的乐队演奏。
|
带有管风琴的基督教堂
|
居民区基督教堂林立
|
|
水原火车站前宣传基督教的乐队
|
|
|
|
居民区的小教堂
|
韩国基督教会在海外也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力争成为世界最大的传教国家。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基督教团体迄今向173个国家派遣了近17,000名传教士,其派出人数之多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即便在政府禁止传教的中东和中亚的伊斯兰教国家,也有4,700多名韩国教会派遣的人员在从事各种活动。
|
明洞商业街宣传基督教的演出
|
一、基督教的传入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最初是作为西方学问,由朝鲜的明朝使臣传入的。1784年,朝鲜使臣在北京受洗礼,回到朝鲜后,建立了天主教堂。虽然当时信教者受到残酷的迫害,但仍有许多人信仰天主教。现在韩国的天主教信徒有200万至400万人。基督新教是朝鲜在1882年同美国建交后,由美国传入的。由于基督教与当时朝鲜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相矛盾,早期信徒曾遭到迫害。日本占领时期,基督教徒积极参加反殖民运动,教会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基督教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现在,韩国国内约有25%至39%的人信仰基督教。近些年,基督教发展迅猛,目前基督徒已占总人口4900万的26.3%,其中包括19.7%的新教徒和6.6%的天主教徒。也有说法称,韩国的基督教新教人数已达1,800万,占总人口的39%,加上天主教徒,则已突破50%,基督教成为韩国第一大宗教。韩国基督教中最大的教派是源于美国灵恩派的五旬节派。如今韩国全国大概有五万所教堂,仅首都首尔一地就有一万多所。在首尔,基督徒约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
朝鲜圣徒张东镐(受难者?)
|
|
朝鲜圣女
|
二、韩国教会的本色化
韩国信徒在谈起教会发展的原因时,总要提到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作用。他们说,美国传教士的传教方式与在中国和日本的传教士不同,他们从一开始便强调教会的本色化,即韩国牧师应该承担起教会的领导责任。他们还订立时限,让韩国教会限时做到自养、自治、自传,不依赖外国教会的人员和资金帮助。这种方式在韩国广泛采用,使韩国教会很早便经历了自供自给自理的挣扎,并给教会带来极大的压力。但在早期传教士的鼓励下,韩国教会终于在很短时间内便达到了独立运作。韩国教会的本色化,不但获得社会的认同,使愿意皈依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还培养了不少能够独当一面的教会领袖。
|
水原的教堂
|
|
哥特式教堂尖顶
|
三、各宗派之间很团结
韩国的基督教会很团结,这可能是由于韩国只有一个民族,只说一种语言,在同一文化下比较容易产生共识。韩国基督教会不同宗派之间的合作也十分活跃,他们读同一本圣经,也唱同一本诗歌。全世界的韩文圣经后面都附有同样的诗歌集。因此,无论去哪间教会,只要拿起韩文圣经,就可以唱同一首诗歌。他们出版的教会报纸,也是由各宗派联合出版的。国内最大的两个宗派,卫理公会及长老会,在神学训练上也经常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
|
基督教堂在韩国随处可见
|
四、积极参与民族解放运动
自日本于1910年吞并韩国后,韩国教会便开始进入艰难时期。韩国教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引起了日本统治者的排斥和猜忌,对他们进行了迫害和屠杀。1919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韩国民众发起了独立运动,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33名代表中,有15人为基督教领袖,这使日本统治者加紧了对教会的迫害。当时,约有47间教会遭焚毁,数百名基督徒被杀害,数以千计的信徒被捕入狱受酷刑。但正是因为基督教爱国者参与了多次爱国运动,在日本统治者推行的奴化教育下,基督教会办的学校让很多人能够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对提高民族意识,保存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基督教会和教会领袖深受民众的敬重,把他们看作民族精神的维护者。20世纪30年代,日本统治者在韩国大力推行神道教,下令所有学校都要设立神道祭坛。当时,韩国基督教学校的传教士拒绝让学生及老师向神道祭坛膜拜,日本政府便对教会进行大规模的逮捕与迫害,到1940年,约90%的传教士撤离韩国。留下来的传教士,由于受到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很多人殉道。
|
十字架林立
|
五、感恩心与牧师的素质
韩国的基督教信徒有浓厚的感恩心。韩国牧师说,“我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孔子思想,教导我们受人恩惠后要知恩图报。”在韩国,许多有识之士,包括教会领袖,必读孔子的著作,由此养成了豁达的心胸。历史上的苦难,也被他们看作激励人奋斗、团结及更新生命的机会。朝鲜战争结束后,当韩国陷入极度贫困、饥饿与绝望的境地时,美国基督教会提供了大批的粮食衣服,这使许多韩国人对美国基督教会深怀感恩之心,许多人因此而皈依基督教。从五十年代至今,基督教在韩国社会的大发展,与此有很大关系。
|
济州岛海边的教堂
|
在韩国,基督教会牧师的素质较高,对信众起到了道德表率的良好作用。在神学院学习时,老师这样教导学生:“我们作教会的牧者,是要带领会众走主的正路,如果自己没有好榜样,便很容易被会众唾弃。”教会晨更祷告时,牧师一定是最早起床,他们抵达教会的时间一定要比会众还早。每一所韩国神学院都这样教导神学生:“你们做什么都要比别人做得多,做得尽心尽意尽性尽力。会众爱教会,牧者更要爱教会。会众爱牧师,牧者更要爱会众。总之样样都要比会众更投入。
|
居民区的基督教堂
|
六、.希望教堂
我们参观了韩国总统李明博常去的基督教希望教堂。这个教堂很大,主体部分有三层,可同时容纳一千多人做礼拜。和教堂的义工聊天,她告诉我们,每个星期天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做五场礼拜,共约8千多人。李明博能够当选为韩国总统,据说得到了基督教选民的很大支持。大选结果公布前三天,这个教堂就挂起了庆祝李明博当选总统的横幅。据说李明博的内阁中有好几个人也在同一个教堂做礼拜,这件事遭到了反对党的抨击。教堂作礼拜时,先唱圣歌,由唱诗班唱,也有的由信众齐唱,然后牧师布道,声调抑扬顿挫,极富表情,其中还讲到了李明博,说他年轻时在街边卖过水果。
|
教堂唱诗班
|
这个教堂的介绍材料只有韩文的,而没有英文或中文的,说明外国人来得不多,而主要是本地信众。从到这里作礼拜的教友的衣着服饰上来看,男人多身着呢子大衣,戴眼镜的很多,女人多穿毛皮大衣或毛领大衣,感觉这些人属于中上阶层。教堂楼上有餐厅,也有幼儿园,父母做礼拜时,孩子就放在这里。礼拜仪式最后是捐钱。十一奉献是韩国信徒最基本的奉献,多半信徒都有超十一奉献的习惯,认为施予越多,越能得到神的恩典。
|
教堂里的幼儿园
|
七、西冰库的Onnuri教堂
位于汉江边的Onnuri教堂很大,主体建筑为两层和三层。地下室设小教堂,是多语种教堂。大教堂以韩语布道,设在地下室的小教堂则以汉语、日语和欧洲语轮流布道。无论大教堂还是小教堂,十字架都是显示在电视上,而不是挂在正面的墙上。
|
西冰库的Onnuri教堂
|
在小教堂参加汉语礼拜的有一百多人。我们进去时,礼拜仪式刚刚开始。唱圣歌时,不少人张开双手,显得很虔诚。唱完歌,牧师介绍刚刚从学习班毕业的新人,并为他们祈祷祝福。然后牧师开始布道,他说年初他结识了一些新来的人,那时感到他们满脸的阶级斗争,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他们的神情渐渐有所改变,一两个星期后,就开始有变化,一两个月后,变化越来越大,一年后,变化已经十分明显,他们的神情变得平和、安详、宽容、善良,这都是上帝的力量。布道后,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到前面去介绍自己,大家为他们祈祷。
|
首尔盆堂地区二梅的教堂
|
礼拜仪式结束后,信众来到一个大房间,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桌子旁,聊天、弹琴、唱歌、吃点心、喝茶。我们和牧师聊,他在中国的大学学习时皈依了基督教,后到韩国的神学院学习,毕业后留在首尔做牧师。这个教堂的信众大部分是中国留学生。有些人在国内时就皈依了基督教,有些则是到韩国来以后逐渐信仰的。参加中国语礼拜的也有韩国人,多是和中国有某种关联的。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韩国女人,丈夫以前是传教士,在中国出车祸死亡,为了纪念丈夫,她愿意继续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坐在我对面的一位韩国男士,从事建筑,与中国有生意往来。他认为,基督教讲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最重要,有的韩国公司在中国办的不好,当地人不喜欢,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人不平等。如果平等地对待雇员,把中国人也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就能够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司也能办好。
|
明洞教堂的圣母像
|
八、与金先生夫妇的谈话
金先生是我妻子的学生,他太太在中国学习过汉语,现在做影视翻译工作,把中文影视译成韩文,汉语很好。我问他们,韩国基督教信众有多少人?她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韩国基督教信众的人数增长很快,但九十年代以后增长速度变缓了,甚至略有减少。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觉得基督教礼拜仪式太死板,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比如圣歌的伴奏只用风琴或钢琴,不用吉他;曲调只有舒缓的,没有节奏鲜明的。近年来,韩国教会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有些教堂在唱圣歌时,增加了吉他等年轻人喜爱的乐器,也增加了节奏感强烈的曲调,又吸引了一些年轻人。
|
首尔盆堂地区二梅的教堂
|
韩国人为什么能够接受基督教?金先生讲了个故事:基督教最初是由托马斯传入韩国的,托马斯带来了很多韩文版圣经,是在中国翻译好的。托马斯上岸后不久就被当地人杀死了,但圣经却留了下来。韩国和中国古代一样,有崇拜字纸的习惯。印刷圣经的纸张很好,人们舍不得扔掉,就把这些纸当作壁纸糊在墙上,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书,但天天看天天念,觉得很有道理,慢慢就相信了,成为韩国最初的基督教徒。早期的传教士来到韩国后,很多人深入到下层民众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并为他们解决困难,逐渐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日本占领时期,教会是唯一使用韩文,保留传统语言文化的地方,爱国者也愿意借此继承传统文化。独裁统治时期,基督教会又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地方,有些牧师成为争取民主的先驱。
|
基督教圣公会
|
金先生的家庭是四代基督徒,他在上大学时也怀疑过上帝是否存在,有人给他讲了个故事:一滴水一般人可能认为它就是一滴水,没有什么特别的,但这滴水也许是母亲的眼泪,它的价值就宝贵得多,远非一滴普通的水可比。神的意义就在这里,他超过了一切存在,就像母亲的眼泪一样,体现了爱和尊重。我和信仰基督教的韩国学生聊天,探讨基督教与道德的关系。这个学生说,她以前比较自私,凡事首先想着自己,但在信仰基督教后,更多地想到别人了;她以前性格内向,信仰基督教后变得外向了。
九、明洞天主教堂
我们从军事博物馆乘地铁去明洞,参观了明洞天主教堂,聆听了韩语的祈祷。每天上午六点半、下午六点和七点有三次日常弥撒,许多人在下班后匆匆而来,参加了祈祷后再回家。明洞天主教堂是韩国最早的本地教堂,在这里形成的信仰团体始于1784年的明礼坊宗教集会。1892年,Coste神父着手设计教堂。1898年5月29日,教堂落成,被奉献给韩国天主教的主保圣人“无染原罪圣母”。从1900年起,己亥丙寅迫害代殉教者的圣骨就保存在这里,直到现在还供奉在教堂的地下。1942年,委任了最早的韩国籍本堂神父,最早的韩国籍主教卢基南的就职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1945年,大圣堂的名字由“钟岘大圣堂”改为“明洞大圣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洞大圣堂担负着促进韩国社会人权伸张的角色,并成为民主化的圣地。现在,明洞大圣堂正致力于创造美好的社会。明洞天主教堂的建筑为简洁的哥特式构造,圣堂的平面是拉丁十字架三梁式形状,圣堂高23米,钟塔高45米。圣堂内部以拱形走廊、彩色玻璃等展示着空间的美。教堂前后各有一尊圣洁的白色圣母雕像。在教堂外还有一座石制的基督徒雕像,头上戴着铁丝和铁钉编织的花圈,基座上也镶着三枚铁钉,似乎是受难的基督徒形象。
|
居民区的教堂
|